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变相强迫员工辞职的,不要写辞职信辞职。
员工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到人社局申请调解、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进行诉讼。
此外,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要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之规定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用人单位不仅不可免除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同时还负有相应赔偿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15条具体内容是什么用人单位变相强迫劳动者自动离职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迫使劳动者提出 解除劳动合同 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的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 拖欠劳动者工资 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司法解释》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 支付经济补偿金 的其他情形《劳动法》NO.46、44、 1、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2、用人单位被 吊销营业执照 、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 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NO.82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 终止劳动关系 ,并支付相应工作年限的一倍经济补偿金《劳合》NO.4、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NO.82 5、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和 伤残就业补助金 《劳合》NO.23
公司想促使自己离职,不安排工作,该怎么办?公司想促使自己离职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不安排工作,每天按上下班打卡,该怎么办?很多想的简单的人看到这肯定会很开心的一笑说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多好,不用干活照样领工资,恨不得把自己换成你,享受你这个待遇”。
其实深层次一点来讲,如果这种情况一直不能得到改变,毫无疑问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根本没有一点好处。要想改变得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彻底解决。
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你自己想象的那么严峻,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分析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1. 你自己做错事,引起公司的不满,给你冷处理,不安排工作,这还是有挽回余地的。
2. 你是一个只会让别人安排工作,不懂得自己去做工作的人,要是领导不安排工作,你就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这个时候也还是有机会。
3. 公司已经铁定心要开除你,但是领导不想去主动开除你,避免遭你的怨恨,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你主动辞职。
4. 公司对于你的工作,公司已经有人能够替换你,但是碍于劳动合同,就想通过这种办法让你主动辞职,不当责任。
二.解决办法
如果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要是有挽回的余地先挽回
1. 找到领导承认错误,消除领导的不满
很多时候,在做错事以后,自己以为能够隐瞒得住,不去找领导承认错误,避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份量这是人都会有的心理。但是对于领导而言,你做错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了事情不可怕,怕的就是作为下属的你欺上瞒下,把他当傻瓜。所以要是你做错了事,没有去向领导坦白,毫无疑问肯定会引起领导的不满。这个时候你去主动的向领导坦诚错误。其实很多时候领导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态度。
2. 不给你安排工作,主动找工作
作为一名职场人,还需要别人安排工作,那你真的混得有点惨。作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并不是说一定要让领导安排工作,而是主动的、有计划的去工作。如果一味等待着别人安排工作,最终你只是一个别人手中的一个工具,随时可以被别人给抛弃。通过自己的主动、认真、高效的工作,去向领导证明你的能力。让领导重新接纳你,消除这种情况。
对于第三种与第四种情况,没有挽回余地那就要学会壮士断腕
1. 主动辞职及时止损
其实有的时候学会及时止损,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就拿第三种、第四种情况而言,已经根本没有被留下的机会,即使你做的再好,公司都已经铁了心要开除你了,你一直拖着就完全在浪费时间,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主动去外面寻找新的机会。
2. 趁这个时间,做好跳槽的准备
要是公司铁定是不想要你了,你就趁这个时间对自己跳槽做好准备,比如说,重新制作自己的简历,寻找自己的意向公司与岗位,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提前做好,即使公司不想再忍你直接开除你,你也不会被打得手足无措。
3. 在做好跳槽准备以后,就主动去辞职
在做好跳槽准备以后,就主动去辞职,没有要在继续浪费时间。一个呢,不要让领导为难,还可以留一分香火情,以后见面大家好说话,毕竟在社会上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没闹翻之前,都好说话,闹翻了就真的没意思了。其二呢,做人要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说你为了公司的赔偿,一直也是拖着,到时候浪费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做人要注重长远,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所以说,要是出现这种情况,要是自己主动去改变了,公司重新接纳你,那就留下,要是说公司不能接纳你,就要学会果断的及时止损,壮士断腕。
公司变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一种情况是濒临破产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另一种情况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那么企业违法裁员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变相裁员怎么办?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变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违法裁员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支付赔偿金后是否还需支付经济补偿,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一些争议。其实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二者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适用。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5条对此也进行了明确,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标准(即经济补偿的2倍)的计算年限到底包不包括劳动者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在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基本上都是以2008年1月1日作为分界线分段计算,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按照经济补偿的标准,之后的工作年限才按照经济补偿2倍的标准,理由是劳动合同法对既往无溯及力。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此作出了令大多数人出乎意料的规定,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这样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成本直线上升。
企业变相裁员10大兆数
变相裁员第一招
无薪教育训练,无偿占用员工时间,如军训、做操、开早会等。
工作期间军训开早会算工作。
适用法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职工日工作8小时、周工作40小时。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企业应付加班工资。
律师拆招: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受用人单位统一安排进行活动,如军训、做操、开早会等,均应视为工作,应支付劳动报酬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遭受意外伤害的,还应按工伤处理。
变相裁员第二招
无薪长假,无薪调休。
法定节假日工作不得调休。
适用法规: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律师拆招:依照上述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用人单位给员工放无薪长假,实际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工资利益,让劳动者受到了工资损失。
关于“无薪调休”,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能调休变相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而对于法定休息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可以安排劳动者在同等时间补休;δ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变相裁员第三招
将员工调离熟悉的环境,迫使员工自己辞职。
被调非所长岗位可提意见。
适用法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单方将劳动者调离,改变工作地点,实际上是一种单方变更合同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变更,应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才能变更;否则,单方变更不具法律效力。
律师拆招:用人单位只有在“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才能对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因此,当工作岗位调整时,需注意新工作岗位是否为工作者的专业所长岗位。如果根本不是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所能胜任的工作,便可以提出意见;如果因此迫使工作者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承担相应责任。
变相裁员第四招
试用员工无论绩效如何,全部辞退试用员工需要有证据。
适用法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用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企业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
律师拆招: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般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用条件;第二,劳动者在入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明确告知了“用条件”。
变相裁员第五招
进行加班管控,减少当月收入。
依法管控强行加班不计酬。
适用法规:按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要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律师拆招: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要求劳动者加班,并依法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但如果单位有加班需要,劳动者不能强行进行加班,并索要该“加班”期间的“劳动报酬”。
变相裁员第六招
取消或减少当月收入。
单位无故少发月工资违法。
适用法规:劳动法规定:工资
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律师拆招:企业无故减少员工工资收入,均是侵犯员工利益的违法行为,员工可要求单位纠正其违法行为,还可以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甚至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变相裁员第七招
纪律考核动辄记大过、处分。
纪律考核需协商告知公示。
适用法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律师拆招:单位根据“纪律考核”动辄对员工进行记大过、处分时,应考查该规定是否依照法律程序起草、制定、实施,是否在实施前进行了公示或告知。如果有,则该制度违法。
变相裁员第八招
减少其他福利。
该给的福利一个都不能少。
适用法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此外,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Σ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因此,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和女职工、δ成年工的保护方面不能有任何降低。
律师拆招:对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或约定执行,不得违法减少。如果用人单位擅自单方减少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劳动者完全有权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变相裁员第九招
学历、经历、资格再查,借机解雇员工。
合同无相关规定不能解约。
律师拆招:对这种做法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用人单位在招劳动者时,对学历、工作经验做出了明确规定,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劳动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存在欺诈情形,是可以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
但如果在用人单位的用条件或者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以学历、经历、资格为条件的解除情形,那公司不能以这些借口解除劳动合同。
变相裁员第十招
其他手段,如请假不批等。
请假应按程序走切勿违规。
适用法规: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规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拆招:不过,对于除患病、负伤以外的其他请假情形,法律并δ做出具体规定。实践中,如果劳动者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进行正常
工作必须请假的,公司应予以批准。
当然,无论哪种原因的请假,劳动者均应按照公司规定的请假程序进行,切不可因“请假”事宜违反公司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