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对于执行案件,随着近几年法院执行信息化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的飞速发展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基本已经实现了对被执行人名下存放或记录在正规第三方能查到的财产的查询和控制,只要一个身份证号码,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券、支付宝财付通等财产已经实现了一键查询,只需承办人在办案系统简单操作,被执行人名下的这些财产都能查控的到,这些存放或者记录在正规第三方的财产,是法院执行法院需要调查的,也是执行法官的职责,那么如果这些都调查完了,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没有任何财产,该怎么办呢,是否就认定为无财产可供执行呢,当然不是,对于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可供执行,是需要全方位考虑的。
大家都知道,对于个人的财产,很多是没有登记或者记录的,比如五证不全的房产,没有过户的汽车等,这些其实也是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但是在监督登记部门是查不到的,所以被执行人这些财产也是需要进行查控的,因为这些财产也是可以被执行的,对于被执行人这些财产。
所以判定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这也是必经程序。
申请执行人有提供线索的义务,当然被执行人也有报告自己财产的义务,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需要如是的报告自己的财产,虚报或者少报都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这一点也是认定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的一个环节。
以上三点就是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是否有能力履行的三个环节,如果这三个环节都没有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则就可以认定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就意味着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你的执行案件就要进入终结本次执行结案状态,也就是说现在不执行了,等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了再恢复执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五百一十八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 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 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九条 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 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 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 时效期间的限制。
法院凭什么认定我有履行能力法律分析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判定当事人是否具有还款能力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主要从当事人拥有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的资产、当事人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的收入、当事人的信用情况、债务负担情况等方面判断。借款人为自然人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合法身份证件或境内有效居住证明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信用良好,有稳定的收入或资产,具备按期还本付息能力4、管理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被执行人无还款能力如何处理: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也会束手无策,申请人只能等被执行人有财产时,再申请法院执行。但如果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财产,拒不执行,申请人应当从以下方面给其压力:其一,追加被执行人延期执行的罚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到期没有履行义务,应当按应给付金额同期贷款利率的两倍计算延期付款违约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院为什么说我有履行能力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的义务是指你有能力履行该义务但是却采用逃避、转移财产或其他方式不履行法律义务。2、如果不履行义务会被法院纳入失信人员名单法院如何判断你有无履行能力 ,成为失信人员。3、法院判断你是否有履行能力是通过你的综合情况来判断,看你是否有高消费行为,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所以即使你名下没有任何财产也可能会被判断为有履行能力。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