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1985年,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我国颁布实施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了《继承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条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像QQ号、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到底能否继承,都曾引起过巨大的争论。在新编《民法典草案》中,继承法编有了五处重大修改。
一、民法典继承法编:游戏账号能被继承吗
原有《继承法》中,遗产的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和著作权等合法财产。
《民法典草案》中,统一概括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样一来,合法拥有的Q币、游戏账号、皮肤等网络财产、虚拟货币或许都可以被继承了。
有律师认为,游戏账号能否继承,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财产,如果属于财产,那么属于动产还是不动产。按照通行的理论,游戏账号并非财产,而是一种合同利益,即注册人与游戏公司之间签订了一份电子合同,根据这份电子合同的约定注册人可以使用这个账号。以后能否继承,需要看双方合同的约定。没有约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合同利益,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二、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民法典草案》中明确了胎儿的继承权,规定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草案第907条还增加了代位继承的范围:“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如果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也就是被继承人的侄子、外甥也获得了继承权。
三、增加了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两项丧失继承权的行为:
1、隐匿遗嘱:有人因为遗嘱可能对其将来继承财产不利,就借用保管的机会把遗嘱藏起来,隐匿遗嘱,情节严重的可以导致继承权丧失。
2、欺诈胁迫被继承人设立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会丧失继承权。
四、增加了继承人宽恕制度
民法典草案还增加了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如果继承人有明确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五、增加打印、录像等新遗嘱形式,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
草案认可了遗嘱可以通过打印和录像的形式,但必须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名年、月、日。录音、录像也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
游戏账号属于个人财产吗?01 游戏帐号及装备等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对于游戏帐号及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历来颇有争议,因其不具有实物状态,又存在难以评估价值等问题,不少人倾向于认定其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财产,但近几年来,认可其具有财产属性的观点逐渐成为法律界的主流,这在立法和裁判实务领域都有所体现。
1、立法动态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虽然该条属于原则性和试探性规定,因为目前并没有其他任何法律目前指出如何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但至少已经明确了网络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至于什么是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如何进行保护,目前更多地体现在裁判实务中。
2、裁判实务观点
笔者在裁判文书网检索“游戏账号”、“财产权”,共有近3000篇裁判文书,涉及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多领域,裁判实务一般认可网络虚拟财产具备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属性。
不少判决书认为 “玩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参与网络游戏,通过升级等个人劳动、购买游戏装备等市场交易获得网络虚拟财产,并通过账号密码实现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占有和处分 ”,可见,由于游戏帐号及装备等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经济属性,可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完全满足财产性质。
02 游戏帐号及装备等财产的所有权人是谁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
既然游戏帐号及装备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财产,那么它的所有权人是谁?是游戏运营方、游戏开发方,还是注册用户?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游戏帐号及装备等财产的取得过程和各主体对其的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1、游戏帐号及装备等财产的取得过程
目前绝大部分游戏需要用户使用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实名登记注册,并配合手机号码等进行使用,后续通过玩家充值、升级、强化、抽奖等行为对账号进行改造,即玩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参与网络游戏,通过升级等个人劳动、购买游戏装备等市场交易获得网络虚拟财产,应当认为此种情形下,该游戏帐号及装备等应当归属于该注册个人所有。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情形下,由游戏运营公司提供账号供玩家体验、竞技等,此等情况尚需进一步判断所有权归属。
2、对游戏帐号及装备等的控制力上
注册用户与游戏运营方之间形成双方之间成立网络游戏服务合同关系,换言之,注册用户系游戏帐号及装备等的所有权人,而游戏运营方系游戏运营、管理等服务的提供方,它受到双方服务合同的约束,不能擅自对注册用户的游戏帐号及装备等进行删除、回档、更改等操作,反而是注册用户可以选择删除、交易、出借道具、账号等,注册用户比游戏运营方具备更高的控制力。
即使对于游戏的开发方来说,其对游戏的享有的权利体现为知识产权(著作权等),即对整个游戏系统享有特定权利,并非及于账号和装备等道具本身,比如,某玩家账号被盗,绝无可能认为该盗窃行为侵害了游戏开发方的财产权,因为该道具本身并非其所有。
综上可见,一般情况下,注册用户对其名下的游戏帐号及装备等道具享有所有权。
新法律2021禁止游戏账号买卖嘛?不会禁止这类个人行为。
民法典规定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了游戏账号里面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的装备、金币属于个人所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游戏账号的所有权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是归属游戏公司,玩家有的只有使用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游戏大力打击游戏金币的买卖,打击工作室。永久封停游戏账号,玩家也无法申诉。
游戏账号被盗能通过法律维护权益吗游戏账号被盗可以通过法律维护权益。游戏账号及游戏装备的性质是虚拟的网络财产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具有财产属性,依法受法律保护。一旦被盗,并且达到定罪金额,则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民法典对游戏账号的规定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