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1、为了逃避国家政策、法规和规定从而使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中获取非法利益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2、偷漏税数额巨大的当然属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其他还以走私、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已经触犯了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行为是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所以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是平等主体。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关系行为的关系:民事行为是当事人能够以自己的意思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但是民事行为不一定都合法有效,合法有效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六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 (三)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行贿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一百万元以上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的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应认定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员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标准应该如何认定?对于认定与介定员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标准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还属于立法的空白点,对于产生劳资纠纷后如何做到认定上的客观性、有据性是一大困难,往往为此产生争议。
如何认定,笔者认为须有依据,首先在劳动合同中应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事先约定,约定重大损失的额度与认定方式,承担责任的方式。其次涉及这类问题的认定上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应在管理制度或内部制度出相应的制度与认定标准,并依法交职工代表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确定它的法定效力。再次就是参照法律,比如安全生产法规的事故级别认定办法的“较大损失”“重大损失”“巨大损失”的标准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刑法中的关于刑事责任担的较大、重大,特别生重大的认定标准。
就企业本身而言也应本着企业的承受能力与支配能力来确定标准,比如经济损失上认定一般不能少于5000至于10000元,如果实力强的企业还可以起点更高些,总之要作到公平、合理、合情与责任担当效果为原则。
刑法中关于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金额“较大”、“巨大”等到底以多少为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的规定》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造成利益损失的大小认定标准 :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