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5.11
711
不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因为重要事实披露不全,导致保险公司拒赔,随后陷入了漫长的申诉与扯皮中,2015年5月,陈飞通过太太的同事、一名兼职保险代理人(本职为某市大学教师),在香港投保了英国保诚“危疾终身保计划(保额100000美元)-附加免费10年期危疾险(保额35000美元)”,保单自2015年8月27日生效,年缴保费4875美元,20年缴付,呵呵,理赔理由只有一个,拒赔理由千万个 文/ 韩璐 编辑/ 谭璐 2018年12月12日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陈飞(化名)收到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了来自英国保诚个人寿险行政部的回复函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告知他提交的危疾理赔事宜,经审核后,该保单为无效保单。
去香港买保险?呵呵,理赔理由只有一个,拒赔理由千万个

文/ 韩璐 编辑/ 谭璐

2018年12月12日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陈飞(化名)收到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了来自英国保诚个人寿险行政部的回复函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告知他提交的危疾理赔事宜,经审核后,该保单为无效保单。这一结果,完全在陈飞意料之外。

2015年5月,陈飞通过太太的同事、一名兼职保险代理人(本职为某市大学教师),在香港投保了英国保诚“危疾终身保计划(保额100000美元)-附加免费10年期危疾险(保额35000美元)”,保单自2015年8月27日生效,年缴保费4875美元,20年缴付。

在媒体和金融行业深耕多年的陈飞,对保险向来有研究,“当时觉得保诚的产品保障的病种多且涉及非常早期的癌症,又考虑到美元处于强周期,觉得这份保单很合适。”

由于父母均因癌症离世,陈飞每年都会进行体检,2018年,陈飞检查出胸部右中肺有毛玻璃结节(此前肺部检查没有任何问题),随即于2018年9月10日做了右肺叶切除术,并化验检测为0期原位癌大小2mm。

出院后,陈飞整理了 健康 资料并与保诚交涉理赔事项。没想到,保险公司竟回复,该情况不予以理赔。原因是,保险公司得知,陈飞在2012年8月10日进行的身体检查中,显示右外耳道栓塞、咽炎、双眼弱视、轻度脂肪肝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于2014年8月31日的身体检查中,显示体重指数高于正常、痔疮、鼻炎、肝血管瘤以及甲状腺结节。由于以上资料均未有在此前签署的人寿保险申请书中申报,因此拒赔且取消保单。

事实上,类似陈飞被拒赔的遭遇并不少见。不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因为重要事实披露不全,导致保险公司拒赔,随后陷入了漫长的申诉与扯皮中。

有人因为在投保前5年内曾于医院门诊就诊过眩晕、耳鸣、胸痛、皮疹、左肩胛骨痛、口腔溃疡、毛囊炎等疾病,在确诊冠状动脉疾病时遭到拒赔。也有人因为投保多年后,确诊肺癌申请理赔,却因为投保3年前的连续3年有过静脉注射案例未有告知,被保险公司拒赔。正所谓“理赔的理由只有一个,而拒赔的理由千万个”。有用户无奈评价,香港保险是个“打个点滴,就能拒赔的大坑”。

可这当中,是误会还是保险公司或代理人欺骗?

“你无我有”

“周末我去香港买保险。”曾几何时,这是内地中产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之一。

过去十年,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尤其以重疾险和储蓄理财型保险为主的保险购买几度井喷。2015年,陆续有内地理财机构、P2P公司、代理商以及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的合作机构,开始在内地销售香港保险。

2007年至2016年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实现了从52.49亿港元至726.88亿港元的跃升,内地访客新保单保费在香港保险业整体新保单保费中的占比,则从6.54%攀升至40.59%。根据香港保监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内地居民共计购买了1359.14亿港元(约为1168.24亿元人民币)的香港保险。其中约96%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重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

香港保险相比内地保险,究竟区别在哪里?

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成立,1979年内地保险业务才开始恢复,当时只有人保一家保险公司。直到1988年,平安保险正式创立,彼时已经是改革开放浪潮袭来近10年了。内地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业发迹,至今也就40年光景。

相比之下,保险业在香港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商业行当之一。1841年,在鸦片战争的颠沛流离中,香港的第一家保险公司已经诞生。相比财产险业务,人寿保险发展滞后。即便如此,香港的第一张寿险保单在1898年就诞生了。

两个市场之间横亘着逾百年的时间差,意味着香港保险不论在产品成熟度与丰富性、法律以及监管制度的完备上,均经历了更长时间的磨练与考验。加上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多为大型跨国保险公司,整个产品设计模型以香港人均寿命以及患病概率计算(香港人均寿命85岁,国内人均寿命75岁,香港部分疾病患病几率低于国内),因此保障更全面、低保费高收益、诚信度高、全球化资产配置等成为香港保险的优势所在。

“通常我们会向客户介绍香港保险相比同类内地保险,基本做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徐云是在内地从事香港保险代理的独立代理人之一,她向记者展示了同为友邦公司旗下两款产品的差异。

香港友邦旗下的“加裕智倍保”对标内地友邦的“全佑至珍”,同样是200万元人民币等值的基本保额,35周岁男性(不吸烟)标准下,加裕智倍保的年缴保费为62400元,缴费期为18年,总缴保费为112万元人民币。全佑至珍的年缴保费为101600元,缴费期为19年,总缴保费为192万元人民币。

在价格差异之外,在保障范围与除外事项、疾病范畴以及退保返还价值上均有差异。徐云解释:“以身故理赔为例,加裕智倍保无论疾病、意外、自杀、恐怖袭击导致的身故均可以出险,除了购买保险一年内的自杀不予以理赔外。全佑至珍则理赔疾病、意外和自杀导致的身故,包括犯罪、酒驾、无证驾驶、暴乱、军事冲突、核辐射、毒品和2年内自杀均不予以理赔。”

徐云表示,在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对比中,承保寿险的重疾险差异是最明显的,近年来大部分她接触或者成交保单的内地客户中,均为30-35周岁左右中青年用户,香港保险所拥有的各类差异化保障范围,是他们最终选择香港保险的关键原因。

“用户会主动询问保险条款之间的比对,也会有针对性地查看疾病承保范畴。”徐云介绍道,香港保险的疾病保障范围、保障形式更多样。“在重疾理赔上,香港保险承保内容的确更人性化、种类多,大部分香港保险能够覆盖的疾病数量达到上百种,内地普遍集中在50-80种左右,个别的现在也达到百种疾病。在理赔上,像加裕智倍保设置了癌症复发可持续额外2次赔偿,赔偿金额可以达到保额80%,也就是说整个保险保障最高可以提供260%的保额保障,而且癌症1期即可理赔。”

还有一些保险产品,则是在香港独有的。比如近期保诚推出的癌症痊愈保,为癌症康复患者提供癌症保障。“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用户,香港保险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 健康 保障。”徐云直言,这对于客户来说是优势,可对立面的保险公司会面临更多的出保风险与未知情况,在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从商业逻辑上,保险公司需要为自己设计足够完备的理赔条款与投保原则。“在这个层面,客户与保险公司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非常严重。”

保障上的“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在保险风控和合规条例的规定上,也完完全全沿袭了下来,这也成了后续大量拒赔纠纷的导火线。

理赔哑火

“香港保险真正在内地市场火爆,是踏准了中产崛起的周期,这些用户比起曾经接触的早期保险客户,保障意识与风险意识都在增强,只是在投保这件事上,不具备专业的医疗和核保知识,的确容易踩坑。”一位国内保险公司合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香港保险条款设计复杂,很少有客户能仔细推敲,加上商业趋利导致香港保险代理人的野蛮式爆发增长,不专业、不够了解香港保险的一批人兜售给了一批同样不了解产品的客户。”

实际上,关于香港保险,分红部分的不确定性、内地就医指定医院数量少、类似甲状腺疾病属于轻疾(内地属于重疾范围)等产品细节上的差异,也逐步被认知到。可相比这些,最让内地客户头疼的,还是关键的理赔出险环节的各种“意想不到”。

在陈飞之前,随着购买周期的推演,香港保险的拒保情况已经陆续发生。最沸沸扬扬的是2018年4月在香港海港城的拉横幅投诉事件。起因是一位内地客户于2015年在香港一家保险公司为其孩子投保了一款重疾险与医疗险,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间,孩子6次因病住院申请医疗保险理赔成功。2017年9月,孩子第7次住院期间被确诊为白血病,向保险公司理赔时遭拒赔,并且要取消其小孩的医疗保单,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未如实告知项”。而住院的依据,则是孩子1岁时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导致的首次住院。

作为投保人,该客户在收到保险公司拒赔结果后,分别向保险公司与理财顾问申诉,保险公司维持拒赔。该事件引起了保险圈尤其是内地保险行业的讨论,也为那些有着香港保险理赔宽松误解的客户,敲响了警钟。

在记者接触的多位香港保险代理人口中,“严进宽出”是香港保险的优势。也就是说,购买保险的 健康 核保相对严格,而一旦核保通过,成为香港保险的投保和被保人,所能够获得的理赔服务就是便捷宽松的,“不会和你抠字眼,不会计较小钱”。几乎所有购买过程中,这个观点会被反复强调。

而现实的交易场景,大部分客户在购买香港保险以及代理描述产品时,完全低估或者刻意隐瞒了香港保险的“严进”程度。

在香港,100万港元以下的赔偿纠纷可以向香港保险投诉局(The Insurance Compliants Bureau)进行申诉,而上述海港城事件的金额高于此,不在其裁决职责范围内。另外,尽管投保人已经表明投保时由于自己正在服刑,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并不知晓孩子的第一次就诊,所以不能作为未披露重要事实。

“可实际上,‘不知道’和‘没有’这两个答案间在法律意义上完全不同。”上述国内一家保险公司合规部门负责人表示,在香港保险的法律中,有多项保险条款看似不经意,实则与内地有明显差异。保险公司对于是否曾有过就诊经历,可能选项中,只有是和否,但投保人的不知情、不清楚情况,需要与保险公司重新沟通交涉。这对投保人的法律层面与医学层面的意识要求很高。

“买卖保险,不论内地还是香港,都要遵守最大诚信原则,就是说投保人在向保险公司投保时要充分披露有关于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而不存在任何欺诈、隐瞒的行为。保险公司会根据投保人申报的所有重要事实,来决定是否接受(或以何种方式接受)投保人的申请。”

只是,由于两地法系不同,部分规定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理赔结果的天壤之别。譬如,在内地保险法中讲求有限告知,投保人只需要回答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即可。而香港保险则实行无限告知。不论保险公司在投保时是否询问,客户都需要主动告知,不然保险公司就有权拒赔。“这也是为什么遇到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依旧能够拒赔的法律依据。”

此外,在内地的保险监管下,有两年后不可抗辩条款,简化解释就是,保险公司有两年审查期。在上述海港城事件中,第一次医疗险理赔时,保险公司默认知晓所有事实,申请重疾险理赔时距离合同签订超过两年,在内地保险法内,理论上需要给予赔偿。但香港保险中没有该项条例,提出拒赔也属合法。

陈飞的案例也类似,距离保单生效已经4年,拒保理由中的各类问题均非刻意隐瞒。“投保时,我还问过是否需要体检,是否需要提供以前的体检报告,回复都是不需要,如实填写表格即可。更何况所提及的既往病史,和肺部疾病没有关系。”

“行业里会强调保险的购买,尤其是涉及医疗类的,不是买保障这么简单,而是选择一个结合了医疗和法律属性的金融产品,是相对高门槛且有风险的。所有的拒赔都是依据合同约定和背后的法律依据的,这也是客户为何会觉得事后抗辩非常困难,因为均事出有因。”在记者咨询合规部人员的过程中,他坦言,“很多人申诉的依据是,不知情或者隐瞒的病史,与理赔时确诊疾病无关,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去进行裁定的话,有既往病史的都能带病投保,保险就彻底成了投机行为,这也是为什么痔疮、弱视、脂肪肝、甲状腺结节等问题都会成为拒保理由。”

同时,他补充道,内地的保险法相对比较保护投保人利益,关于客户未如实告知的事项和后续的发病理赔,在实际案例处理层面,各地法院的原则不尽相同。

“有的法院支持因果关系说,有的法院支持无因果关系说,都有相关判例。”他举例说,譬如客户没有告知甲状腺结节,最后查出得了胃癌,在申请重疾险理赔时遭到保险公司拒赔,“上海法院的解释一般是遵立法本意(与香港一样),只要是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承保或提高费率的事情,且是当时保险公司询问的 健康 告知的内容(问了是否有甲状腺结节),而你没有告诉保险公司。不论得任何疾病,是否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系,保险公司都可以解约拒赔。但也有其他省市的法院认为,客户没告诉的东西跟最后的胃癌没有因果关系(现有医学理论和实践不支持),还是倾向于赔偿。这当中是有空间、有摇摆的。”

陈飞曾与代理人向保险公司进行交涉与申诉,保诚给出的意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没有如实报告,所以立即将保单作废。

陈飞翻出保单,在“ 健康 状况——请回答下列有关 健康 状况的问题”中,有一条写着:与呼吸系统或内分泌系统有关的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或甲状腺肿胀。

“填写这张表格的时候,对甲状腺肿胀是不理解的。投保(2015年)前,2011年深圳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4年深圳爱康国宾的体检里,都明确写着:甲状腺无肿大。”而且该核保指引上明确写着,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若是临床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结节,暂时没有手术需要的话可以排除甲状腺疾病,进行承保。

实际上,这也是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承保中的不同之处。一般投保内地保险的客户,如果仔细翻阅保险合同,在 健康 告知部分,会详细说明各类问题、罗列具体病症名称,例如,是否每日吸烟支数x烟龄(年)>400?是否患有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90mmHg以上),是否有糖尿病、痛风、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而在香港保险的 健康 告知中,常出现的字眼更为宽泛,比如是否有甲状腺肿大问题?是否有任何血液疾病?是否有上述未提及的任何意外或者疾病?

不定性、不定量的描述或者差异化表述下,香港保险公司还会要求履行无限告知原则,所有既往异常均需要如实相告,例如:“过去五年内,您曾否遭遇意外或罹患疾病,而没有在上述提及?”这对投保人来说,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上述合规部负责人表示,文本上投保人难以辨析细节,不少代理人也对这些细则了解甚少:“代理人为了签单,的确会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情况,未能告知客户全部情况的例子,也有代理人因为自己不够专业,导致客户在后续理赔过程中出现拒赔状况。尤其一些在内地代理香港保险的代理人,告知并不清晰,加上流动性大,后续承保服务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位同时在香港与内地保险公司担任过精算部门负责人的受访者告诉记者:“很多人会因为投资回报、性价比高而前往香港购买保险,保险毕竟是一个长期产品,并不是今天买了明天能用的消费产品,考验的是能提供服务的及时性与便利性。其实内地监管环境比香港严很多,监管很多时候也是站在客户角度来判断,尤其是理赔上,内地的诉讼,保险公司90%是输的。”

“很多报道或者申诉中,会避重就轻,不谈法律,一味同情弱者,可保险的裁决并不是单一事件,客户有客户的立场,保险公司有保险公司的立场。我遇到过香港医学定义上癌症与内地医学定义不同的案例裁决。”上述合规部人士介绍,除了理赔金额3000元以内的医疗险,属于监管规定里的小额赔偿,是最爽快的赔付。其他疾病保险,每个保险公司都有成本权衡,最重要的考虑是有没有充分证据拒保,如果证据不够充足,那么相应而来的监管成本(客户投诉监管)和声誉风险成本(媒体曝光)孰轻孰重,保险公司会进行衡量。

“另外,一些中小公司的重疾单子会有一个保额设定,一旦理赔高于此,基本都会做分保处理,就是把保费分出给到再保险公司,一旦再保险公司发现理赔案例有疑点,只要可以拒赔的,一定会强硬要求拒赔,哪怕保险公司介入调查。”他强调,这并非“坑蒙拐骗”行为,“不论是购买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最重要的是分清楚理财目的还是保障目的,前者分红收益是关注重点,而保障类的险种则不同。这中间有着医学定义、法律条款、医疗服务范围的各类差别。”

拆墙融通

随着各类问题逐渐暴露,十年疯涨之后,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的热情在近两年熄了火。2017年开始,香港保险市场迅速降温。

香港保监会发布的《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险业的市场表现》中,首次提及内地访客投保的详细情况。数据显示,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由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录得的188.91亿港元和237亿港元,下降至2017年一、二、三季度的188.07亿港元、116.12亿港元、101.06亿港元。

2017年全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508亿港元,相比2016年的726.88亿港元,出现7年来首次大幅下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223亿港元,同期下降了26.6%。

当然,其中有监管政策收紧的原因。2016年,中国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从法律、汇率、收益、服务、文化等五个方面提示大家注意风险。同年10月,银联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规定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 旅游 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最高限额5000美元。其他保险项目则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这样一来,买大额保单就变得不方便。

在支付之外,外汇管理局还规定,境外保险(除 旅游 意外险等少数情形外)相关资金均不能通过支票兑付、电汇等任何方式提现的情况。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都归属于金融和资本交易。

外汇管理局的规定直接让退保和理赔成为了一件麻烦事。大部分香港保险公司对客户进行理赔或退保时,仍主要以支票的方式支付,可这类保险支票在内地的银行无法办理兑付,客户通常都是到香港开立账户的银行才能兑付。

不过,横在两地保险之间的“墙”正在被拆除。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就保险互联互通的可行性与内地保监会交换了意见,希望能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要契机,推动粤港澳保险合作稳步发展。

2018年6月,香港保监局主席郑慕智透露,曾在同年5月份探访中国银保监会、外汇管理局和国资委,主动向银保监会提出建议,容许香港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保险服务中心,提升香港保险公司在区内服务能力,方便内地客户的续费、理赔,并且已得到积极响应。

2019年2月,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签署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保监会正式认可香港保险在内地的地位,亦开启了香港保险在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

徐云希望,互通脚步的加速能够为香港保险正名,不论优势劣势都能被切实了解:“过去的增长还是基于一些不理性与盲从。未来,随着香港保险服务中心成立,甚至更理想的‘保险通’出现,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了解会逐步加深,在选择上会更加理性,对于购买后可能的风险也会有认知。”

投保后换上直肠癌,保险公司为何拒赔?这些坑你知道吗?

如今,为家人买份保险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都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但很多人在购买保险前,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比如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买保险前需不需要主动去体检呢?买保险前体检会对保险理赔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从一个因体检数据异常而导致保险拒赔的真实案例讲起。

案例详情:

去年8月份,赵先生在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疾险以及一份医疗险。4个月后的一天,赵先生突感身体不适,便去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患了直肠癌并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不料等来的却是保险公司解除保险合同且不退保费的理赔决定通知书,理由是赵先生在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健康情况。赵先生遂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案情拓展:

保险公司认为,赵先生在2015年的就医记录上记载着“药物过敏,感冒冠心病心肌缺血”,因此认定赵先生患有冠心病。在2014年的就诊记录上显示“疑似甲状腺结节,建议随诊”。而在投保前询问过去2年是否有CT、核磁、心电图、尿检等检查时,赵先生均否认。

对于以上内容赵先生解释说,自己在2015年只是药物过敏的就诊记录,且开的药都是冠心病人不能吃的,所以自己并没有冠心病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其次2014年的报告是疑似甲状腺结节,并没有确诊。赵先生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健康体检,并非是针对性治疗。

最终,因保险公司不能举证赵先生在投保之前确诊患有疾病,且投保的时候没有要求赵先生进行体检便默认赵先生在买保险前身体是健康的,法院判处保险公司赔付赵先生20万元理赔金。

案情说险: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原来买保险前的普通体检也会影响之后的理赔。绝大多数人认为,投保前应该进行体检。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身体非常健康,一旦需要理赔,可防止保险公司“耍赖”,即不会因为身体健康状况而遭到拒赔。然而投保前做体检到底有必要吗?其实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相比去体检,在投保前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情况才是最重要的。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保险公司并不能以没有体检报告为由来拒保。《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如果投保人隐瞒了实际情况,并且保险公司在两年内查出未进行如实告知,那么保险合同将会失效,被保险人也不能获得相应赔偿。

如实告知的义务是指保险公司为了确认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是符合投保要求的,会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比如是否患过一些疾病或出现过一些症状,对于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被保险人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那么在哪种情况下是需要体检的呢?如果曾经患有可能影响投保或日后理赔的疾病,那么是可以而且应当进行体检的,体检只需针对既往症,而不是全面体检,以证明被保人当前相应病症已痊愈。当然,若既往症未痊愈,投保和理赔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不乏有些不知情的朋友投保前去做了体检,不仅没有证明自己的健康,反而还查出一系列小毛病的。那么买保险前的体检可能会面临以下结果:

1.正常投保:体检后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直接投保即可。

2.加费承保:有一些小问题,但保险公司在衡量得失之后,决定承保,只需多支付一些保费。

3.除外承保:查出的某项身体异常,使保险公司对该异常可能引起的某种疾病不进行承保,其他保险责任正常。

4.延期承保:保险公司暂时无法判断风险程度,通常会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承保。

5.拒绝承保:这是最差的结果,一旦查出比较严重的症状,保险公司直接拒绝承保。

所以,如果保险公司没有要求去体检,自己最好不要赶着去。万一检查出有相关健康问题了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千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保险买的就是心安和保障。

对于“购买保险前需不需要做体检?”这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了结论。若身体正常,符合健康告知,直接投保即可,免得节外生枝。若存在既往症,不符合健康告知,最好在投保前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再去投保。

最后还是要_嗦一句:保险还是趁早配齐,千万不要等到身体有毛病了,才想起保险。如果你目前有配置保险的打算却不知何从下手,上百度搜索“百保君”,为你匹配最适合的专属顾问,根据你的问题及需求量身定制方案,一站式解决你所有投保需求。

女子投保3个月患癌,15万保险遭拒赔,保险公司:退你5千保费

很多人以为买了保险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就以为保险生效了,发生了风险,就能获得理赔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意外险的,是在生效后,就已经开始保障了,如果发生意外风险,是可以根据条款进行相应的理赔的;但 健康 险和人寿险则不同,这些险种产品是有等待期的,短则30天,长则180天甚至一年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即使保险产品生效了,保险公司仍然不承担保障责任。

针对此,小新就一个案例好好给大家讲下,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等待期的设置。

梅州的陈女士在2015年12月,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终身寿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保额是12万。不幸的是2016年3月,陈女士觉得不舒服,便在当地的医院进行彩超检查,确诊为子宫颈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随后,陈女士家人便代替陈女士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谁知,得到保险公司拒赔的结果。理由竟然是:保险产品没有生效。

陈女士很生气,于是起诉了保险公司了。最终,经过法院的审核,驳回了陈女士的申请,认为支持保险公司拒赔的结果,仅赔保费5000元!

重大疾病保险设置等待期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出险,而马上投保保险以此来获得保险理赔金。一般来说,重疾险的等待期设置在90-180天,不同的重疾险等待期设置不同,而保险公司对等待期出险后的态度也不同。

但是不管态度如何,只要在等待期出险了,确诊了重大疾病,那么就会不赔,就像上面那个案例一样。

1.买了重大疾病保险,过了一段时间,但是没过等待期生病了

如果多患疾病像感冒、发烧、拉肚子等情况,都是常见可以治愈的疾病,对重疾理赔不会有啥影响。不能因为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就不让人生病了,这不是科学的,也不是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我们能控制的,只要我们在投保购买保险时是 健康 体或符合保险产品 健康 告知就行!这样并不会影响我们日后的理赔的。

2.购买的附加轻症的重大疾病保险,过了一段时间,但是没过等待期就发生符合保险条款的轻症疾病,保险公司给赔吗?

关于还未过等待期就发生轻症疾病理赔,这个小新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赔!为啥?对不起,没过等待期!

虽然不给赔付,但是对于附加的轻症合同,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一般有这2种:

(1)等待期确诊轻症,主附险合同一同终止: 轻症疾病一般是附加重大疾病保险上的,即:重大疾病保险为主险,而轻症疾病保险为附加险。有很多含有轻症疾病产品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在等待期确诊轻症疾病后,会主险和附加险合同一同终止,有的是退还所交的保费,有的是退还保单价值,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进行分析。

(2)等待期确诊轻症,附加险合同终止,主险合同继续: 虽然等待期确诊了轻症疾病,无法得到轻症疾病理赔,只有轻症疾病合同(附加险)终止,而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主险)仍会继续,也不会影响后期得重疾的重大疾病保险理赔。

所以,从上面2种情况来看,第二种形式的重大疾病保险附加轻症对用户来说是最好的。由于等待期也不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买产品。

3.购买的重大疾病保险,过了一段时间,但是没过等待期就发生符合保险条款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险公司给赔吗?

关于还未过等待期就发生重大疾病保险理赔,这个小新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赔!而且市场上大多数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在等待期内查出来重疾, 保险合同终止,返还所交保费或返还现金价值!

关于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问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等待期内查出身体有异常,但是并未确诊,在等待期后才确诊重疾,这个时候又该怎么理赔?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重大疾病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有2种,小新一一说明。

(1)以某产品为例:

关于“初次患”的释义:

简单说,在合同中对“初次患”有明确的定义的,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只要出现了该合同中的重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就算没有确诊,在等待期后才确诊的,保险公司也不会给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你赔付!所以,这个条款,对保险人来说,又多了一层限制。

(2)以某产品为例:

简单说,等待期确诊了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不赔!等待期没有确诊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等待期后确诊了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的,赔!

由于重大疾病保险都有等待期的,小新强烈不建议带病投保,或者有疾病感觉,硬拖着过了等待期,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不诚实的表现。对于疾病是早发现,早治疗,几率高;一旦拖晚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疾病一定要看!

对于,保险公司等待期的设置,也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更是对其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他 健康 被保险人公平的体现,所以诚实投保很重要!

今天就说到这里,还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

关于 健康 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

比如:这款产品好不好?适不适合我?这个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买?有什么限制吗?等问题。

关于身故保障,尤其是寿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该给谁买?不该给谁买?买多少?最高限额是多少?什么产品最适合?等问题。

大家对保险有任何问题和疑惑的地方,都可以私信给新一站保险网小新,小新立马回给予解答哦。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当事人为公司开车运输货物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内乘客受伤,公司拒不承担赔偿责任,难道要自己承担近30万元的赔偿款吗?我们起诉至法院,提供了大量证据,法院判决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8 15:55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如何能快速拿到赔偿款?伤者经鉴定评上2个十级伤残,通过多次谈判,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在伤者承担主责的情况下,获得27万赔偿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28 13:50

一场交通事故,导致两位至亲去世。当事人希望这一生和律师没有任何交集,却世事难平🙏🙏🙏希望在时间的流逝中,可以稍稍抚平心中的痛🙏🙏🙏🙏🕯🕯🕯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8 11:32

保险公司抱团拒赔

事情发生于二零一六年,湖北荆门保险公司抱团拒赔的周华意外坠河,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值得一提保险公司抱团拒赔的是,当周家的人处理完周华的后事之后,开始整理他的遗物,结果他们发现了捆得厚厚的一沓纸,这些竟然全都是周华购买的保单,事实上,这 ...
787热度
北京朝阳区交通事故,伤者腰椎骨折,家属本想着能拿十几万赔偿就很满足了,在元甲专业谈判下,全力争取每一项赔偿金额,2个月谈成和解,帮助伤者拿到赔偿款合计27万元。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7:49

湖北荆门保险拒赔最后结果

(3)要勇于拿出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险拒赔,很多时候除了我们投保人自身不了解保险所致之外,还有一些无良保险公司钻合同空子,不想理赔,1、男子开车坠落水库王先生之前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意外险,保额1300万,双方在法庭上各执一词,保险 ...
234热度
【交通事故纠纷判如所请,获得当事人良好口碑】2022年7月,河北石家庄交通事故,伤者无责,法院判如所请,护理费、误工费等高标准赔偿,获得11.4万元赔偿款!依法维权、扶危济困,您的安心生活,我们来守护!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8 10:01

荆门千万保险最后结果

去年8月已有一次落水事件,然后就通过网络在十几家保险公司购买意外险荆门千万保险最后结果,(3)要勇于拿出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险拒赔,很多时候除了我们投保人自身不了解保险所致之外,还有一些无良保险公司钻合同空子,不想理赔,1、男子开车 ...
914热度
十级伤残判决赔偿54万多元,伤者对元甲律所的专业能力非常的认可!!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2 12:26

荆门市千万保险赔了没有

大家记住荆门市千万保险赔了没有:意外险中的意外要符合“突发的、外来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这4个基本条件,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3)要勇于拿出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险拒赔,很多时候除了我们投保人自身不了解保险所致之外,还有一些无良保 ...
513热度
一上午谈了两场和解,签字的空隙赶紧联系一下其他执行法官,这时间把控的死死的!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5 11:54

千万保险拒赔最新报道

不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因为重要事实披露不全,导致保险公司拒赔,随后陷入了漫长的申诉与扯皮中,2015年5月,陈飞通过太太的同事、一名兼职保险代理人(本职为某市大学教师),在香港投保了英国保诚“危疾终身保计划(保额1000 ...
711热度
案件走到法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决,以诉促调也能做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8:46

湖北11家保险公司拒赔案

对于那些购买湖北11家保险公司拒赔案了保险但被拒绝赔偿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自1999年以来,周先生已经从11个保险公司购买了20多份保险,所有保险单的总金额高达1097万元,事实证明,由于赔偿金额很高,保险公司 ...
880热度
如何谈和解,能争取到更高的伤残等级、更多的赔偿款? 《和解大讲堂》有资深法医现场预估伤残,专业律师设计赔偿方案,和解专家亲授谈判技巧。18年理赔经验、20000+成功案例、4000+面锦旗 ,专业理赔团队,帮你获得更高赔偿!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9-19 17:44

11家保险拒赔案例

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自1999年以来,周先生已经从11个保险公司购买了20多份保险,所有保险单的总金额高达1097万元,湖北荆门男子坠河身亡11家保险拒赔案例,11家保险公司抱团拒赔,这也说明想要得到保险公司赔付,也是一件比较困 ...
933热度
交通事故成功和解,快速拿到23万赔偿款!元甲律所专业调解谈判,在伤者承担次要责任情况下,争取到了最高赔偿款!感谢当事人认可,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意义和价值!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12 12:32

3000万保险拒赔案

2016年3月15日,王维红开车途经国道212线麒麟寺水库时,坠入水库身亡,他生前曾在平安保险公司购买3000万保险拒赔案了两份保险,”焦小云说,在开业前,丈夫王维红一边要筹备西安的生意,一边还要在甘肃文县考察原材料及市场,“那些天他基本都不在 ...
334热度
交警定的责任无法划分,元甲为伤者争取到对方全责👍👍👍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07 12:00

放保险公司存钱稳不 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律师回复中...
2024-10-05 14:53

湖北荆州千万保险理赔案

从新闻和视频上看主要涉及的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民、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中华保险、华安保险、建信人寿、平安养老等11家公司的当地支公司湖北荆州千万保险理赔案,本案争议就是到底属于意外身故还是自杀骗保行为湖北荆州千万保险理赔案, ...
894热度
真金不怕火炼,服务不怕你来体验,十八年的交通事故经验,四千多面锦旗的口碑,三百多期的公益讲座,只为受害者代言,你的每一份信任在元甲都能得到最好的回报。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19 19:50

意外死亡,保险公司拒赔

对于这个案件,亚美保险给出的拒绝赔偿的理由是:“保险合同中所称的意外事故是指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不可预见的客观事件,并以此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意外险是很多人在购买保险时经常会选择意外死亡, ...
200热度
二审持续胜诉,按照当事人要求早日帮助其“回米米”🙂🙂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28 12:46

11家保险公司拒赔案最终结果

对于那些购买11家保险公司拒赔案最终结果了保险但被拒绝赔偿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自1999年以来,周先生已经从11个保险公司购买了20多份保险,所有保险单的总金额高达1097万元,事实证明,由于赔偿金额很高,保险 ...
92热度
哪种情形录音证据副本视为原件 实践中对于电子数据是否可视为原件的电子复本,可依据以下情形进行考察: (1)可准确反映原始数据内容的输出物或显示物;(2)具有最终完整性和可供随时调取查用的电子复本;(3)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原始性异议的电 ...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7-28 18:57

杨女士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有过多份工作,因为交通事故受伤导致误工产生较高的误工费。杨女士委托他所律师在第一次庭审过程中,代理人认可只按5000元/月的标准主张其误工费,后因庭审效果非常不理想,杨女士当即更换律师转为委托我所。我们接到案件 ...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赵金保

09-05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