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4.23
542
诉讼期间,人民法院对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应当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应作出裁定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原告申请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不属于不应当停止执行的,应作出裁定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在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对符合撤销条件的,应作出裁定准许撤诉,行政诉讼中 行政裁定和行政判决(一)行政裁定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期间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人民法院针对行政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判,称为行政裁定。
行政裁定书与行政判决书有什么区别

一审裁定一般是准许撤诉裁定。判决书是指对原告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的诉求支持、驳回等。

行政诉讼中 行政裁定和行政判决

(一)行政裁定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期间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人民法院针对行政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判,称为行政裁定。

行政裁定是与行政判决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裁判形式。行政裁定主要是针对行政诉讼程序上的争议事项作出的,它能保障诉讼活动正常地按顺序结束。在诉讼不同阶段对不同的程序问题,都可以制作行政裁定。可以根据一起案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作一个或者多个裁定,并且裁定不受书面格式的限制,也可以以口头形式作出。

与行政判决所具有的实体性、单一性的特征相比较,行政裁定则具有程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行政裁定由审理案件的合议庭以人民法院的名义作出。书面裁定,应将裁定书发送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他们各自的诉讼代理人;口头裁定,应向诉讼当事人宣告,并将宣告情况记入宣告笔录。

行政裁定的种类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裁定不予受理、裁定停止执行和裁定准予或者不准撤诉主要形式。同时,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有一些程序事项也可以制作裁定。例如,中止审理、保全证据、终结诉讼等等。

(二)行政裁定的种类有:

(1)裁定不予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对不符合提起诉讼条件的起诉,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2)裁定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对于已立案受理但确属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应作出裁定驳回起诉。

(3)裁定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诉讼期间,人民法院对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应当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应作出裁定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原告申请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不属于不应当停止执行的,应作出裁定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

(4)裁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对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的,经诉讼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采取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应裁定财产保全。对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经原告申请,人民法院应作出裁定先予执行。

(5)裁定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在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对符合撤销条件的,应作出裁定准许撤诉;对不符合撤诉条件的,应作出裁定不准许撤诉。

(6)裁定中止或者终结诉讼。就诉讼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符合诉讼中止或诉讼终结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作出裁定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裁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人民法院制作判决过程中有笔误,即有错写、误算,或者正本与原本个别地方不符等情况,人民法院决定补正失误的,应作出裁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8)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就执行中出现的特别情况,符合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作出裁定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

(9)裁定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除以上所列各项,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人民法院也可以作出裁定。

(三)行政裁定的内容和效力

行政裁定书格式与判决书基本相同,包括标题、诉讼主体、案由、裁定事项、主文和结尾等部分。行政裁定书应当简明准确。裁定内容的表述格式可以灵活掌握,不必一定要分段落陈述。行政裁定书应当由合议庭成员署名,写明年、月、日,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书记员署名。准予上诉的裁定,应当写明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准上诉的裁定,一经宣布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裁定与行政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行政判决的 的概念

行政判决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行政判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强制性。行政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标志,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集中体现。行政判决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最后决断,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作出、表现国家意志的司法文书,由国家的强制力作保障。

2.合法性。行政判决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作出。“以法律为准绳”是行政判决的标准,要保证行政判决公正无误,必须严格依照表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制作。

3.终结性。行政判决是对全部诉讼活动的总结,是针对已经审理终结的诉讼争议作同的,而且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作出。

4.实体性。行政判决区别是于其他司法裁判形式,是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具有强制性的结论。通过确定当事人之间行政权利义务关系,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实现调整稳定行政法律关系的目的。

行政判决的制作,是由主持审判的合议庭在审理终结以后,经过集体评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形成,并由合议庭全体成员签署。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根据审判委员会的决议制作行政判决。

行政裁判文书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行政裁判文书按照裁判方式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分别是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的实体裁判。行政裁定书指的是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而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或者是驳回起诉。行政调解书是在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调解双方分别是行政权力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私下协商,对于行政赔偿的调解结果认定。

【法律依据】

《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第1条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依据。引用时应当准确完整写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条款序号,需要引用具体条文的,应当整条引用。

行政裁判文书按照裁判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正在考试,跪求速度 100分全给你!

行政裁判文书按照裁判方式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分别是行政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行政裁定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

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的合法性作出的实体裁判。

行政裁定书指的是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而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或者是驳回起诉。

行政调解书是在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调解双方分别是行政权力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私下协商,对于行政赔偿的调解结果认定。

扩展资料:

裁判文书相关知识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具体案件的实体或程序问题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书面结论,是法官对案件进行审理后的结果,也就是当事人从法院讨得的“说法”。

因为调解书是当事人自我意愿的达成,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虽然体现的是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但却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书,生效后与判决书享有同等的执行力相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锦旗为证,荣誉加冕!我们助力一位交通事故导致截肢的伤者赢得重大胜利——法院判决支持了长达21年的假肢费用66万多元!北京市元甲律所,我们用专业捍卫伤者的权益!深耕京津冀地区19年,专注处理交通事故纠纷,为您争取高额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21 16:00

【次责≠低赔偿!】北京延庆区交通事故,伤者承担次要责任,元甲律师专业谈判、助力和解,顺利达成赔偿方案,帮助伤者获得24万余元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5-30 17:15

转眼过去六个月了,元甲。一个有温度的团队。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6 21:04

著名日企,员工发生交通事故,依然选择专做交通事故的我们来争取赔偿,这也是对我们极大的认可👍👍👍 专业人士办专业的事,才是对您权益最大的保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25 15:52

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诉讼期间,人民法院对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应当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应作出裁定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原告申请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不属于不应当停止执行的,应作出裁定驳回 ...
542热度
收到一位成都市民不具名当事人的一封深情感谢信,当事人说:“我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赔偿,更多的是对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尊严的尊重”🌟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7 18:08

最高法行申5424号行政裁定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行政申请再审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最高法行申5424号行政裁定书的判决、裁定,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分别情况予以处 ...
913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