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合同到期不续签怎样赔偿_连续二次合同 到期不续签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拿赔偿?看完这篇就懂
## 一、合同到期后赔偿规则
劳动合同第二次到期后单位不续签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时候员工要清楚自己有哪些权益可以争取。劳动法明确规定了三种赔偿方式:
第一是经济补偿金。单位必须按员工的工作时间算钱。干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算,不足六个月的给半个月工资。这个工资标准按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算。
第二是代通知金。单位如果没有提前三十天告诉员工不续签合同,必须多给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比如员工合同12月31日到期,单位12月5日才通知不续签,这时候就要多付一个月工资。
第三是双倍赔偿金。这种情况发生在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时候。比如员工明明符合续签条件,单位却找借口不续签,这时候员工可以要求按经济补偿标准拿两倍的钱。
## 二、维权七步走流程
发现单位不续签合同时,员工要按这个流程保护自己:
第一步查合同日期。仔细看合同最后一天是什么时候,把这个日期记清楚。最好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关注单位的续签动向。
第二步主动找领导谈。别等最后几天才行动,提前一个月就要问人事部门续签安排。如果单位说不续签,当场就要提赔偿要求。
第三步收集证据链。把劳动合同原件保存好,复印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邮件。有条件的可以录下和领导的谈话,但要提前告知对方录音。
第四步正式提赔偿。根据前面说的三种赔偿类型,算清楚单位该给多少钱。写书面申请交给人事部门,记得自己留复印件。
第五步协商调解。多数单位这时候会找员工谈条件,可能压价或者分期付。员工要守住法律规定的底线,可以接受适当让步但不能低于法定标准。
第六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要在合同到期后一年内向当地仲裁委提交申请。需要准备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各三份。
第七步跟进仲裁结果。仲裁一般45天内出结果。对结果不满意的,收到裁决书15天内可以去法院起诉。但要注意超过时间法院就不受理了。
## 三、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一:快递员老张的经历**
老张在某快递公司干了六年,签过两次三年合同。第二次合同到期前,站长口头说续签但要降工资。老张不同意,公司就直接不续签了。老张带着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去仲裁,最后拿到六个月工资的赔偿。
**案例二:会计李女士的教训**
李女士在一家私企工作八年,两次合同到期后公司说岗位取消不再续签。她没仔细算赔偿金就签了离职协议,后来发现公司少算了一年工龄。因为已经签字,再想维权就很困难。
**案例三:程序员小王的胜利**
科技公司以项目结束为由不和小王续签第三次合同。小王找出公司还在招同岗位新员工的证据,仲裁认定公司违法终止合同。最终小王拿到12个月工资的双倍赔偿。
## 四、重点法律条文
劳动法第46条白纸黑字写着:合同到期后单位不想续签必须提前30天通知,否则就要多付一个月工资。这条规定适用于所有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不管是第几次续签。
第47条专门讲经济补偿金。这里要注意的是,工作时间从入职第一天开始算,不是按签合同的次数算。比如第一次合同三年、第二次合同两年,总共算五年工龄。
第87条针对违法解约的情况。如果单位没有任何合法理由就不续签,或者用虚假理由(比如谎称岗位取消实际还在招人),员工可以直接要双倍赔偿。
## 五、注意事项清单
1. 签收重要文件要留痕。单位给的任何书面通知都要签字并注明日期,自己保留复印件。如果单位只给电子通知,要立即回复确认收到。
2. 别急着签离职文件。有些单位会拿《离职交接表》让员工签字,里面可能有"双方无争议"的条款。签了这种文件后续很难维权。
3. 计算赔偿别漏项目。要把基本工资、奖金、补贴都算进平均工资里。很多员工只算基本工资,其实法律规定的月工资包含所有劳动收入。
4. 注意维权时间限制。仲裁要在权益受损后一年内提出,超过时效仲裁委就不受理了。收集证据、准备材料要趁早。
5. 续签合同也要看内容。有些单位虽然续签但降低工资或变更岗位,员工不同意可以不签,这种情况单位照样要赔经济补偿金。
6. 保存工作证据。平时就要注意保留工资条、排班表、工作邮件。特别是能证明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的证据,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7. 走正规法律程序。不要用威胁、闹事等方式讨赔偿,这样可能被反告。通过仲裁和诉讼虽然费时,但最稳妥可靠。
只要记住这些要点,遇到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情况就不用慌。法律给劳动者撑腰,关键是自己要主动行动、保留证据、按程序维权。现在劳动仲裁都是免费的,准备好材料去申请就行。遇到复杂情况可以找当地工会帮忙,或者花点钱请专业律师把关。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花精力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