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根据《违反有关 劳动合同规定 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劳动部发布)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 订立劳动合同 ,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 劳动合同到期后 故意不及时 续订劳动合同 ;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 无效劳动合同 ,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解除劳动合同 的。上述赔偿的具体办法是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得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 劳动者工伤 、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用人单位过错造成 劳动合同无效 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的赔偿】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根据《违法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下列规定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 医疗保险待遇 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持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他赔偿费用。对于上述规定中有关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赔偿,鉴于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有相关规定,应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予以执行。
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工作中的损失吗你好!要看实际情况,如果的确因为员工的工作导致公司受到损失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了,那么的确是会以克扣工资来作为惩罚的。有些员工上班时间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结果工作时毁坏公司财物,造成公司财产损失,可能要进行赔偿。公司为保证拿到损失赔偿,就会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如果毁坏的东西价值较大,员工就要担心会不会被扣押全部工资。
事实上,员工毁坏公司财物,公司是否可以扣押其全部工资赔偿,要先确定员工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按照员工的主观程度,具体将分为以下情况:
1、员工出于故意
如果员工是出于故意毁坏财物的,属于侵权行为,公司可以要求员工对财产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承担赔偿责任。
并且,员工故意毁坏公司财物,致公司遭受财物损失,属于违反公司规章,公司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出于重大过失
因为员工未尽到注意义务,所以员工有义务赔偿。因此,公司可以直接从对方的工资进行扣除,不过,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其当月工资的20%,并且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员工出于一般过失
员工因为一般过失,或是基本无过失的话,其实已经尽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了妥善保管义务的,所以员工不应承担赔偿义务。
不过,员工上班时毁坏公司财物,双方对赔偿协商不一致,并可能影响继续建立劳动关系的,比如公司主张过多赔偿的,扣除较多工资的,那么为避免权益遭受损失,建议可以在必要时按照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维权。
员工就公司克扣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骤来:
1、需要准备好如下材料:
(1)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
(2)到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
(3)员工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复印证据资料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2、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都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然,要是遇到的公司对所有员工的工作任务安排都是这么个标准的话,那么建议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去申请劳动仲裁,人多力量大,相信也会比较快解决。
网页链接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应先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是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劳动者赔偿损失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的情形应当严格控制,根据劳动者的过错大小确定赔偿数额,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应区分劳动者的过错程度,适用不同的赔偿限额,综合考量,具体而言,分以下几种情形。
劳动者故意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要考量劳动者的这个不当行为是否达到“严重失职”的标准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是否达到“重大损害和严重结果”的标准。
劳动者重大过失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则可限额赔偿,而无需赔偿全部损失。应当限制用人单位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防止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滥用。
《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者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则无需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的法律依据、赔偿数额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看单位与劳动者的合同有没有到期,如果还没有到期,可以连录用劳动者的单位一起告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赔偿损失 了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