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第一条 为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了加强杭州市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湘湖度假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湘湖度假区的保护、建设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湘湖度假区范围按照经依法批准的湘湖度假区规划范围确定。第三条 湘湖度假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注重特色的原则。第四条 萧山区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湘湖度假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杭州市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度假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湘湖度假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编制湘湖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确定湘湖度假区产业发展导向;
(三)依法制定湘湖度假区的各项行政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依照本条例规定,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五)协调、配合有关主管部门派驻湘湖度假区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的工作;
(六)萧山区人民政府依法授予的其他职责。第五条 萧山区人民政府旅游、公安、税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市港航管理机构和湘湖度假区内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各自职责,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做好湘湖度假区管理工作。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湘湖度假区保护、建设、管理协调机制,统筹解决湘湖度假区保护、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萧山区和滨江区应当建立定期沟通协商工作机制。第七条 度假区管委会应当组织制定旅游度假服务规范,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监测旅游实时数据,发布旅游服务信息,公开管理规定、管理措施、办事程序等信息,方便公众查询。
度假区管委会应当建立旅游投诉制度,公布投诉方式,接受旅游者投诉。第八条 湘湖度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萧山区人民政府、度假区管委会组织编制,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请批准。湘湖度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称为湘湖度假区规划。
经依法批准的湘湖度假区规划,是湘湖度假区保护、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
湘湖度假区规划的修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修改条件和程序进行,并按照原审批权限审批。第九条 编制湘湖度假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保护红线、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与区域有关规划相衔接;
(三)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饮用水水源、沿湖岸线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四)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第十条 湘湖度假区总体规划应当确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范围,限定土地利用强度和建设规模,协调湘湖度假区保护、建设与城乡发展、居民生活的关系。
度假区管委会应当根据经批准的湘湖度假区总体规划,在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边界设置界桩。第十一条 除下列工程外,核心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
(一)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景观维护、环境整治工程;
(二)防洪排涝、清淤疏浚、水工设施维护、水文水质监测设施、气象监测设施工程;
(三)航道和港口设施、跨湖(河)桥梁和隧道、水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四)居民住宅修缮;
(五)符合湘湖度假区规划要求的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控制区内应当合理控制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保证绿地率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高度、体量、造型、风格和色调等,应当与湘湖度假区景观、环境相协调。
湘湖度假区内已有合法建设项目不符合前款要求的,萧山区人民政府应当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整改。第十二条 湘湖度假区应当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规定,明确产业政策导向,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确定项目的产业准入标准。
湘湖度假区内鼓励发展下列产业:
(一)旅游、会展、住宿、餐饮类产业;
(二)娱乐、休闲、健康、体育类产业;
(三)科技、金融、文化、演艺、教育、影视类产业;
(四)其他符合湘湖度假区规划要求的产业。
进入湘湖度假区的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湘湖度假区规划要求。湘湖度假区内禁止发展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
湘湖度假区内已有产业项目不符合前款要求的,应当依法逐步搬迁。
杭州萧山湘湖介绍湘湖的由来
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也是几百年来萧山人欲圆未圆的一个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湘湖保护与开发被区委、区政府列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萧山人正着手圆这个梦。未来的湘湖将与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记”,也将为萧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我们回顾湘湖的历史,她如一个默默呵护的母亲,见证着萧山的发展。
沧海巨变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城区西南,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证实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在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湘湖或为沧海,或为湖沼,或为田地,历经沧海巨变。
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曾有华夏先民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约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之后,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越国军港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湘湖、白马湖正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越国水师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湘湖成为吴越交锋的重要战场,留下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国内最早的方志——《越绝书》曾记载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会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木)鱼池,其利不租。”勾践对孔子学生子贡讲述了自己“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的情景。《越绝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镂空)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勾践把会稽山下广大无垠的水域,叫做“溟海”,这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筑堤成湖
萧山地处水乡泽国,地势低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洪涝、干旱灾情频发。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不少人奏请要废田复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湖周围80余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146868亩农田。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成河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下,水面逐渐减少。客观上,自明代开通碛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闸后,依赖湘湖灌溉的农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为开垦淤积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据1927年的湘湖规划,上湘湖定山、压乌山一带收归国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场、湘湖农场)、湘湖师范学校等都在此建房,开垦种植。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后垦地约7000亩。至解放前夕,湘湖水面仅存10000亩,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历经沧桑为百姓,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湘湖秀丽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萧山人民的骄傲。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改善萧山生态环境,为萧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现在萧山发展很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东经济开发区的落户更加大大推动了萧山的发展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很快地铁就要通到家门口!很是高兴,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萧山湘湖介绍浦观鱼——该景点回廊亭榭、曲桥流水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尽显古园林之风采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内湖鱼池中锦鲤、步鱼、罗蛳青等名色鱼儿水中嬉戏,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湘堤卧波——湘堤蜿蜒曲延近千米,堤上共有拥岚桥、望湖桥、引鹭桥、迎桥桥、枕流桥、藏韵桥六座风格不同
越堤夕照——湘堤横跨湖桥与湘堤遥遥相望,它背靠越王城山,全长900米,堤上共有梦湖桥、越王桥、定澜桥、采莲桥、织翠桥六座桥,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向堤桥,湖面水光潋滟,景色绝美绝伦。
城山怀古——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率领五千甲士在此山顶城堡与强大的吴军周旋,留下许多后人凭吊的胜迹和文物遗存,成为目前保存最好的春秋末期城堡之一。
跨湖问史——经1990年10月至2003年12月,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大规模发掘,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独木舟和大量的石器、木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它充分体现了浙江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湘湖景区所有景区都免费向游客开放。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也是几百年来萧山人欲圆未圆的一个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湘湖保护与开发被区委、区政府列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萧山人正着手圆这个梦。未来的湘湖将与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记”,也将为萧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我们回顾湘湖的历史,她如一个默默呵护的母亲,见证着萧山的发展。
沧海巨变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城区西南,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证实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在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湘湖或为沧海,或为湖沼,或为田地,历经沧海巨变。
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曾有华夏先民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约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之后,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越国军港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湘湖、白马湖正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越国水师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湘湖成为吴越交锋的重要战场,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国内最早的方志——《越绝书》曾记载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会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木)鱼池,其利不租。”勾践对孔子学生子贡讲述了自己“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的情景。《越绝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镂空)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勾践把会稽山下广大无垠的水域,叫做“溟海”,这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筑堤成湖
萧山地处水乡泽国,地势低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洪涝、干旱灾情频发。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不少人奏请要废田复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湖周围80余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146868亩农田。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成河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下,水面逐渐减少。客观上,自明代开通碛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闸后,依赖湘湖灌溉的农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为开垦淤积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据1927年的湘湖规划,上湘湖定山、压乌山一带收归国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场、湘湖农场)、湘湖师范学校等都在此建房,开垦种植。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后垦地约7000亩。至解放前夕,湘湖水面仅存10000亩,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历经沧桑为百姓,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湘湖秀丽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萧山人民的骄傲。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改善萧山生态环境,为萧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现在萧山发展很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东经济开发区的落户更加大大推动了萧山的发展!很快地铁就要通到家门口!很是高兴,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湘湖初中新址规划杭州要用20座新城打造世界名城今起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杭州着力打造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的“生活品质之城”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也加上这样的定语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把杭州打造成为世界名城“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杭州不能以人口规模拼大小,只能以品质争高低,以特色论输赢。”王国平说,必须使品质成为杭州的核心竞争力。萧山上湘湖单元规划 他提出的“与世界名城相媲美”,就是要把打造世界名城作为目标追求,努力在城市品位、产业层次、发展环境、市民素质,特别是人民群众“五大生活品质”等方面向世界名城看齐,使杭州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力争2012年居民总收入翻一番2002年,迪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万美元,而那时的杭州人均GDP还没有达到8000美元。杭州市委、市政府准备进一步提升杭州的奋斗目标:“至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大关,推动杭州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推动杭州率先迈入后工业时代。”“按照现有的汇率计算,杭州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两个目标。”王国平说,今后几年,杭州也要和迪拜一样,实现产业的高档化。建20座新城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对杭州而言,做“城”,更意味着做好“新城”和“城市综合体”,让城市化与国际化叠加融合。杭州打算在市区沿钱塘江和在余杭区、五县(市)沿江沿路规划建设20座新城,赋予20座新城国家级或准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权限。杭州还要规划建设一批多功能的旅游城、商贸城、商务城、金融城、奥体城、博览城、枢纽城、大学城,统称为“城市综合体”,有100个之多。学环境立市打造中国民营企业总部中心杭州成功的诀窍是“做环境吸引中国民资”,打造“中国民营企业总部中心”。“现在,投资者更看重城市的整体功能。”王国平说,“环境立市”将是杭州发展的核心战略,把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清洁生产”,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的生态型宜居城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交优先,坚持地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巴士”、“水上的士”、“免费单车”五位一体,增设慢性交通系统,并增辟“水上巴士”、“水上的士”线路。-附件20座新城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湘湖新城、之江新城、滨江新城、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下沙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在余杭区和五县(市)沿江沿路规划建设余杭临平新城、余杭南湖新城、余杭塘栖新城、桐庐凤川—江南新城、淳安坪山新城、建德洋安新城、富阳东洲新城、富阳创新创意产业新城、临安青山湖科技创新城、临安锦南新城100个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指有机组合3个以上城市功能空间,以一种功能为主、多种功能配套的多功能、高效率建筑群落。主要有4个特征:超大尺度空间、“通道树型”交通体系(也就是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等,同时与城市街道、停车场、市内交通设施有机联系)、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高科技集成设施。包括湖滨南山路特色街区二期、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地铁九堡东站综合体、西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运河商务区综合体、地铁滨康站综合体、奥体博览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