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根肋骨骨折评不上十级伤残_5根肋骨骨折评不上十级伤残人身损害
被撞断五根肋骨却拿不到伤残赔偿怎么办?
一、为什么五根肋骨骨折不算十级伤残
很多人以为断五根肋骨肯定能评残,实际上不是这样。我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伤残等级怎么评定。这个规定叫《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评残要看受伤程度、身体功能有没有受影响,还有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断五根肋骨要看具体伤情。法律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断四根以上肋骨,至少有一根断在两个骨头连接处。有些伤者虽然断了五根,但断裂位置都在单根肋骨中间,这种情况就达不到评级标准。
身体功能影响也很重要。有些伤者骨折后会出现呼吸不畅、胸部变形等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不严重,日常活动不受限,也评不上伤残等级。医生会检查伤者能不能正常呼吸、能不能做弯腰等动作。
治疗效果同样影响评级。有的伤者经过治疗恢复得很好,骨折愈合后没有留下明显问题。这种情况下,就算当时伤得重,最终也可能评不上伤残等级。
二、评残要满足哪些具体要求
法律规定评十级伤残有三个关键指标。第一是肋骨断裂数量,必须达到四根以上。第二是断裂位置,至少有一根骨折线要跨过相邻两块脊椎骨连接处。第三要看伤后身体功能有没有明显受限。
医院拍的X光片最重要。医生会仔细看片子里的骨折线走向,确认是否满足跨椎体断裂的条件。有些伤者虽然肋骨断得多,但断裂位置集中在一个区域,这种情况就达不到标准。
功能评估要做具体测试。医生会让伤者做深呼吸、弯腰、转身等动作,观察有没有活动受限。还会用仪器测量呼吸时的胸廓扩张程度。这些测试数据直接影响评级结果。
治疗记录也很关键。住院天数、使用的治疗方法、康复期间的检查报告都要保存好。如果治疗记录显示恢复良好,评残时就会受影响。
三、收集证据要注意这些要点
医疗记录要完整保存。每次看病的病历、检查报告、收费单据都要收好。特别是刚受伤时的急诊记录和后续复查记录,这些能证明伤情严重程度。
影像资料要保留原件。X光片、CT片要保存电子版和冲洗版。注意让医院在片子上标注拍摄日期,避免时间久了说不清楚。
目击证人要找及时。如果是交通事故或工伤,要尽快联系现场目击者做笔录。监控录像要在一个月内申请调取,超过时间可能被覆盖。
生活影响要记录细节。每天写恢复日记,记录疼痛情况、睡眠质量、日常活动受限程度。比如搬不动重物、不能弯腰系鞋带等情况都要记下来。
四、遇到问题该走哪些法律程序
先找专业律师咨询。交通事故找交通律师,工伤找劳动纠纷律师。注意看律师有没有处理过类似案例,最好选有医学背景的。
申请重新鉴定要趁早。对第一次鉴定结果不服,要在收到报告15天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准备新发现的医疗证据,比如后续出现的并发症证明。
法院起诉要备齐材料。除了医疗证明,还要准备收入证明(影响误工费计算)、护理费单据、交通费票据。如果是工伤,要准备劳动合同和社保记录。
调解谈判要讲技巧。很多案件其实不用打官司,通过调解就能解决。但要注意赔偿金额不能低于法定标准,误工费要按实际收入计算,不能接受单位说的"基本工资"。
五、真实案例告诉你怎么办
装修工人老张的案例值得参考。他在工地摔断五根肋骨,单位说评不上伤残不给赔偿。老张做了三件事:1. 拍CT时让医生重点拍骨折线走向 2. 找工友证明受伤后搬不动材料 3.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法院判单位赔偿12万。
相反,李女士的案例是教训。她车祸断五根肋骨,但治疗期间没保留复查记录,申请鉴定时已经过去两年。虽然骨折符合标准,但无法证明现在还有后遗症,最终没拿到伤残赔偿。
王先生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他发现第一次鉴定没注意到第四根肋骨有斜向骨折线,重新申请鉴定时提供放大处理后的CT片,最终认定符合跨椎体条件,成功评为十级伤残。
重要法律条文要记牢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7.3.2条白纸黑字写着:四根以上肋骨骨折且至少一根跨椎体。这是硬性标准,差一点都评不上。
交通事故赔偿要看最高法的解释。其中第十二条特别说明,要用上述标准来定伤残等级,保险公司经常拿这条压价,要注意。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是索赔依据。这条规定伤人必须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就算评不上伤残,这些基本赔偿也能要。
关键要早准备、早行动。医疗证据三个月内最有效,目击证言半年后可能变模糊。建议受伤后立即找专业律师,同时自己做好证据收集。不要等治疗结束才行动,那样可能错过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