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04.09
236
第一,发生的事故属于重大案件的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 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 重大交通事故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该如何处罚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受到什么处罚

交通逃逸后自首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将会从轻处理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但至于受到何种处罚,要视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一,发生的事故属于重大案件的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 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 重大交通事故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 交通事故后逃逸 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逃逸致人死亡 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发生的事故属于一般性案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判处最高7年有期徒刑。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

在发生 交通事故 之后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一般肇事者都会很害怕,有的人选择了承担责任,但是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逸现场,可能事后经不住道德的谴责而去 自首 ,那一般主动自首的公安机关会根据整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夺,如果情节不太严重的话,那么是可以从轻处罚的。 关于处理自首和 立功 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 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 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 法规 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 按照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我国《 刑法 》的规定怎么对交通肇事逃逸进行处罚 交通肇事 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 ;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 刑罚 ,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 故意杀人罪 或者 故意伤害罪 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决定量刑,自首可从轻减轻,通常争取 缓刑 。 交通事故逃逸 如何认定? 1、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 交通肇事罪 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轻微,或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等,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若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处罚。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 证据 ,使 交通事故责任 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这说明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即交通肇事行为产生以下五方面的行政义务:一停车义务;二保护现场;三抢救伤者和财产;四报警;五听候处理。这五种义务属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义务。其中抢救伤者和财产亦是刑事义务。 《解释》中“为逃避法律追究”是行为人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法律追究不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应包括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即包括:⑴民事人身、 财产损害赔偿 义务;⑵五项行政义务;⑶抢救伤者和财产的刑事义务。所以交通运输肇事后,行为人负有上述三类义务,为逃避任何一类义务,在主观上都具备了应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3、 行为人有逃跑行为。 什么是逃跑,词义是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②。在这里认为应界定为,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 要与脱逃区别开来。脱逃词义是脱身逃走③。在刑法意义上,构成 脱逃罪 的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 从看守所、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 拘役 所逃跑的或在押解途中逃跑④。所以脱逃首先要有人身受到有效控制后而脱离。逃跑是人身尚未受到有效控制而逃跑。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已被事故处理机关采取关押或押解途中而脱逃,对行为人的脱逃行为,应认定为脱逃罪,另行定罪处罚,而不是以交通运输肇事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 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 依据《解释》规定逃跑的时间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发生交通肇事后”。这个时间段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解释》规定的“逃跑”行为,在被关押或押解途中脱逃的,属脱逃罪,而非定本罪。逃跑的地点,并不限于当场。行为人在被事故处理机关带去谈话尚未采取关押措施时,趁人不背离开的,仍应认定为《解释》中的逃跑。 综合上面所说的,如果交通肇事者逃逸只要是能够主动投案的,那么执法人员就会根据案件的本身来进行从轻处罚,能够主动投案就说明当事人有承担责任的想法,这样法律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在发生事故之后,一定要保护好现场等待交警部门来看现场,做错了事,要承担起一切的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逃逸的当事人一般会承担全部责任,但根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相关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投案的可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根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

肇事逃逸多久算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没有规定多久就是自首,只要是主动投案都可以认定自首,当然自首的处理情况也不一样,应当说自首投案越及时越好。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

出车祸后多长时间不报警才算肇事逃逸

出车祸肇事逃逸时间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认定方法如下: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交通肇事逃逸后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30万以上就构成了犯罪。构不构成犯罪是看逃逸后所造成的损失程度而定的。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肇事逃逸法律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 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扩展知识

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答】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自首判多少年?如何赔偿?

【答】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属于违法行为,能够及时自首积极赔偿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个具体的还是要根据犯案的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定的,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首先应看造成的后果,是致人死亡逃逸还是逃逸致人死亡,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的一般会从轻处罚,如果是逃逸致人死亡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后2小时内主动投案自首,不认定为逃逸吗?

【答】 如果没有发生人员死亡,不会追究逃逸了;有人死亡,特别是因逃逸造成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就肯定要追究逃逸责任,会重判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2019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如果行为人事后逃逸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然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则构成自首。自首应该从轻处罚吗?交通事故后自首怎么判?根据《刑法》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按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那么,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自首,是否应当认定自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如果行为人事后逃逸,然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则构成自首。自首应该从轻处罚吗?交通事故后自首怎么判?

根据《刑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按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那么,如果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自首,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法定刑的基础上,对自首从轻处罚,但犯罪情节极其严重、主观恶意极其深重、人身危险性极其巨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的除外。以下是边肖法律快车为您所做的详细介绍。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本规定将“交通肇事后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加重情节。

1.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然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构成自首。但应以“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法定刑为基准,对其自首从轻处罚。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视为自首。但根据法律规定,需要以较重的法定刑为基准,决定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幅度。”

如果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主动投案,逃逸,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仍可以成立投案情节,理由如下:

1.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一般适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每一种犯罪都符合自首条件的案件。

2.“交通肇事后逃逸”和“自首”是两种主观故意控制下的两种独立行为,应分别进行法律评价。3.对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交通肇事逃逸者适用自首,

3.有利于鼓励肇事者主动投案自首、悔过自新;同时,有利于查明事实,在最短时间内分清责任,及时赔偿受害方,使案件能够及时侦破和审结,节约司法资源,符合刑法的立法本意。

二、犯罪情节极其严重、主观恶性大、人身危险性极其巨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的除外。

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被告人,一般应当依法从宽处罚,但犯罪极其严重、主观上极其恶毒、对人身极其危险、或者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的除外;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也应视为酌定量刑情节。

交通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法律依据: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19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374期和解大讲堂 法律公益讲座来了🎉 1⃣发生交通事故,怎样谈和解你知道吗❓➡和解专家现场教学👍 2⃣你的伤残能否评定❓能否争到更高❓➡法医专家现场评定👍 3⃣你知道你最高能拿多少赔偿吗❓➡律师现场指导👍 🗓本周日下午两点开始🌹 📢免费名额仅剩最后 ...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9:47

北京顺义区交通事故,伤者承担主要责任,本以为自己拿不到赔偿款了,委托元甲之后,元甲和解团队仅用40多天,促成了双方和解,快速拿到赔偿款20万元!远超过当事人的心理预期,非常满意,当事人说“所有的感谢都在锦旗里”!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7 18:19

一场交通事故,导致两位至亲去世。当事人希望这一生和律师没有任何交集,却世事难平🙏🙏🙏希望在时间的流逝中,可以稍稍抚平心中的痛🙏🙏🙏🙏🕯🕯🕯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8 11:32

你好肇事逃逸怎么处置

律师回复中...
2024-10-09 01:47
案件走到法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决,以诉促调也能做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8:46

要做就做最好的 所有的事交给我们 你只需要签字拿钱即可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8 18:54

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我国《刑法》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 ...
350热度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如何能快速拿到赔偿款?伤者经鉴定评上2个十级伤残,通过多次谈判,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在伤者承担主责的情况下,获得27万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8 13:50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该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 ...
384热度
再获荣誉锦旗,成功帮助当事人和解拿到满意赔偿款!北京市顺义区,当事人骑电动车被小轿车撞倒受伤,对方全责。当事人希望早日解决赔偿问题,元甲律师和解团队促成双方和解,获得赔偿款23万余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2 12:30

初犯嫖娼要自首会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中...
2024-10-01 21:11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

(四)根据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具有下列情形的 交通肇事逃逸 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 立案 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实践中,交管部门除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了规定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外 ...
595热度
交通事故成功和解,快速拿到23万赔偿款!元甲律所专业调解谈判,在伤者承担次要责任情况下,争取到了最高赔偿款!感谢当事人认可,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意义和价值!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2 12:32

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算自首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算自首吗,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正在服刑,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交通肇 ...
342热度
北京朝阳区交通事故,伤者腰椎骨折,家属本想着能拿十几万赔偿就很满足了,在元甲专业谈判下,全力争取每一项赔偿金额,2个月谈成和解,帮助伤者拿到赔偿款合计27万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7:49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

①第一种, 交通肇事 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害,逃逸的驾驶人事后向有关部门 投案自首 ,因为其行为并没有达到 刑事犯罪 的标准,所以一般处以三到七年的 拘役 ,但是可以不吊销驾驶执照,也算是对主动自首的一种宽厚处理,交通 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肇 ...
293热度
当事人为公司开车运输货物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内乘客受伤,公司拒不承担赔偿责任,难道要自己承担近30万元的赔偿款吗?我们起诉至法院,提供了大量证据,法院判决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8 15:55

车保险杠被撞坏,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中...
2024-09-15 18:41

交通肇事逃逸主动自首怎么处罚

法律依据交通肇事逃逸主动自首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 ...
575热度
交警定的责任无法划分,元甲为伤者争取到对方全责👍👍👍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07 12:00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 ...
145热度
二审持续胜诉,按照当事人要求早日帮助其“回米米”🙂🙂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28 12:46

交通肇事后逃逸又自首

①第一种, 交通肇事 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害,逃逸的驾驶人事后向有关部门 投案自首 ,因为其行为并没有达到 刑事犯罪 的标准,所以一般处以三到七年的 拘役 ,但是可以不吊销驾驶执照,也算是对主动自首的一种宽厚处理,交通 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交通 ...
234热度
杨女士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有过多份工作,因为交通事故受伤导致误工产生较高的误工费。杨女士委托他所律师在第一次庭审过程中,代理人认可只按5000元/月的标准主张其误工费,后因庭审效果非常不理想,杨女士当即更换律师转为委托我所。我们接到案件 ...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05 10:10

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第一,发生的事故属于重大案件的非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 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 重大交通事故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236热度
北京延庆交通事故,伤者评上十级伤残,庭审中元甲律师据理力争,在伤者承担同等责任的情况下,法院判决保险公司以及司机赔偿近24万元,赔偿金额大大超出伤者的心理预期!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10-08 14:20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依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交通肇 ...
918热度
蚂蚁协查中心调证,律师持调查令即可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11 11:18

交通肇事逃逸投案自首

该意见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 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 肇事逃逸后自首 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 法规 ...
73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