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的误工费是按照哪些标准计算的_工伤的误工费用该怎么算
工伤赔偿常见问题解答(重写版)
一、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怎么算
员工因工受伤需要暂停工作治疗时,单位必须继续发工资。这个阶段叫做停工留薪期。单位要按员工原来的工资标准每月按时发放,包括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
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特别严重,经过市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到24个月。伤情稳定后,单位会停发原工资,改为按伤残等级发放补助。
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发放标准和时间限制。治疗结束后仍需继续治疗的,医疗费用仍由工伤保险承担。
二、工伤赔偿包含哪些项目
工伤赔偿共有七大类费用。第一类是治疗费用,包含诊疗费、药费和住院费。这些费用要符合工伤保险的报销目录,目录外的费用需要自己承担。
第二类是住院伙食补贴。住院期间每天能领取单位出差餐补的70%。比如单位出差餐补是100元/天,住院期间每天能领70元。
第三类是外地就医费用。需要医院开证明并得到社保部门同意,去外地治疗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按出差标准报销。伙食费按出差标准发放。
三、康复治疗和设备补助
第四类是康复治疗费。在社保指定的康复机构做复健治疗,费用符合规定的由工伤保险支付。包括物理治疗、职业训练等项目。
第五类是辅助设备费用。经过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确认,安装假肢、轮椅等辅助设备的费用,按国家标准由工伤保险支付。每年可以申请设备维护费用。
四、护理费用怎么计算
第六类是护理费。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费用由单位承担。伤残等级评定后,经确认需要长期护理的,按护理等级发放补贴。
护理费分三个等级:完全不能自理的按当地平均工资50%发放,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按40%,部分不能自理的按30%。这个标准每年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调整。
五、伤残补助金发放标准
第七类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发放,一级伤残补助27个月工资,二级25个月,每降一级减少2个月,到十级伤残补助7个月工资。
伤残等级由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评定。工资标准按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计算。
工伤赔偿流程分三步:先申请工伤认定,再作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提交赔偿申请。单位要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员工自己申请的时效是1年。
赔偿金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承担。治疗期间的工资由单位支付,伤残补助金等由工伤保险支付。如果单位没交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单位承担。
员工要注意保存医疗记录、费用单据等证明材料。对赔偿金额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