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人因车祸受伤是侵权吗_乘车人受伤如何索赔
乘车人因车祸受伤算侵权吗?五个关键问题全解析
一、车祸中的同乘者受伤算侵权吗?
当车祸发生时,坐在车里的乘客受伤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行为。我国侵权法明确规定,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的情况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这里说的"他人"包括车上乘客。
乘客在车祸中受伤的情况很常见。比如朋友搭便车时遭遇追尾,或者乘坐网约车发生侧翻。这些情况都符合侵权行为的特征。判断是否构成侵权主要看三个条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有没有产生损害结果、违法行为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二、法律如何规定交通事故责任?
处理交通事故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这两部法律构成处理这类案件的基础框架。现行有效的民法典第1208条延续了原先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赔偿分三步走。第一步由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范围内赔付。这个保险是每辆车必须购买的,最高赔付额度为20万元。超出部分再按责任划分,由责任方继续赔偿。
三、车主需要负责吗?
车主是否担责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车主自己开车出事,自然要负责。但如果是借车给他人使用,责任划分就不同。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借车发生事故,原则上由实际驾驶人担责,但车主有过错的需要连带赔偿。
这里说的"车主过错"包括几种常见情况:明知借车人没有驾照还出借、车辆存在刹车失灵等故障未告知、明知借车人醉酒仍允许驾驶。2021年杭州就有案例,车主将故障车借给朋友,结果刹车失灵撞树,法院判决车主承担30%责任。
四、实际赔偿怎么操作?
赔偿处理有明确流程。第一步要报警定责,交警会出具事故认定书。第二步向保险公司报案,准备医疗费单据、收入证明等材料。第三步协商赔偿方案,协商不成可起诉。
赔偿项目包括七大类: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精神抚慰金。以北京为例,十级伤残赔偿金约14万元,误工费按实际收入计算,最高不超过平均工资三倍。
五、法律有变化要注意
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相关法律有三点重要变化。第一,新增"好意同乘"条款,免费搭车出事可减轻司机责任。第二,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扩大。第三,赔偿标准改为按城镇居民收入计算,不再区分城乡户口。
特别要注意"好意同乘"的新规。如果司机不收钱自愿载人,出事时赔偿责任可减轻。但有两个例外:司机故意制造事故或存在重大过失(如酒驾)的不能减责。河南法院去年判决的顺风车案例中,司机因超速担责70%,比一般情况少30%。
特别提醒三点:
1.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报警,私了可能影响后续索赔
2. 就医时保留所有票据原件
3. 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及时做
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咨询专业交通事故律师。他们可以帮助计算具体赔偿金额,收集关键证据,通过法律程序争取最大权益。比如2022年上海某案件中,律师帮乘客多争取到12万元赔偿,因为发现了肇事方隐瞒收入的情况。
(全文共21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