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加拿大核泄漏
【 责 任 】
人类心中有一种美好1951加拿大核泄漏 的东西1951加拿大核泄漏 ,它让这个本来阴晦的世界充满阳光1951加拿大核泄漏 ,这就是心灵中持守的那一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主题解读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社会道德上1951加拿大核泄漏 ,个体份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二、相关素材
(一)名言警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二)名人案例
【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有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有一次,他看到一个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并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他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并亲自编写教材,制作医疗器械,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
【苟晓超】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1951加拿大核泄漏 !”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顶楼轰然倒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鲁迅】鲁迅之前是在日本学医的,后来鲁迅感到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的重要性,便毅然弃医从文,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拯救了中国,拯救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这就是鲁迅的付出与收获。他所承担的责任真的很大,它关系到国家,并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
【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届总统。有一次,一个重要的官职空着,有两个人申请担任:一个是华盛顿最亲密的朋友,能力平平;另一个是华盛顿的政敌,工作能力较强。华盛顿说:“个人的私情,在这种场合下不应深入思考,更不应该支配我处理公事的行为;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忘记了我是华盛顿,只记得我是美国总统,我不能感情用事,对选人的事情偏私。我只能站在总统的立场上,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公平地选择一位能力强的人才。”最后他委任了政敌。
【黄志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公交司机黄志全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行驶在熟悉的线路上。突然,他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瞬间脸色苍白。一车乘客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此时的黄志全已意识模糊,但他强忍剧痛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用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之后黄志全趴在方向盘上再也没有醒来。
(三)关于责任的事例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一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二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三是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2、历经80年的责任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3、马云有社会责任感
1995年杭州某电视台做了个测试,到马路上去撬下水道井盖,看有没有人会站出来制止,那天唯一一个站出来的就是淘宝教父马云,当时他绕出老远去找警察和帮手未果,,一脚踏在自行车上准备逃,一边吓止他们。——所以成功并非偶然,或许十几年前对社会的责任感就是之后的成功关键。
4、吉米•卡特勇闯核电站
1951年,加拿大某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反应堆已经开始熔毁,不拆除将威胁上万人的生命。美国一位年轻的少尉担当此任,拆除共需四步,每步1分30秒,不容任何失误,并且他受到的核辐射超过常人一年的总和。最后他成功了,而且活了下来,并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吉米•卡特。
5、纪伯伦关于责任感的妙语
纪伯伦说:“工作是眼能看见的爱。倘若你不爱乐地却厌恶地工作,即还不如撇下工作,坐在大殿的门边,去乞那些喜乐地工作的人的周济。倘若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成的面包是苦的,只能救半个人的饥饿。”
四(好句)
1.任何企业都存在于社会之中,都与社会紧密联系,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发展的舞台。从法学角度看,企业也是社会公民,除了承担“经济人”的角色外,还应承担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角色,应该以符合商业伦理道德的行为积极回馈社会。
2.面对新形势,企业必须更加主动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更好地凝聚员工力量,奋发有为、共克时艰,不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当前,在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有必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施展才能的环境,进一步激活和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4.助力精准扶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同时继续聚焦主业,加快发展,积蓄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更大能量。我们深信,企业只有发展好了,才更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5.媒体社会责任是媒体必须担负的公共职责,是媒体存在的社会依据。传媒业从来都是在一个多因素的社会生态中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
以上提供的作文素材怎么样?社会责任素材写作不用愁了吧~
历史上的核电站危机1957 年9 月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1951加拿大核泄漏 ,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11000 名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 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 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 名居民。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美国内华达州加卡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发生爆炸,实验之后,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现场的6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
1979 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而使冷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1979 年8月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1000 人受伤。
1986 年1月6 日:美国俄克拉荷马一座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结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 人住院。
1986 年4月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云团直抵西欧,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
4月26日凌晨,位于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反应堆机房的建筑遭到毁坏,同时发生了火灾,反应堆内的放射物质大量外泄,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造成了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事故。
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连续切断反应堆的电源,使主要冷却系统停止工作。于是堆芯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氢气过浓,以至26日凌晨发生猛烈爆炸,爆炸引起机房起火,浓烟使人呼吸困难,放射性物质不断外溢。核电站所在地区有2.5万居民,这些居民从 26日晨开始疏散,疏散共用了34个小时。
影响
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大量放射尘埃污染到北欧、东西欧部分国家,瑞典、丹麦、芬兰以及欧洲共同体于4月29日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据苏联官方公布,这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如果把苏联在旅游、外贸和农业方面的损失合在一起,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同时,在核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严重辐射先后被送入医院抢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污染。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苏联将28万多人疏散到了辐射区以外。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相关的一组数字
10倍: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10倍1951加拿大核泄漏 ;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这起发生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硝酸清洗容器时发生爆炸导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处理设施释放出一个放射性气体云。
1999年9月30日:东海村核事故
发生在东京东北部东海村铀回收处理设施的核事故是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混合液体铀。
历史上的几次核泄漏事件是什么史上十大核泄漏事件
1957年10月10日温斯克尔大火
位于坎伯兰郡附近的一个英国核反应堆石墨堆芯起火1951加拿大核泄漏 ,导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酿成核灾难。此次核灾难是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最为严重的反应堆事故。
1966年1月17日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进行加油时,美国一架B-52轰炸机与KC-135加油飞机发生相撞。撞击之后,加油机彻底毁坏,B-52轰炸机惨遭解体,所携带的4枚氢弹“逃离”破裂的机身。其中两枚氢弹撞地时发生爆炸,致使490英亩(约合2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放射性钚污染。
1968年1月21日图勒核事故
由于舱内起火,美国一架B-52轰炸机的机组人员被迫作出弃机决定。B-52轰炸机最后撞上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附近的海冰,导致所携带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积扩散。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美国内华达州加卡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发生爆炸,实验之后,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现场6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
三英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但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潜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原海参崴)补充燃料过程中,E-2级K-431核潜艇发生爆炸,放射性气云进入空中。共有10名水兵在这起核事故中丧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损伤。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被称之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灾难。1986年4月26日早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更多爆炸随即发生并引发大火,致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气中。据悉,此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1951加拿大核泄漏 ;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1987年9月13日戈亚尼亚核事故
在巴西的戈亚尼亚,一名垃圾场工人撬开了一个废弃的放疗机,并拆掉了一小块高放射性的氯化铯,灾难就此降临到这座城市,当时共有超过240人受到核辐射。由于被放射性材料的亮绿色蒙骗,孩子们用手接触并涂抹在皮肤上,导致几个街区污染,最后不得不拆除。
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这起发生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时发生爆炸导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处理设施释放出一个放射性气体云。由于事故使处理设备和建筑物损坏,放射性核素(包括钚-239)释出,格鲁吉夫卡村和连接萨木斯与托木斯克的部分干道受到放射性污染。尽管污染程度较低,但给建筑物和道路去污很费力。
1999年9月30日东海村核事故
发生在东京东北部东海村铀回收处理设施的核事故是当时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本次事故导致两名JCO公司的员工身亡,数百人受到核辐射。
有史以来世界上核事故一共发生过多少次?较大的有3次。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美国三厘岛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0年制定1951加拿大核泄漏 了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最低为0级,最高为7级,每级之间造成的影响成对数增长,大约相差10倍。4级以上的核事件被称为核事故,目前国际上发生的核事故主要有13起,其中4级事故6起,5级事故5起,6级事故1起,7级事故1起。每一起事故都是沉甸甸的教训,也为核能安全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1]。
4级事故——场外无显著风险
对环境和人的影响1951加拿大核泄漏 :释放的少量放射性物质并不需要采取对当地食物的限定措施,至少1人死于辐射。
对反应堆的影响1951加拿大核泄漏 :燃料棒熔化或损坏,释放了0.1%的堆芯物质,一个装置中泄露了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显著提高了民众受辐射的几率。
案例:
●1955年-1979年 英国温茨凯尔共发生5起4级放射性物质泄露事故[2]。其中,有2起是从核电站的一个建筑向另一个建筑转移的过程中泄露的1951加拿大核泄漏 ;有2起是从核电站的建筑堆(stack)泄露的;有1起是由核电站一个建筑的容器中,由于放热反应而泄露的。这些事故虽不是同一时段发生,但一般都概括为该核电站的1综4级事故。
●1961年1月,美军的一个实验型反应堆发生蒸汽爆炸并熔毁,造成3名操作员死亡。这是美国境内发生的唯一一起致死(fatal)核事故。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碘元素主要散布在爱达荷州的沙漠中,因此危害不大。[3]事故的原因是用于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存在设计缺陷,在启动核电站时,突然拔出控制棒导致功率骤增。后来的设计吸取的事故的经验,被称为“卡棒准则”("one stuck rod" criterion)。
●1969年10月,法国圣洛朗核电站的一个气冷堆中,有50kg的铀燃料熔化。1980年3月,该电站的反应堆由于石墨退火(annealing)导致反应堆部分熔化,但没有造成放射性物质泄露[4]。这是以核电为主要发电方式的法国到目前为止最严重的一起事故。
●1983年9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丽丝的RA-2反应堆重新布置燃料棒时发生临界事故,造成1死2伤[5]。
●1977年2月,前捷克斯洛伐克的Bohunice核电站中,由于设计缺陷,以及工人没有移除新燃料棒上的防潮包装,导致冷却异常,反应堆过热,冷却回路损坏。拆除设备和去污工作要到2033年才能结束[6]。
●1999年9月,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JCO核燃料制备厂发生一起临界事故 。有667人被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主要在3mSv到23mSv之间),3名受到严重辐射(3到17Sv之间)的工作人员有2人死亡。事故的原因是工人往一个并非用于容纳硝酸铀酰溶液的容器中加入了过多的铀,超过临界质量后,引发了临界反应。溶液中的水作为中子减速剂,助长了反应的发生。1天后工人排干了水,并加入了硼酸,停止了临界反应。事故的原因被定性为“人为失误和严重违反安全章程”[7]。
5级事故——具有场外风险
对环境和人的影响: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需要采取对当地食物的限定措施,几个人死于辐射。
对反应堆的影响:堆芯严重损坏,一个装置泄露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显著提高了民众受辐射的几率;可以由临界事故或火灾引发。
●1957年10月,英国温茨凯尔1号反应堆发生火灾,释放了大量放射性元素,随后周边500平方公里地区1个月内出产的牛奶被销毁。此次事件中,参与清理工作的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最大,但200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没有发现其长期健康受到了损害[8]。事故造成的原因是人员误操作导致150根工艺管熔化,反应堆石墨起火,持续了3天[9]。
●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严重的失水事故,堆芯部分熔化,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了安全壳中。由于安全壳良好的发挥了功能,事故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辐射,周围80km的200万居民中,平均每人增加的剂量还不如带一年夜光表或看一年彩电的。但美国国家核管会由于缺乏经验,错误地发出撤离警告,导致8万人惊慌撤离的混乱中,有3人被挤死。
●事故的原因是机械设备故障和人员连续误操作,同时也跟控制室指示器的界面设计缺陷有关。这次事故导致对主控制室、运行规章和人员培训进行了重大改进,对严重事故分析及应急对策高度重视,从而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10][11]。
●1952年12月,加拿大恰克河的一个反应堆由于机械故障和人员失误,导致功率骤增,发生氢气爆炸,堆芯损毁。监测结果表明事故没有造成放射性污染,也没有造成间接财产和人员伤害[12]。
●1987年9月,巴西戈亚尼亚某放疗机构将装有铯-137的放疗机废弃,但未将放射源取出,后被人偷走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废金属商将容器打开,使粉末状的放射性物质散落,由于其颜色鲜艳好看,使许多人将其装入衣袋、放在床或涂在身上。这次事故造成7个主要污染区和85间房屋受到污染,查出121人体内受到铯-137污染,4人死亡[9]。
●2011年3月,由于9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毁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备用冷却柴油发电机,导致反应堆过热,发生了反射性物质泄漏和多次爆炸,目前此次事故被暂定为5级。
6级事故——重大事故
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泄露了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
●1957年9月,位于前苏联乌拉尔南部的克什特姆镇附近的放射性废物储物罐的冷却系统失灵,液体废物逐渐变干,剩下的硝酸铵和醋酸盐发生了剧烈爆炸,1米厚的混凝土顶盖被炸开,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波及面积达2万多平方千米。这次事故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周后约1万名群众被疏散,他们并不清楚疏散原因。直到1990年前苏联政府才将此次事故的文件解密[9][13]。
7级——特大事故
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泄露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造成广泛的健康和环境影响,需要采取计划的和进一步措施。
●1986年4月,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周边地区共有约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受了严重污染。确诊为不同程度急性放射病者134人,有28人在数周内死亡,另有2人死于化学爆炸和烧伤,有14人在10年内死亡。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在研究和分析大量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除受照儿童可观察到甲状腺癌增加外,在切尔诺贝利13年后没有发现与电离辐射相关的主要公众健康影响。没有观察到与电离辐射可能有关的总的癌发生率或死亡率的增加;甚至在事故清理工作人员或儿童中,作为辐射照射最灵敏的指标之一的白血病也没有增高。在与电离辐射相关的其他的非肿瘤疾病(躯体的或神经性的)方面,没有增加的科学证据[10]。”
历史上共有几次核电站事故?原因是什么?17次。
一、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
三英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1951加拿大核泄漏 ,尽管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二、1966年1月17日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进行加油时1951加拿大核泄漏 ,美国一架B-52轰炸机与KC-135加油飞机发生相撞。撞击之后,加油机彻底毁坏,B-52轰炸机惨遭解体,所携带的4 枚氢弹“逃离”破裂的机身。
其中两枚氢弹的“非核武器”撞地时发生爆炸,致使490英亩(约合2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放射性钚污染。搜寻人员在地中海发现了其中一个装置。
三、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被称之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灾难。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更多爆炸随即发生并引发大火,致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气中。
据悉,此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
四、1968年1月21日图勒核事故。
由于舱内起火,美国一架B-52轰炸机的机组人员被迫作出弃机决定,在此之前,1951加拿大核泄漏 他们本可以进行紧急迫降。B-52轰炸机最后撞上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附近的海冰,导致所携带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积扩散。
五、1957年10月10日温斯克尔大火。
位于坎伯兰郡附近的一个英国核反应堆石墨堆芯起火酿成核灾难。大火导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此次核灾难是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最为严重的反应堆事故。
六、1987年9月13日戈亚尼亚核事故。
在巴西的戈亚尼亚,一名垃圾场工人撬开了一个废弃的放疗机,并拆掉了一小块高放射性的氯化铯,灾难就此降临到这座城市,当时共有超过240人受到核辐射。由于被放射性材料的亮绿色蒙骗,孩子们用手接触并涂抹在皮肤上,导致几个街区污染,不得不拆除。
七、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这起发生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时发生爆炸导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处理设施释放出一个放射性气体云。
八、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潜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K-431核潜艇)补充燃料过程中,E-2级K-431核潜艇发生爆炸,放射性气云进入空中。10名水兵在这起核事故中丧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损伤。
九、1999年9月30日东海村核事故。
发生在东京东北部东海村铀回收处理设施的核事故是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混合液体铀。
十、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美国内华达州加卡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发生爆炸,实验之后,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现场的6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十一、1988年1月6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座核电站,由于对核材料筒加热不当引起爆炸,造成1名工人死亡,100人受伤。
十二、1992年11月,法国发生了最严重的核事故1951加拿大核泄漏 :三名工作人员未穿防护服进入一座核粒子加速器后受到污染。
十三、1998年到2002年,印度在四年间核电站共发生了6次核泄漏事故。
十四、2003年12月29日,韩国荣光核电厂5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十五、2004年8月9日,日本中部福井县美滨核电站再次发生蒸汽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7人受伤。
十六、2005年5月,英国塞拉菲尔德核电站的热氧再处理电厂因发生放射性液体泄漏事件被迫关闭。
十七、2011年3月12日,日本9级地震后,导致的日本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安全事故。
扩展资料:
核事故:
一般来说,在核设施(例如核电厂)内发生了意外情况,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致使工作人员和公众受超过或相当于规定限值的照射,则称为核事故。显然,核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有一个很大的范围,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国际上把核设施内发生的有安全意义的事件分为七个等级。
由表可以看出,只有4-7级才称为“事故”。5级以上的事故需要实施场外应急计划,这种事故世界上共发生过四次, 即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英国温茨凯尔事故,美国三里岛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大起火,并发生化学爆炸(并非核爆炸)。爆炸释放量相当于堆内约3%~4%的核燃料。
事故当时有2人被炸死,1人死于心脏病,救火中有29人受辐射损伤,其中28人因患急性放射性病致死。事故后周围30公里范围内撤离了21万居民。
事实上,这是一次严重的人为责任事故,当时研究人员在做一次安全实验,切断了反应堆所有的安全措施,却又启动了反应堆,这个实验方案严重违反了安全规程,这是事故的人为原因。
事故的技术原因是前苏联开发的这种石墨水冷堆具有较大的缺陷,它有一段正温度系数的正反馈工作区,这在反应堆的设计上是不能允许的,另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绝大多数核电站具有的安全壳。
1979年3月38日清晨,美国建在宾夕法尼亚洲哈里斯堡东南16公里的三哩岛核电站,第二号反应堆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失水事故,反应堆的堆芯部分熔化,大部分燃料元件损坏或熔化,放射性裂变产物泄漏到安全壳内,但并未外泄,对环境造成了轻微影响。
由于事发地为美国,这次事故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但其本身危害并不大,核电站内的118名职工无一伤亡,只有三人受到略高于季度允许剂量的照射,其余都在职业控制剂量以内。
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也更少,方圆80公里的200万居民中,平均每人所受的放射性剂量还不如带一年夜光表或看一年彩电所受的剂量。三哩岛核事故是迄今压水堆核电厂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事故
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核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40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强烈爆炸,现场火焰高达30多米。尽管前苏联空军及时出动飞机投下5000多吨含铅、硼的沙袋,封住了反应堆,但还是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次事故,是核电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人称切尔诺贝利悲剧,也有人叫做“核灾难”。这次事故造成31人死亡,13.5万人被迫撤离,经济损失20亿卢布。由于事故造成堆芯熔毁,石墨砌体燃烧,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前苏联境内,需要清除污染的有5000个居民点、6万幢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大片森林、田地。在前苏联国境外,因事故后的4月27、28日刮东南风,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波兰首当其冲1951加拿大核泄漏 ;后来刮北风,放射性烟云吹向欧洲南部。
1987年9月底,在巴西的戈亚斯州首府戈亚尼亚市,有两个青年人拣去了戈亚斯州1984年废弃的一个盛有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圆罐,并当作废铁卖给一家工厂。工厂的工人把这个圆罐砸坏,里面的放射性性质泄漏出来,使50人受到放射性辐射。这也是一起核污染事故。
美国在1970年以前发生的各种核事故共285例,其中6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1979年3月28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操作错误1951加拿大核泄漏 ;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主要是有关人员玩忽职守、违反工艺规程造成的。所以说,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核电已与水电、火电并列为电力工业三大支柱。核电的发展不会因为存在风险而停止不前。1951加拿大核泄漏 我国正在有计划地发展压水堆核电站,压水堆有三道安全屏障,能保证即使在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也不会严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