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一是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将得到优化,指挥能力将得到加强。因为体制编制是本次改革调整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的重点内容。
二是文艺、出版、体育队伍,包括与地方兼融性、通用性强的部门和院所将大大压缩,甚至撤销。因为只有在这些领域动大手术,有可能改变我军的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的比例,进而达成“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建立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大军队的目的。
三是军队构成和进出渠道将更加科学合理和通畅。因为决定提出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了“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这些改革直接关系我军力量基础是否夯实的问题,是否以系统工程来解决军人进出的问题。以退役军人安置为例,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矛盾愈加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地方承受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了巨大的安置压力,军队官兵同样承受了因后顾之忧而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虽然党和政府在此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资源,路仍然越走越窄,矛盾仍然越来越多,难度仍然越来越大,因此只能通过政策制度大幅调整改革来化解矛盾和问题。
四是后勤保障更高效。因为决定提到“军人医疗、保险、住房等制度改革”,“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这些涉及的都是军人的切身利益,并且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密切相关。
五是依法治军得到进一步强化。因为决定提出了“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内容和要求。实际上,这既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战争和现代军队建设的特殊要求。
六是国家动员体制和内容将作出新的调整和改革。因为决定提出了“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深化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这实际上也是因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关系调整后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化战争对社会支援力量的新要求。
2015年我国全面深化关键之年的改革重点有哪些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重大改革措施进入了罗列:
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新型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教育发展:促进公平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高校转型
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环境治理:铁腕治污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环保税法
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这轮改革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强化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更好使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
二、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
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更加精干高效。
三、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全部实行派驻审计;组建新的军委政法委,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
扩展资料:
军队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
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按照总体目标要求,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二)领导管理体制。着眼加强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军委机关的战略谋划、战略指挥、战略管理职能,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种和新型作战力量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
从职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职能、整合相近职能、加强监督职能、充实协调职能的思路,调整改革军委机关设置,由总部制调整为多部门制。军委机关下放代行的军种建设职能,剥离具体管理职能,调整归并同类相近职能,减少领导层级,精简编制员额和直属单位,使指挥、建设、管理、监督四条链路更加清晰,决策、规划、执行、评估职能配置更加合理。
健全军种领导管理体制,优化军种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发挥军种在建设管理和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调整改革后勤保障领导管理体制,以现行联勤保障体制为基础,调整优化保障力量配置和领导指挥关系,构建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后勤保障体制。
改革装备发展领导管理体制,构建由军委装备部门集中统管、军种具体建管、战区联合运用的体制架构,装备发展建设实行军委装备部门—军种装备部门体制,装备管理保障实行军委装备部门—军种装备部门—部队保障部门体制。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统一领导。
(三)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要求,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重新调整划设战区。
按照联合作战、联合指挥的要求,调整规范军委联指、各军种、战区联指和战区军种的作战指挥职能。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完善联合训练体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军视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国的新军事变革主要内容有哪些?新军事变革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的主要内容包括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
1、信息优势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使用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使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形成体系)
2、创新的军事理论是新军事变革的灵魂(军事理论的重大突破)
3、智能化的武器系统是新军事变革的支点(指挥控制领域的鼎新)
4、变革的体制编制是新军事变革的重点(军队结构的空前变革)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但在不同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有所不同,而且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发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我国军事战略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背景不同,内容不一样,对战略方针的表述不尽一致,但都没有离开积极防御这个总的大纲。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穿到中国各军、兵种的战略中。在继续重视陆军建设的同时,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为重点的作战力量建设,谋求作战力量结构协调发展,提高夺取制海权、制空权以及战略反击能力。推动火力、机动力和信息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军事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积极防御的中国军事战略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举措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2020年前要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必须以更大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现在,2015年军事改革三个重要举措 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世界,纵观全局,审时度势,应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六大举措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要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通过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重大举措,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要着眼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区分和配置权力,重点解决军队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以编密扎紧制度的笼子,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全部实行派驻审计。组建新的军委政法委,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确保它们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
要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裁减军队员额30万,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军队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国防科技发展是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战略工程。必须选准突破口,超前布局,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积极谋取军事技术竞争优势,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
要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完善人力资源分类,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强军事人力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努力使军事人力资源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军官、士兵、文职人员等制度改革,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工资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以更好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
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完善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下决心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