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共同被告的对象有谁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哪些人要承担责任?
## 一、事故责任人的基本范围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主要涉及四类责任方。第一类是直接驾驶车辆的人。第二类是车辆的所有者或管理者。第三类是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第四类是特殊情况下需要负责的单位或个人。
法律规定,如果事故车辆购买了交通强制保险或第三方责任险,保险公司需要优先赔偿。但赔偿金额超出保险范围时,剩余部分由责任人承担。例如,当司机和车主不是同一人时,如果车主明知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仍借出车辆,车主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 二、特殊车辆的责任认定
挂靠经营的车辆发生事故时,挂靠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比如物流公司的货车挂靠在运输公司名下,发生事故后两家公司都要负责。多次转让但未过户的车辆出事故,由最后接手车辆的人负责赔偿。
拼装车、报废车这类禁止上路的车辆出事故,所有经手过这辆车的卖家和买家都要共同担责。驾校学员在培训期间发生事故,驾校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汽车经销商提供试驾服务时发生事故,经销商要负责赔偿,但试驾者自己操作失误可以减轻经销商责任。
## 三、道路管理方的责任
道路维护不到位导致事故,管理部门需要赔偿。比如路面有大坑未及时修补导致车辆翻车,养路部门要担责。但管理部门能证明已设置警示标志并定期巡查的,可以免于赔偿。
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要特别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违规进入高速公路出事故,管理部门不用赔偿。但如果是因为护栏破损导致车辆冲出公路,管理部门需要负责。
## 四、车辆质量问题的追责
新车存在设计缺陷导致事故,受害者可以直接起诉汽车厂家或4S店。例如刹车系统存在缺陷引发追尾,受害者可以要求汽车生产商赔偿。这种情况需要专业机构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路上有障碍物引发事故,放置障碍物的人要负责。比如装修公司把建材堆放在路边导致摩托车撞上,装修公司需要赔偿。道路清洁单位如果没及时清理障碍物,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 五、多人事故的处理原则
多辆车相撞导致第三方受伤,要分清责任比例。如果无法确定具体哪辆车导致伤害,所有涉事车辆平分责任。能明确责任大小的,按实际过错比例赔偿。比如三车追尾,最后一辆车负主要责任,前两车无责。
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同时起诉所有责任人。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连带赔偿或按份赔偿。连带赔偿指每个责任方都要对全部赔偿负责,按份赔偿指各自承担部分金额。实际操作中,法院会考虑各方的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比例。
需要特别注意证据收集。事故认定书、维修记录、医疗单据都要保存好。如果对责任划分有疑问,建议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提起诉讼。超过三年诉讼时效的,法院不再受理。
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比如涉及境外车辆、特种车辆或重大伤亡案件,需要专业人士帮助收集证据和准备材料。律师可以协助调取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证人、计算具体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