工伤员工有误工费么_工伤员工有误工费么吗
工伤常见问题解答手册
一、工伤期间的工资怎么算
员工受工伤后需要暂停工作治疗。在这段时间里,原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单位要每个月按时支付。这种情况叫做停工留薪待遇,不是误工费。
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特别严重,经过市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可以延长治疗期。但最多只能再延长12个月。
如果员工被评定了伤残等级,原来的待遇会停止。这时候按照伤残等级享受新待遇。治疗期满后还需要继续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员工,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由单位负责。
二、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普通工伤认定需要60天。社保部门收到申请后,要在60天内给出结果。结果分为两种:认定工伤的决定书,或者不认定工伤的决定书。
如果工伤情况简单清楚,社保部门可能在15天内就给出结果。这种情况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事实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清晰。
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暂停计算时间。比如需要等待法院判决或者行政部门结论的,认定程序会暂时停止。等到相关部门出结果后,继续计算时间。这种情况下整个流程最多可以延长30天。
决定作出后20天内,社保部门要把结果文书送达到员工本人(或家属)和单位。送达方式包括邮寄、当面签收等。
三、腰间盘突出算不算工伤
判断腰间盘突出是否算工伤,主要看发病原因。如果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可以申请认定。比如建筑工人长期搬重物,司机长时间保持固定驾驶姿势,这类情况容易获得认定。
申请认定要准备这些材料:劳动合同、医院诊断证明、工作情况说明。员工要在受伤后1年内提出申请。超过这个时间可能无法受理。
遇到认定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机构会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发病过程等因素。他们会给出专业结论,确定是否属于工伤以及伤残等级。
四、工伤护理谁来负责
治疗期间需要护理的情况,主要由单位负责。单位可以派员工护理,也可以支付护理费用。护理费标准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水平。
如果员工出院后仍需要护理,需要做生活自理能力鉴定。鉴定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护理费标准。
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单位承担。护理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
五、出现争议怎么处理
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要在收到决定书60天内提出复议申请。需要准备书面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
如果对复议结果还不满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要在复议结果送达后15天内提起。法院审理时,双方都可以提交新证据。
遇到单位不支付待遇的情况,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单位逾期不支付的,要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是应付金额的50%到100%。
如果和单位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要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执行。
特别提醒:收集证据非常重要。要保存好诊断记录、工资单、工作证等材料。和单位沟通尽量采用书面形式,比如通过短信、邮件确认重要事项。必要时可以录音录像,但要注意合法性。
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每个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有差异,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处理。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所有约定都要形成书面文件。及时主张权利,避免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