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公交车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公交车车体宽大,在道路狭窄的地方容易和其他社会车辆发生碰撞。在 交通事故 发生后,公安机关会对现场勘查完毕后给出事故责任认定,之后双方根据责任大小承担赔偿责任。那么 公交车 交通事故责任 承担比例 是如何确定的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下面请看本文的分析。 一、如何进行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1、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4)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 证据 ,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5)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6)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比例是什么?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1)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 (2)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 (3)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法规 ,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 (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 (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 (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 (6)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7)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全部赔偿,对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当前规定赔偿。 综上所述,公交车也是机动车的一种,处理公交车交通事故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主要法律依据。 公交车交通事故责任承担 比例根据事故责任大小不同。在交通事故中,过错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则按照比例进行责任划分。并且,公交车和行人发生碰撞后,公交车承担的交通事故责任更多些。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细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细则
1、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的路段上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车辆未按下列行驶路幅行驶,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一般负事故主要责任:
(1)车行道宽度在14米以上的,非机动车未在两侧各3.5米以内的路面行驶,机动车未在中间其余路面行驶;
(2)车行道宽度超过10米,不足14米的,机动车未在中间7米的路面内行驶,非机动车未在两侧其余路面内行驶;
(3)车行道宽度在10米以下6米以上的,非机动车未在两侧各1.5米(人力或加装动力装置的三轮车、残疾人专车在两侧2.2米内行驶),机动车未在中间其余路面内行驶;
(4)车行道宽度不足6米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未靠道路右边顺序行驶。
2、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行人未在道路两侧(道路两侧1米内)行走发生事故的,应负相应的事故责任;
3、骑跨中心线的机动车与对向非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双方一般负事故同等责任;
4、非机动车在本车道受阻驶入机动车道,随后行驶的机动车未避让发生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一般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非机动车在机动车临近时驶入机动车道诱发事故的,可以调整为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
5、机动车行经无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车行道未避让诱发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一般负事故主要责任;但事发附近有人行横道、过街设施的,可以调整为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
6、有机非隔离的道路上,机动车驾驶人因严重疏忽,追尾撞击机动车道内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机动车一般负事故主要责任;夜间可以调整为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
7、非机动车行经公交车站(站牌左右30米范围内),与上下车乘客发生事故的,双方一般负事故同等责任;乘客急奔上下车的,乘客一般负事故主要责任。公交车未靠边停车与事故有因果关系的,一般负事故次要责任;
8、在路段上,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无行人信号灯),与正常过马路的行人发生事故的,机动车负事故全部责任;行人偏离人行横道或有其他过错的,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交通部门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应从以下三个标准认定:
(一)事故当事人的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是责任认定的首要考虑因素,若没有因果关系,即使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也不应有事故责任。当然法定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形除外。
(二)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的大小,即原因力的大小。
(三)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在因果关系确定以后,对当事人的责任比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的
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细则交通责任如何确定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在不同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的交通事故情形下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是不同的。那么,规则是什么?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
1、在未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情况下,车辆未按下列路宽行驶,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一般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一)车行道宽度超过14米的,非机动车不在道路两侧3.5米范围内行驶,机动车不在中间其余道路上行驶;
(二)车行道宽度大于10米小于14米的,机动车不在中间7米道路行驶,非机动车不在两侧其余道路行驶;
(三)车行道宽度小于10米、大于6米的,非机动车两侧各1.5米以内(装有动力装置的三轮车或者残疾人专用车两侧各2.2米以内行驶),机动车不在中间道路其余部分行驶;
(4)车行道宽度小于6m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在道路右侧依次行驶。
2.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未在道路两侧(道路两侧各1米范围内)行走的行人,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3.骑跨中心线的机动车与对面的非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双方一般承担同等事故责任;
4.非机动车在本车道内被阻挡进入机动车道,然后机动车未能避免发生事故的,一般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机动车接近时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造成事故的,可以调整为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
5.机动车通过没有人行横道、过街设施的道路时,横过车行道的行人未能避让造成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一般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但如果事发地附近有人行横道、过街设施,可以调整为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
6.在有机的、非隔离的道路上,机动车驾驶人因严重过失撞向机动车道内同方向行驶的非机动车,机动车一般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夜间可以调整为事故双方负同等责任;
7.非机动车通过公交站点(站牌30米范围内)与上下车乘客发生事故的,双方一般承担同等事故责任;匆忙上下车的乘客一般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公交车未靠边停车,事故有因果关系的,一般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
建议:交通事故诉讼需要注意什么,当事人需要提交哪些证据?
一、交通事故诉讼需要注意什么?(1)根据公交车内事故责任认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谁是原告,谁来主张权利?这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往往会弄错。造成人身损害时,受害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发生死亡事故的,死者(包括被抚养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通事故造成物质损失的,物质所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2)起诉谁,谁是被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检查汽车全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