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本司法鉴定所收到委托,对委托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的鉴定委托,将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能即时决定受理的,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本司法鉴定所拒绝受理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1、委托事项超出本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其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第四条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
假肢代偿功能评定的标准是怎样的?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工作环境及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差异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现介绍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我国民政部假肢技工学校采用的标准(1992)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以供参考1.假肢代偿功能评定(1)上肢假肢操纵训练应达标准(表12-3-1):1)双臂截肢者应能按表所列时间完成规定动作2)操纵假肢时姿态自然3)操纵假手时能徐徐将手张开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且能在有效范围内随意控制假手的张开距离4)在连续完成一整套操纵假肢的动作中,不应出现相互干扰现象
表12-3-1上肢假肢操纵训练应达标准
2.上肢假肢使用训练评定(表12-3-2)(1)双手活动(一侧截肢)如果为双侧截肢,健手一侧可用功能较好的一侧假肢代替(2)在拿起使用和放下物件时动作要自然(3)在使用物件的过程中,不得出现物件松脱或其他不安全的现象
表12-3-2上肢假肢使用训练评定表
3.下肢假肢的功能评定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应对假肢进行功能评定,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每日穿戴假肢:每天从早到晚穿戴假肢的总时间(2)步行距离:一次连续步行的最远距离应有1公里以上(3)步行速度:走100米所需的时间,最长为1分30秒(4)上下台阶:阶梯每级高15cm宽30cm,共25级,测量上下25级所需时间(5)是否用辅助器具:行走与上下阶梯时是否用拐杖和持手杖,单侧不用拐,双侧用拐(6)骑自行车能力:能否骑车,熟练程度(7)适应不同路面的能力:能否在斜坡沙地和石子路上步行,能否跨越小的障碍物和上下公共汽车(8)步态:步幅是否一致节律是否均匀身体摆动是否对称能否直线行走,两脚跟平行距离不大于10cm(9)体位转换:能否从立位坐位卧位互相转换
装配假肢后怎样评定?(一)上肢假肢装配后的适合性检查上肢假肢装配后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作业治疗师与假肢制作师应共同检查其是否可以正常操作假肢的功能和舒适程度受到年龄全身状况截肢原因和部位残肢情况假肢部件的型号和质量装配时间和质量训练患者使用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1.上臂机械假肢检查(1)检查抗下拉下垂拉力的稳定性:方法是让假肢处于臂伸直位置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在末端加上20kg的垂直牵引力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接受腔下移的量应小于2cm(图12-3-7)(2)检查拉扭转力的稳定性:将肘关节固定在90°位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在手腕处(距肘关节轴30cm处)挂上弹簧秤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用1kg的力向内侧或外侧拉动前臂部,患者抵抗该力面下转动(图12-3-8)
图12-3-7上臂假肢抗下拉下垂拉力
图12-3-8上臂假肢拉扭转力检查
(3)假肢长度:上臂假肢中,肘关节轴与肱骨外上髁的位置一致,而前臂残侧可比健侧短1cm~2cm(图12-3-9)
图12-3-9假肢长度测量
(4)被动肘关节屈曲角度:假肢肘关节的屈曲应达到135°,继续做屈肘动作,测量由此施加在屈肘牵引索上的力不得超过4.5kg(5)主动肘关节屈曲角度:检查时让患者主动屈肘到最大屈曲角度时,测量该角度值,应达到135°(图12-3-10)
图12-3-10主动肘关节屈曲角度测量
(6)手指开闭时牵引索的传递效率应在50%以上(7)检查在嘴边和裤前纽扣位置手指的开大距离方法是让患者把假手放在嘴边与裤子前面纽扣处,主动进行手指的开闭,当肘屈曲90°时,测定手指张开的距离,再与手指被动张开的最大距离做比较,其主动完全开闭必须达到50%以上(8)步行时及外展60°位时,肘关节不得锁定(9)患者戴上假肢后,屈肘夹角达90°时,末端装置的手指应能完全张开和闭合(图12-3-11)
图12-3-11手指张开检查
(10)重量:上臂假肢的重量应≤0.8kg2.前臂假肢检查(1)检查下垂拉力的稳定性:当假肢处于臂伸直位置时,在末端装置上加上20kg的垂直牵引力,接受腔下移的位移量应小于2cm(2)假肢长度:前臂假肢中,自肘关节到假手拇指末端长度可比健侧短1cm(3)肘关节屈曲角度:戴上假肢后假肢侧的屈肘程度应与健侧相同(4)手指开闭时牵引索的传递效率应在70%以上(5)让患者把假手放在嘴边与裤子前面纽扣处,主动进行手指的开闭,当肘屈曲90°时,测定手指的张开距离,再与手指被动张开的最大距离做比较,其主动完全开闭必须达到70%以上(6)患者戴上假肢后,屈肘至90°时,手指应能完全张开(7)重量:前臂假肢的重量应≤0.5kg3.外部动力假肢的适合性检查要点(1)注意检查开手闭手的随意性和误导动作的多少(2)指间压力应不小于4kg(3)拇指中指张开手的距离应不小于8cm(4)开手闭手噪音应不大于45分贝
装配假肢前怎样评定?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合并症截肢部位职业及工作环境住址及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兴趣习惯等2.残端检查(1)残肢长度:无论测定上肢或下肢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均采用与健肢长度相比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的百分比(%)法表示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上臂截肢:肩峰至残肢末端(2)前臂截肢:尺骨鹰嘴至残肢末端(图12-3-1)
图12-3-1前臂截肢
3)大腿截肢:坐骨结节至残肢末端4)小腿截肢:膝关节内侧间隙至残肢末端或胫骨结节至残肢末端根据上述测定,可预测将要发生的主动肌和对抗肌肌力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肢位异常;预测和防止肢体活动受限的范围,并决定假肢类型(2)周径:了解残端肿胀或肌萎缩的情况及其适应程度,确定制作假肢的时间(周径相对稳定不变)和必要的数据1)上臂残端:从腋窝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图12-3-2)2)前臂残端: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25cm测量一次,直至断端(图12-3-3)
图12-3-2上臂残端
图12-3-3前臂残端
(3)关节活动度:截肢后近侧身体大关节的活动度检查由于肌力不平衡导致的残端肢体活动受限的范围(图12-3-4,12-3-5,12-3-6)
图12-3-4肩关节离断
图12-3-5上臂截肢
图12-3-6前臂截肢
(4)肌力:测量残存肌肉的部分肌力,最好是在残端创面完全愈合后,即截肢后第六周开始进行,可利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测量3日常生活活动如果失去的是利手,写字点钱吃饭等有关的工作会被影响与两手有关的工作也会被影响,比如穿衣装饰洗澡等如果失去的是非利手,必须两手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受到影响,比如移动物体拉重物,或握着大的工具4不带假肢时的粗大和精细运动能力5认知截肢不直接导致认知能力的变化在截肢前就存在的认知能力受限会使治疗变复杂,比如学习新技巧和解决问题时会遇到困难6心理患者在表现不如截肢以前时,表现出挫折感,失去自我价值和自信,并且感觉别人会评价自己是一个怪异的残废的不适应工作和社会的人此时截肢者表现出愤怒或罪恶感,也可能因为无助和无望有一段时期会感觉绝望因为害怕被拒绝,被关注或被认为不同,患者会避免社交在公共场所会感觉自己很笨,特别是要做的事与截肢导致的功能下降有关,比如写字手工操作和使用餐具等7生产性活动的历史兴趣能力和价值生产性活动的问题与工作任务相关,但是常见的问题是失去利手能力和失去双手的协调和精巧性评定个人的活动受限和优势是重新获得生产能力的前提8休闲活动和兴趣截肢者也许会不能继续喜欢自己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治疗师要根据其功能状况和兴趣,分析该活动特点并对此活动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使那些被认为是不能完成的休闲活动成为可以完成的活动,或者与截肢者共同讨论和选择新的休闲娱乐活动
假肢评估鉴定注意事项准备材料假肢评估鉴定规定 :
1、鉴定评估委托书一份
2、被鉴定评估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医院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复印件或原件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