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09.13
35
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条件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 侵权责任 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是由于侵犯非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带来的,与其他损害不同是,其他损害赔偿的损害事实仅指财产上的损失,可用金钱计算,故赔偿的金额也易确定,而 精神损害 是一种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计算,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等受到侵害,企业的名誉被损,威信降低,如果侵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是轻微的,采取其他方法即可消除,则可以不必追究侵权人的物质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认定?

自从《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称谓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认为精神损害就是行为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致使他人心理、感情遭受创伤和痛苦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的非财产损害。精神损害赔偿就是加害人对此种精神损害承担的财产责任。二是使用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概念。此观点认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提法不妥,主要理由是:法人根本不存在精神损害;精神损害以内心感受为依据衡量赔偿,不科学。

法律上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

什么是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是随着《民法通则》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的公布实施而在中国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国公民权益的拓展。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 民事责任 ,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 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条件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 侵权责任 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是由于侵犯非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带来的,与其他损害不同是,其他损害赔偿的损害事实仅指财产上的损失,可用金钱计算,故赔偿的金额也易确定,而 精神损害 是一种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计算,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等受到侵害,企业的名誉被损,威信降低,如果侵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是轻微的,采取其他方法即可消除,则可以不必追究侵权人的物质赔偿责任。 对精神损害事实的认定,可依据以下三点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有其中之一即可认定有损害事实的存在。1、内在的精神损害,即依据被侵权对象本身的自然反应和外部表现来验证,如侵害行为导致受害人悲痛、精神忧郁甚至精神失常。2、外在的精神损害,即依据社会的反应来验证,如侵害行为使公众舆论或有关组织对受害人的品德、声望、信用等评价有所降低。3、依据间接的财产损失来验证,如公民受到侵害后,无法正常工作劳动,以致收入下降。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 这与其他损害赔偿是相同的,但精神损害行为有本身的特点,精神损害行为只能是作为的违法行为,不可能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精神损害行为指向的内容必须是特定的,即依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损害行为直接指向受害人的姓名权、肖像权等,损害行为指向的主体必须是特定的具体的。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 侵权行为 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法律规定,行为人对其侵害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负赔偿责任,如果精神损害事实的发生与侵害行为无因果关系,行为人就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这一点,与其他损害赔偿相同,但其不同是在精神损害赔偿中,行为人实施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了侵害行为,往往会发生精神痛苦,只是精神损害后果的大小不同。对人身权的侵犯其行为和后果之间常需要一个转换环节,即侵害他人人身权产生的精神损害后果往往以间接的方式表现的,许多侵害人身权的行为都是通过公共舆论的力量并借助人们的自尊心和名誉感而致损害。 (四)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过错是侵权行为人在侵害他人权利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侵权行为人只有主观上有过错,才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如无过错,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这与其他损害赔偿相同,但两者也有所不同,其他损害赔偿,由于是完全是以弥补受害人的实际经济损失为原则,故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分一般不影响损害赔偿的多少,但精神损害是一种非财产的主观损害,故意和过失反映出侵权行为人的主观因素不同,对受害人产生的精神损害具有轻重之别,故在认定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故意和过失侵害,区别对待,让故意侵害者承担较重的责任。 法律上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解,在于受害主体是人身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造成的精神损伤,那么该类案件的适用法律是属于民法的范围。法院在受理这类案件时,是根据精神损害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主体的精神损失程度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来判断赔偿的具体数额。

精神损失费如何认定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情形一般是因为侵权行为对他人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的人身权益造成了损害或精神痛苦。但是要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不会得到法院支持,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在《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对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明确规定 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一、 哪些情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一)人格权受侵害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4、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二)亲权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

(三)配偶权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这里的损害赔偿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大家常见的婚内出轨行为,如果夫妻一方婚内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三)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

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虽然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但法律对其人格利益的保护并不非是对死者的保护而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保护,也是出于对公共秩序的维护。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九条中规定了对侵害死者遗体、遗骨以及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行为的,死者的近亲属可以作为当事人提起诉讼。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四)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二、以下情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会受理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为法人没有生命、人身自由等人身性质的权利。

(2)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告诉我们想要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必须在侵权诉讼中一并提出,诉讼终结后单独主张的法院不会受理。

(3)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但是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三、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

精神损害的赔偿不能“漫天要价”,须综合相关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也就是说,精神损害赔偿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但是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时,可以从上述六个方面考虑,可能是全面考虑,也可能是考虑其中的部分项目。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比如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常铮

总结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当受害人由于侵权行为所导致的精神上的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有权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其目的在于以物质形式弥补和减轻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

如何认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合理性是规定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受损害方可以选择请求承担侵权责任也可以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不论是要求承担侵权责任还是违约责任均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50岁阿姨在乘坐公交车时因司机急刹车致摔伤,与公交公司谈赔偿一年多都没有结果,元甲律师通过诉讼获得满意判决,帮助伤者拿到赔偿款合计68.8万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2-19 10:20

北京通州区交通事故理赔纠纷,1个月达成和解,帮助伤者拿到22.5万元赔偿款,这就是和解的优势,省时省力、快拿赔偿,专业才能高效!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12 18:10

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条件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 侵权责任 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 ...
35热度
9年前因交通事故导致截肢,当时法院判定的截肢费用时间为“首次安装假肢后八年” 八年过后因没有资金再次安装假肢,律师团队出具的方案是以《配置假肢建议》的形式提起二次诉讼,法院最终判定20年的假肢费用90余万元,帮助伤者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0-17 11:16

精神损害赔偿认定

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条件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 侵权责任 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 ...
493热度
又帮一位伤者获得满意赔偿款,您的认可就是我们的口碑!北京大兴区交通事故,伤者的伤情评上九级伤残,在庭审的激烈交锋中,元甲律师积极争取赔偿比例,虽然伤者承担主要责任,仍获得28万余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0 10:55

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认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 ...
110热度
375期和解大讲堂本周六下午两点开始,法医现场讲解伤残,想预约的提前预订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0-22 17:12

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218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