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我国法律规定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人民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一审案件办理程序:如需诉前保全和诉前证据保全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向立案庭提出申请,立案庭应当在立案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立即执行。当事人在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解除财产保全。当事人对财产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1)向立案庭递交起诉状及附件,并在院审判楼一楼大厅交纳诉讼费。案件受理费、申请费见收费标准。(2)立案庭在收到起诉状、公诉案件、赔偿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3)立案庭在案件立案的次日内将案卷移送到相关业务庭。
二审案件办理程序:当事人对全市各基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不服而依法提起上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向本院提起抗诉的刑事案件。办理程序:(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并交纳上诉费。(2)进入二审程序,立案庭将材料交相关业务庭。注意刑事案件一个半月开庭审理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公布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案件审理完毕,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刑事案件应在5日内),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民事案件三个月(不服裁定的上诉审限为30日)(3)二审裁判文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生效裁判文书不服,可以进行申诉。
审判监督案件办理程序:不服本院终审的各类案件;不服本院一审并且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类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本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对基层人民法院作出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直接立卷审查处理。
办理程序及注意事项:(1)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的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2)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3)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4)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5)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基本流程是什么?一、民事 诉讼 基本流程是什么? 一审 程序: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 起诉书 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 答辩状 ,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 开庭审理 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 证人 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权利义务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 代理 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二、诉讼程序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 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 法定监护人 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确的被告。 根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起诉的选择权赋予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 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即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 侵权行为 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 民事责任 等。 5、向有 管辖权 的人民法院起诉。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会与他人发生一些纠纷,那么当纠纷无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时,也是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如果在提出诉讼时,也是需要向法院提交 起诉状 ,同时也是需要提交相关的 证据 和材料,法院也会根据双方的证据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理。
法律诉讼流程是怎样的?一审诉讼流程如下:
1、起诉:向有管辖权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起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4、排期开庭;
6、开庭审理;
7、达成调解协议。
制作调解书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的,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上诉。
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三、二审审理。
四、二审:
1、立案;
2、证据交换;
3、上诉的判决;
4、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5、宣判。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院诉讼程序流程法院起诉程序是1、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2、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七日内以决定是否予以受理;3、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依法审理、判决、执行。且当庭宣判的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哪一些一、民事 诉讼 起诉流程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 1、起诉前要对纠纷进行法律分析并确定原告和被告; 2、确定 管辖 法院; 3、准备起诉材料; 4、考虑是否申请做诉前保全。 二、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的 证据 :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应提交其 身份证 明资料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普通诉讼程序流程 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 营业执照 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款合同 、 借款协议 、 借条 、 欠条 、还款 承诺书 等。 (三)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 收条 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 (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 提供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等。 【法律规定】 《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 起诉状 ,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