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随着杜培武的无罪释放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也意味着当初那些加害过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他的人逃脱不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了责罚,根据法医鉴定,杜培武身上还留下多处伤痕,脑袋外伤害导致了脑萎缩。
2001年8月三日,昆明市原政委秦某、队长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杜培武坐了三年牢,政府也按照当时的公司标准赔偿了他两万多元。
对于妻子和挚友曾经对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杜培武也释然了,出狱后他还去妻子的坟边祭拜了一下,并告诉她,真正的凶手已经落网,自己会好好照顾孩子。
这个迟来的正义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出狱后,杜培武面对记者说了自己的感想:“爸爸曾告诉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我,我们要相信法律,事实上我对法律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我也曾是执法者,但对于个别执法人员的手段我不敢苟同,我学过刑侦,学过法律,也有反侦查经验,我每日锻炼,身体强健,但到最后还是不得不“认罪”,我都是如此,那些普通人怎么办?”
经此一事,杜培武还是坚持恢复了自己警籍,他对“人民警察”这个岗位并没有因为自己所遭受的冤屈而感到失望,他依然热爱这份事业,更重要的是,他深刻的知道,极个别害群之马依然在活跃着,而老百姓需要他这样的卫士。
什么是杜培武冤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杜培武案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简单经过:1998年4月20日下午19时左右,昆明市公安局通讯处民警王晓湘及昆明市石林县公安局副局长王俊波被人枪杀,随后王晓湘丈夫、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被怀疑为作案凶手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经过70多天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高强度的侦查和审讯,杜培武屈打成招,于1999年2月5日昆明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杜培武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杜培武上诉,二审改判杜培武为死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9年12月8日,杜培武被送到关押重刑犯的云南省第一监狱服刑。就当杜培武已经心灰意冷,绝望的写下遗书的时候,案件峰回路转,2000年6月中旬,昆明公安机关破获杨天勇等抢劫杀人团伙案,缴获王俊波被抢手枪(七七式,枪号:1605825)等赃物,犯罪嫌疑人供认1998年4月20日杀害“二王”系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他们所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办案人员发现所谓“杜培武报复故意杀人”纯属子虚乌有,于是经上级同意,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宣告杜培武无罪释放。
从民警到死囚,再从死囚到民警.杜培武经过了一生最坎坷的路。杜培武虽然已经澄冤昭雪,但是它的惨痛遭遇不得不让人深思。仔细地分析杜培武冤案的整个过程,可以从一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虽然证明责任理论是从民事领域发展起来的,但是刑事诉讼领域证据责任分配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我国虽然没有明确证明责任由作为公诉方的检察机关担任,但是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项的规定,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人民法院将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成立的无罪判决,即由控方承担败诉后果,可见在我国已经承认了公诉机关的证明责任。
然而,在杜培武案审判过程中,审判长不但对杜培武的申辩视而不见,而且几次叫“被告人杜培武出示没有杀人的证据”。这种严重明显违背举证责任的原则,把举证责任推向犯罪嫌疑人的做法,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
无论在哪一民主法治国家,都不会让一个人去自证其罪,每个人都有辩护和沉默的权利。而且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般处于被控制的状态,律师在案件的整个过程中又处于弱势地位,由犯罪嫌疑人来找证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刑事诉讼中必须明确证明责任由公诉机关担任。
二:证据禁止规则
证据禁止规则包括证据取得禁止和证据使用禁止,证据取得禁止是对侦查机关取得证据的过程中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而证据使用禁止则指违反取得禁止规范所得的证据在诉讼中应予排除。这就是要求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禁止刑讯逼供、诱供、骗供。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了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第46条规定了重证据不重口供,在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也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然而,在杜培武案中, 据杜培武的陈述,他遭到了办案者十分野蛮十分残酷的刑讯,超出人的生理、心理忍耐极限,在酷刑下被迫承认自己实施犯罪。甚至为了取得法官的注意和信任,当着包括法官、公诉人、律师及几百名旁听者的面扯出被打烂的衣服证明他曾经遭到刑讯逼供,来证明他过去的有罪供述均是被迫的,然而可惜的是都被法官无视,而且这些来自刑讯逼供的证据法官都已证据来源合法有效,证据充分于用入案件判决之中。由此可见违反证据禁止规则是造成冤案最主要的原因。
三:自白的证据能力
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法律传统,“罪从供定”、“无供不定案”的思想一直是刑事审判的主流指导思想,甚至在现代法治社会的刑事诉讼领域,还残留着“重口供、轻证据”的影子。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办案人员为获取口供经常采取一些非正常甚至极端的方式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而导致刑讯逼供和冤家错案的频发。杜培武案就是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遭受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而且法官轻信被告人的供述,在没有找到犯罪凶器,那把“七七”式手枪的情况下,只是以杜培武所穿长袖警服衬衣、及衬衣手袖射击残留物和附着泥土、作案车上泥土的鉴定和分析报告等证据定案,证据明显不足。在这证据力不足的情况下仓促结案,造成冤案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四:证据的来源及办案思路
在我国的一些法官为消除社会影响,争取快速结案,通常轻信自己的感性认识,先入为主,违反无罪推定原则,违反程序规定,通过口供寻找证据,然后捏造证据来证明口供的成立,以这样的论证方式,来破案。在杜培武案中是非常明显的,办案警察先拘留杜培武,然后3天3夜不让他睡觉以交代问题,然后进行测谎,接着刑讯逼供取得口供,虚构现场“刹车踏板”、“油门踏板”上有足迹附着的泥土的证据,最后公诉、定案。一套流程,违背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违背无罪推定,虽然很多时候能够快速结案,找出真凶,但也很容易造成冤案。
总之,从杜培武冤案的教训中,不难得出:如果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能够摒弃“先去为主”、“重口供,轻证据” “罪从供定”的错误思想,坚持无罪推定原则,明确举证责任,严禁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依照法律规定正当的程序,冤案才能防患于未然, 法律才能更大的实现正义.
刑诉法修改的几大亮点新刑事诉讼法共计修改二十三处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具体内容主要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处理;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的程序规则;补充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了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等。下面列举几条:一、增加一条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作为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二、将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第二款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三、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杜培武案件时适用的律师法杜培武案是因刑讯逼供造成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错案。1999年2月5日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杜培武被昆明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2000年7月6日,云南省高院对杜培武故意杀人案再审,宣告杜培武无罪并予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后又经2007年、2017年两次修订。杜培武案当时适用的律师法是97年1月1日实施的修订前的律师法。
杜培武现在还是警察吗是警察。
杜培武平反后重新回到公安队伍。
令人震惊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杨天勇劫车杀人团伙案的告破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使一起罕见的错案———杜培武案终于水落石出。2000年7月11日,蒙冤受屈26个月的杜培武被无罪释放。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他的亲人、他的律师、他原来所在单位的领导、昆明市公安局的有关领导,一起到监狱接他回家。
秦伯联是否因杜培武案立功升职杜培武案件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惊天冤假得到昭雪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而秦伯联等办案民警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渎职行为也得法律杜培武案渎职人员处理 的相应的处罚。对于该案以前的升迁行为,是职务上的晋升,属于正常的人事流程,但是没有和案子关联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