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国家规定的人身损害程度鉴定标准大体分为三类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具体如下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
1、重伤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2、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3、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标准依据被鉴定人治疗后遗留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的组织器官损害及功能障碍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丧失的程度,将残疾分为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中度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最新鉴定原则
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民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全面分析,综合鉴定。
2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损伤的后果为辅,综合鉴定。
3对于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作为鉴定依据的,鉴定时应以损伤的后果为主,损伤当时伤情为辅,综合鉴定。
2.鉴定时机
1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2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3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拓展资料:损伤与既往伤/病共同作用的,即二者作用相当的,应依据本标准相应条款适度降低损伤程度等级,即等级为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的,可视具体情况鉴定为轻伤一级或者轻伤二级,等级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的,均鉴定为轻微伤。
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鉴定原则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