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同等责任的意思就是双方要承担同样的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也就是双方各占50%的责任。那么同等责任是互赔吗?可以说是互赔,但也不完全是。赔偿标准并非完全按照一人一半的标准进行,而是有相应的赔偿标准,按照具体的标准实施,那么同等责任怎么计算赔偿?
交通事故五五责任怎么赔偿?实际操作中可分为三种情况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第一种: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由对方承担50%,自己承担50%,如果哪方有购买交强险外的其他险种,且适用于该方面费用理赔的,可由相关保险赔付。
第二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即使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双方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至少仍要承担60%的责任,也就是交通事故划分4:6责任,立法之意是为保护处于弱势方的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
第三种: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同等责任直接按照双方各50%的比例进行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常见的赔偿比例划分原则:
一、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
1)负全部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2)负主要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3)负同等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
1)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7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7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3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同等责任是互赔还是各自赔付一、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
1)负全部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原因责任的一方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
1)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7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7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3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拓展资料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交通事故五五责任怎么赔偿?实际操作中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由对方承担50%,自己承担50%,如果哪方有购买交强险外的其他险种,且适用于该方面费用理赔的,可由相关保险赔付。
第二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即使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双方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至少仍要承担60%的责任,也就是交通事故划分4:6责任,立法之意是为保护处于弱势方的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
第三种: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同等责任直接按照双方各50%的比例进行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同等责任保险公司赔付:
一般涉及到第三者损失的赔偿,都是先通过交强险理赔。交强险不论责任大小分为两种:单方全责、双方有责。单方全责:全责方承担无责方损失,人伤1.1万,财产2000元,死亡残疾11万,无责赔付由全责代赔;
双方有责(主次、同等):该赔付项目不论责任大小,只要有责任,就构成交强险赔付责任,人伤1.1万,财产2000元,死亡残疾11万。
如车险同责:双方损失各在2000元以内由交强险互碰自赔,双方各自拿着事故责任向承保公司提出自己车辆损失索赔,如双方损失各自或单车超两千以外,两千以内损失互碰自赔,超两千以外部分按事故责任比例摊派(主责承担70%,次责30%,同责50%),超出部分走商业险赔付。交强险限额达到本次事故按最高限额赔付,本次事故中保险责任终止。交强险不累计,在承保责任期限内,每次涉及第三者的事故均可使用。
涉及到同等责任的赔偿,你和对方所有的资料都要准备两份,包括修车发票(复印件加盖财务章)、维修结算清单、行驶证、驾驶证复印件,保单复印件、身份证
明、定损单、事故认定书等。
双方事故同等责任互赔什么意思双方事故同等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的意思就是双方要承担同样的责任,也就是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可以说是互赔,但也不完全是。赔偿标准并非完全按照一人一半的标准进行,而是有相应的赔偿标准,按照具体的标准实施。具体内容如下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就可以用保险公司赔偿。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损失方50%由对方赔偿,另50%由自己承担,有保险就保险公司赔偿。机动车一方先用交强险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
法律依据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同等责任是要互赔的吗同等责任是要互赔的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但是互赔不等于双方赔付的金额相同。机动车和机动车发生事故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双发负同等责任的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先由双方的保险公司按投保险种、保额及赔付比例互相赔付,超出保额的部分由双方各自承担50%。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是互赔对方还是各自赔付?交通事故同等责任是互赔对方还是各自赔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就可以用保险公司赔偿。
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损失方50%由对方赔偿,另50%由自己承担,有保险就保险公司赔偿。机动车一方先用交强险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
扩展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互相赔偿 :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的,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双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3.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多车相撞
谁该担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乘坐网约车遭遇交通事故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