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14
97
其所适用的责任与同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下对于货物损失的“单位责任限制”制度相比,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所适用的责任人要广,可以是船东、船舶经营人以及租船人等,其所适用的责任和事故类型也要广,不仅仅限制在货物损失,而且可能同时适用合同之债和侵权之债,对于在船上发生的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或者与船舶营运、救助直接相关而造成合同或者非合同权利的损失,包括迟延交付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可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采用总的责任限额。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什么

法律分析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是指对于船舶在营运过程中所造成的人身、货物、其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他财产等各项损失而对责任人的总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限额内的责任限制制度。对于在船上发生的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或者与船舶营运、救助直接相关而造成合同或者非合同权利的损失,包括迟延交付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可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采用总的责任限额。其所适用的责任与同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下对于货物损失的“单位责任限制”制度相比,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所适用的责任人要广,可以是船东、船舶经营人以及租船人等,其所适用的责任和事故类型也要广,不仅仅限制在货物损失,而且可能同时适用合同之债和侵权之债。但两种责任限制制度又相互联系。例如,当承运人对于运输合同下每件货物的赔偿总和超出法律赋予的总的赔偿限额时,则可援用总的限额。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有适用于一次事故或者一个航次中的所有责任,具体限额也可根据不同标准来计算,中国采用根据船舶总吨位计算总责任限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第一条 为了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海上运输,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海上旅客运输,包括海江之间、江海之间的直达运输。

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

第三条 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前款所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运输和拖航,由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舶经营。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非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外国籍船舶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运输和拖航。

承运人赔偿责任应当有哪些限制?(一)

一、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我国《海商法》有关承运人责任限制的法律规定及其联系

1992年七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由于《海商法》在其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地参考了国际公约和惯例,故曾一度被认为是一部我国法律体系中最具国际性的国内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领先的地位。关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我国《海商法》主要在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第二节《承运人的责任》中的单位责任限制以及第十一章《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中以与规定。

就第十一章《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而言,我国是参照《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的规定而制定的。这构成了我国对承运人责任限制的主要法律规定之一,也是对于承运人的一个总的责任限制。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又称船舶责任限制或船东责任限制,是指在发生重大海损事故时,海事责任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将自己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制度,纵观其它许多行业,都没有类似的责任限制制度 .这种责任限制制度的存在,极大地保护了包括承运人在内的责任人的利益,因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律师以为,就对承运人的责任限制而言,《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仅具有一般的补充意义,并不是承运人责任限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

(一)这种海事索赔责任限制的申请人并不是仅仅是承运人。根据《海商法》第二百零四条、二百零五条、二百零六条规定:凡是只要对其行为、过失负有责任的人员,都可以限制赔偿责任。这些人包括:船东、承租人、经营人或管理人、救助人。可见,拥有主张限制海事赔偿责任资格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承运人。换言之,这种制度也不是为承运人单独设计的。

(二)海事索赔责任限制有明确的例外条款,因此即使根据《海商法》或《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的规定,承运人依据限制性债权可以申请责任限制,但是其并不一定能申请到责任限制。《海商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经证明,引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损失是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不作为造成的,责任人无权按照本章规定限制赔偿责任。

标准上的海事赔偿责任限额的标准是什么?

‍‍

  根据《海商法》及其他相关法规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的规定,海事赔偿限额按照下列标准计算:

(一)300总吨以上船舶的赔偿限额

根据《海商法》第210条的规定,对于300总吨以上船舶,人身伤亡和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按船舶总吨位分级计算。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333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前项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501吨至3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0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333计算单位;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250计算单位;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二)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

交通部《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对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作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了如下规定: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54000计算单位;

(2)超过2l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1000计算单位。

2.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27500计算单位;

(2)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不满300总吨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本规定所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300总吨以上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海商法》第2lO条第1款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

(4)同一事故中的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有适用《海商法》第210条或者本规定的,其他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应当同样适用。

(三)不以船舶进行救助作业或者在被救船舶上进行救助作业的救助人的赔偿限额

不以船舶进行救助作业或者在被救船舶上进行救助作业的救助人,其责任限额按照总吨位为l500吨的船舶计算。

(四)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制

根据《海商法》第211条规定,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制,按照46666计算单位乘以船舶证书载明的载客定额计算赔偿限额,但是最高不超过25000000计算单位。

(五)中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

交通部《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对中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作了如下规定:

1.旅客人身伤亡的,每名旅客不超过4万元人民币;

2.旅客自带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名旅客不超过800元人民币;

3.旅客车辆包括该车辆所载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一车辆不超过3200元人民币;

4.上述第2项和第3项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千克不超过20元人民币。

此外,该规定允许承运人和旅客以书面形式约定高于4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限额。同时又规定,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额,按照4万元人民币乘以船舶证书规定的载客定额计算赔偿限额,但是最高不超过2100万元人民币。

‍‍

什么是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和旅客运输合同法中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都有关于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或称单位责任限制制度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的规定。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虽然名称相似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责任限制制度。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是承运人针对某件或某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额,或对每位旅客或每件行李的最高赔偿额。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则是责任限制主体针对某次事故引起的全部赔偿请求的最高赔偿限额。二者在限制主体、限制数额、责任限制丧失的条件以及适用情况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不过,这两种责任限制制度也可能同时起作用。

主体条件

主体

传统上,只有船舶所有人才有权请求责任限制,因此责任限制制度被称为“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制度”。但随着航运的发展,船舶的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复杂,承担航运风险和对船舶负责任的人也越来越多,已经不限于船舶所有人。根据海商法,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包括以下四类:

1.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经营人;

2.救助人;

3.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对其行为、过失负有责任的人,这主要指的是船长、船员和其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他受雇人员;

4.对海事赔偿请求承担责任的责任保险人。

条件

责任主体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享受责任限制。经证明,引起赔偿请求的损失是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责任人无权请求责任限制。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历经一审判决、二审改判,帮助交通事故伤者获得30万元赔偿款。为了维护当事人最大权益,我们坚持不懈、全力争取,只为不辜负当事人当初的信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11 14:55

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 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按照下列规定执行:(一)、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16600计算单位是,旅客可以同承运人书面约定高于本项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第三条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 ...
415热度
元甲团队又帮助一位交通事故伤者成功和解,拿到10万元满意赔偿款!2025年新年将近,快速拿到赔偿,案结事了安心生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13 18:24

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是否合理

关于承运人责任的赔偿责任基础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是否合理,《鹿特丹规则》第17条1款规定:“如果索赔人证明,货物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或造成、促成了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的事件或情形是在第4章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期内发生的,承运人应对货物灭失 ...
431热度
第376期和解大讲堂讲座圆满结束,把元甲18年积累的和解经验分享给交通事故伤者和家人,让现场20位伤者/家人学习到和解技巧,法医评估伤残、理赔团队策划和解方案,帮你快速拿到赔偿款!解决理赔纠纷不一定非要打官司,和解有规律,和解有方法。你想不想早日拿到赔偿款、早日安心生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3 20:25

论述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根据海商法,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包括以下四类论述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制:1.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经营人,3.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对其行为、过失负有责任的人,这主要指的是船长、船员和其论述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制他受雇人员,可 ...
311热度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如何评上更高伤残等级?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如何做伤残鉴定?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11 15:36

承运人单位赔偿责任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承运人单位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承运人单位赔偿责任限制,制定本规定,第四条 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制,按照4 ...
230热度
9年前因交通事故导致截肢,当时法院判定的截肢费用时间为“首次安装假肢后八年” 八年过后因没有资金再次安装假肢,律师团队出具的方案是以《配置假肢建议》的形式提起二次诉讼,法院最终判定20年的假肢费用90余万元,帮助伤者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0-17 11:16

海运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其所适用的责任与同承运人在运输合同下对于货物损失的“单位责任限制”制度相比,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所适用的责任人要广,可以是船东、船舶经营人以及租船人等,其所适用的责任和事故类型也要广,不仅仅限制在货物损失,而且可能同时适用合同之债和侵 ...
97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