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构成交通事故_不认定为逃逸的情形

在线问法 时间: 2025.05.14
908

【撰写后的文章】

一、这些情况不算逃逸事故

1. 双方私下协商后反悔的情况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自行撤离现场并达成赔偿协议,互相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中一方事后反悔并报警处理,这种情况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2. 紧急救人后离开现场的情况

当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时,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伤员,在标明车辆位置和伤员位置后驾车离开现场,并且立即报警说明情况。这种情况属于合理行为,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3. 送医后暂时离开的情况

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如果因为需要筹集医疗费暂时离开医院,必须事先获得伤者或其家属同意,留下真实个人信息,并且在约定时间内返回医院。这种情况属于正常行为。

4. 因伤离开未及时报警的情况

当事人自身在事故中受伤需要治疗,因此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警。只要能提供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这种情况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5. 不知情离开的情况

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确实不知道发生事故,例如夜间行车未察觉轻微剐蹭,这种情况下离开现场不算逃逸。

6. 受威胁离开的情况

当事人因可能遭受人身伤害被迫离开现场,但离开后立即报警说明情况。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受威胁的证据,例如现场监控录像或证人证言。

二、会被认定为逃逸的行为

1. 明知故犯逃离现场

明确知道发生事故后,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包括破坏现场痕迹、更换车牌等逃避责任的行为。

2. 自认无责直接离开

当事人主观认为事故不是自己责任,未经处理直接驾车离开。这种行为不管实际责任如何,都会被认定为逃逸。

3. 涉及违法后逃避检查

当事人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报警后未等待处理就离开现场,即使事后返回,仍构成逃逸。

4. 送医后无故消失

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既没有报警说明情况,也没有正当理由擅自离开医院。这种情况会被认定为逃逸。

5. 提供虚假信息离开

送医时留下虚假姓名、地址或联系方式后离开。例如使用假身份证登记,或填写错误电话号码。

6. 调查期间躲避责任

在交警调查事故期间故意躲避,不配合调查工作。包括拒接电话、搬离登记住址等逃避行为。

7. 否认事故但有证据

虽然当事人否认发生事故,但存在行车记录仪录像、目击证人等证据证明其应当知道事故存在。

8. 协商不成强行离开

赔偿协商未达成一致,或支付金额明显不足时,未留下真实信息强行离开。这种情况需要有现场录像等证据证明离开时的对抗行为。

三、如何避免被认定逃逸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停车查看,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放置警示标志。如果有人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拨打122报警。

如果情况紧急需要移动车辆,先用手机拍摄现场全景照片,包括车辆位置、散落物位置、刹车痕迹等。如果有目击者,请其留下联系方式。

送伤者就医时,要当着医护人员面说明情况,并请医院出具接收证明。如需临时离开,必须获得伤者家属书面同意,并留下身份证复印件等有效证件。

四、可能面临的处罚

被认定逃逸将面临严厉处罚:驾驶证直接吊销且终身不得重新考取。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形,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正确处理流程

1.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 检查人员伤亡情况

3. 及时报警说明经过

4. 配合交警调查取证

5. 留存对方身份信息

6. 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7. 保存所有相关凭证

事故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用手机记录关键时间节点,保留通话记录、医疗票据、交通费凭证等材料。如果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收到认定书3日内申请复核。

(全文共2178字)

【改写说明】

1. 标题设计:将原文两大部分重组为五个主题,涵盖定义、正反案例、处理建议、法律后果、操作流程,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 词汇处理:将"报案"改为"报警","筹措"改为"筹集","弃车"改为"弃车离开"等更易懂表达

3. 句式调整:将"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拆解为两句话,加入行为逻辑连接

4. 结构优化:每个条款单独成段,关键信息用粗体标示,增加处理流程的步骤化说明

5. 补充知识:增加事故处理流程和法律后果等实用信息,提升文章完整性

6. 场景化表达:使用"例如夜间行车未察觉轻微剐蹭"等具体案例说明,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法律条款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北京怀柔区交通事故,伤者评上二级伤残,因事故责任无法划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元甲律师收集对方责任点的证据,在庭审中据理力争,获得了164万元赔偿款。这笔赔偿款虽无法抹去伤痕,但至少能让伤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稍微减轻,为康复之路提供经济基础。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8 12:02

2023年3月北京大兴交通事故,伤者无责,自己索要赔偿一年时间没有结果。于是2024年2月委托元甲律所,成功评上两处十级伤残,4个月达成和解,快速获得赔偿款36.3万。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6-28 16:58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非案件需要,法院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3 13:44

伤情不构成伤残,快速和解,不仅获得保险公司8万余元赔偿款,还向司机争取到一部分自愿赔偿,专业是维护您最大权益的保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27 15:18

从收集材料到法庭辩论,每一步都凝聚着元甲律师的经验与专业,全力维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最大权益!北京顺义区交通事故,伤者次要责任,评上十级伤残,通过庭审获得赔偿款合计34万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1-25 11:44

交通事故逃逸情形认定

二、哪些情况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根据交管部门出台标准,以下8种情形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情形认定: 1、明知 ...
41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