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肇事逃逸后能立案吗_非机动车肇事逃逸找得到人吗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必知的5个法律常识》
一、非机动车逃逸也能被立案吗?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确实可以被立案处理。这个问题需要分三种情况来看。
从民事赔偿来看,如果有人骑电动车或自行车撞伤人后逃跑,受害者可以到法院起诉。只要受害者能拿出监控视频、目击者证词或医疗记录等证据,证明骑车人撞了自己并导致受伤或财物损失,法院就会受理案件。比如被外卖电动车撞倒后,对方直接逃离现场,受害者拍下车牌号或记住对方特征,就能通过法律途径索赔。
从交通管理来看,交警部门在特定情况下也会立案。比如送快递的三轮车在路口撞坏护栏后逃跑,导致交通堵塞两小时。这种情况属于扰乱交通秩序,交警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调查处理。不同城市的具体规定会有差异,但主要看是否影响公共交通。
从刑事责任来看,虽然比较少见,但后果严重时可能坐牢。比如骑电动摩托车撞倒行人导致重伤,骑车人害怕承担责任直接逃跑,伤者因未及时救治死亡。这种情况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会刑事立案。但需要满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条件,普通小事故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二、赔偿金额达到多少会坐牢?
很多人以为赔偿金额决定是否坐牢,其实法律不是这么规定的。关键在于事故造成的后果和责任划分。
造成一人重伤的情况。如果骑车人负主要责任且逃跑,就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外卖员闯红灯撞骨折路人后逃跑,经认定负全责,即使赔偿了医药费,仍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造成人员死亡的情况。只要发生死亡事故后逃逸,不管赔了多少钱都要负刑责。比如深夜骑电动车撞倒老人后逃逸,老人抢救无效死亡,这种情况必定构成犯罪。
三、逃逸后会面临哪些刑罚?
不同情况下的处罚差异很大,主要分两种情形。
构成犯罪的情况。一般会判3-7年有期徒刑,如果逃跑导致伤者得不到救治死亡,刑期可能超过7年。比如撞伤行人后逃跑,伤者在两小时后才被发现,最终因失血过多死亡,这种情况属于加重情节。
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交警可处200-2000元罚款,最多拘留15天。比如骑自行车剐蹭汽车后逃跑,车主损失较小且未受伤,这种情况通常只进行行政处罚。
四、法律具体怎么规定?
关于肇事逃逸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
交通肇事罪方面。法律规定发生重大事故后逃跑的,最低判3年。这里的"重大事故"指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比如快递三轮车撞坏价值20万元的医疗设备后逃逸,就可能触犯这条法律。
危险驾驶罪方面。如果骑车人醉酒后肇事逃逸,可能同时触犯两项罪名。比如酒后骑电动摩托车先撞护栏,又撞伤行人后逃跑,这种情况会从重处罚。
五、遇到事故应该怎么做?
正确处理方式分三步走。首先立即停车查看情况,拨打120救助伤者;其次报警并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最后配合调查处理,不要擅自离开。比如送餐时不小心碰到行人,哪怕对方说没事,也应该报警备案,避免事后被认定为逃逸。
需要特别注意两种情况。如果伤者要求私了,要当场签书面协议;如果现场有目击者,最好留下联系方式。比如搬运家具的三轮车剐蹭私家车,车主同意收500元了结,这时候要写清楚"本次赔偿后双方无其他争议"。
这些知识每个骑车人都要了解。无论是送外卖的电动车,还是代步的自行车,发生事故后正确处理才能避免更严重后果。记住三个关键点:及时救助伤者、立即报警处理、全程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