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肇事逃逸如何定责_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

在线问法 时间: 2025.04.02
151

肇事逃逸认定全解析:怎样才算逃跑?

一、什么是肇事逃逸?

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为了躲避法律责任,自己开车离开现场或者扔下车辆逃跑的行为。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很常见,但具体如何认定存在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

二、逃逸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

认定肇事逃逸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条件。第一,当事人自己清楚发生了事故。驾驶员在逃跑时必须要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根本没意识到撞到人或车,这种情况不能算逃逸。

第二,逃跑目的是逃避责任。大多数逃逸者都是想逃避赔偿和处罚,但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有人因为害怕被受害者家属殴打而暂时离开,事后主动联系交警或单位负责人,这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第三,存在实际逃跑行为。这里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离开事故现场,二是不向交警部门报告。有人觉得必须是从事故现场逃跑才算,但实际处理中会把"不报警"和"逃跑"结合起来判断。

三、当事人逃跑时的心理状态

判断逃逸行为时,当事人的主观想法非常关键。虽然交通事故本身属于过失行为,但逃跑这个动作却是故意的。驾驶员必须在明确知道发生事故的前提下,故意选择逃离现场,这两个心理要素缺一不可。

这里要特别注意,有些人撞车后因为惊慌害怕而逃跑,虽然主观恶性较小,但只要存在故意逃逸的事实,仍然要承担相应责任。法律不会因为当事人害怕就免除处罚,但会在具体量刑时考虑这些因素。

四、法律如何判断逃跑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逃逸,要看当事人之前的行为是否违法。如果驾驶员原本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或者违规行为与事故无关,这时候即便逃跑也不构成犯罪。比如正常行驶被后车追尾,前车驾驶员因为害怕离开现场,这种情况就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具体来说,需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导致事故发生、承担主要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有逃跑行为。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按逃逸罪处理。

五、逃跑后躲藏算不算逃逸

很多人以为只有当场逃跑才算逃逸,其实这种理解不准确。有人事故后先送伤者去医院,或者在交警到场前偷偷溜走,这些都属于逃逸行为。法律关注的是当事人是否逃避责任,而不是逃跑的具体时间地点。

有些法律专家提出,应该给肇事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认为交通事故多属过失犯罪,当事人主观恶性不大,建议把逃逸认定范围缩小到事故现场。但现行法律规定,只要是为逃避责任而离开,不管什么时候逃跑都要受罚。

现实案例中常见这些情况:撞车后假装路人离开、送医后消失、在交警队做笔录时逃跑。这些都会构成逃逸,面临更严重的处罚。现在每天都会发生多起逃逸案件,虽然法律规定明确,但实际认定时仍存在取证困难等问题。

遇到交通事故时,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报警,保护现场救助伤者。逃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重处罚。如果对法律条款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了解最新规定和司法解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案情:2024年2月4日,客户驾驶大型牵引车,在红绿灯几十米处,车速40多,对方是个二轮电动车,客户正常行使直行,和死者左侧的衣服挂到车尾后直接倒在路边了,没有发现出现交通事故,后交警打电话说客户的车存在可能性,死者患有尿毒症晚期,事故发生后6天死亡 焦点:交警对于事故未划分责任,本案是否应该赔偿呢?客户是否沟通逃逸呢? 结论:法院最终认定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按照50%承担赔偿责任,客户未认定为逃逸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6-25 09:00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非案件需要,法院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3 13:44

律师不是在开庭就是在调证的路上~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6-04 16:04

1个多月达成和解,获得客户赠送2面锦旗!交通事故发生3天后,伤者就委托我们,经过收集证据、策划和解方案、多次找保险公司博弈,仅用一个月达成和解,在伤者承担主要责任情况下拿到23万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2-07 12:02

无证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证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348热度
交通事故导致伤者截肢、截瘫、植物人案件,为什么必须请交通事故律师?如何才能获得高额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11 15:31

机动车驾驶员肇事逃逸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 ,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 ...
751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