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交通肇事发生后,先是逃逸,然后又主动投案,算自首吗?构成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后,仍然可以认定为自首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情形: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小编不知道你朋友撞人的程度,但是,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还逃离事故现场的,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你朋友可以尽早投案自首,法院还是可以自由裁量是否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需要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条件。
扩展资料: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逃逸人会因其逃逸行为而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1)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因逃逸造成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由逃逸一方负事故全部责任;
(2)在行政处理上,对逃逸的当事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在刑事责任上,因逃逸致使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死亡的,有可能会按照故意伤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刑法》
肇事逃逸应该打电话给谁公民在遇有交通事故时,请不要惊慌。要用手机或到临近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地方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免费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如果您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手机不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所在地办理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业务,拔打时要加当地的区号即可。
人们在拨打122报警时,一是不要慌张,吐字要清晰;讲普通话,这样有利于接警人员听得清楚明白,不会造成时间上的拖延;二是求助人或目击者应讲明事故发生的地点、号码、伤亡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帮助等情况,以便公安交警部门采取相应的救援、处理措施。
三是若遇有,应讲明是驾车还是弃车逃逸以及车型车号、逃逸方向等,这样就为交警追逃、侦破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四是报案时还应说明是否造成交通阻塞,影响道路通行;五是如因交通事故引起火灾的,报警人应先报火警119,再拨打122报警。
我肇事逃逸,对方报警了警察打电话给我叫我去处理,我去了,和对方私了了,我想问交警会怎么处理我?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和对方私了,但是本质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如果尚不构成犯罪肇事逃逸后打电话主动交代 的。会被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罚款,严重时可能会被拘留。请参考以下法律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其中第三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扩展资料:
同时,《刑法》也指出,如果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路交通安全法
参考资料来源:西双版纳公安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