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砖厂关闭,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砖厂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关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五)项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六)项、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作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环境保护政府要求关闭砖厂有赔偿吗这里说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的砖厂关停能不能得到补偿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得看关停的原因,得看企业自身是否合法的状况。不能一概而论。先看一下企业遭关停的原因会有哪些。
(1)政策性关停。政府以一个任务或者命令式的政策关停企业,是带有政策导向性的。针对的是一个省或市的范围内所推行的整体工作,政策性关停可能会出现大范围内的关停或者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被关停。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浙江的“三改一拆”等都是政策性的关停。
(2)环保性关停。环保性关停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概率逐渐变高,因为禁养措施和环保力度加大,一些带有污染性的中小型行业都在进行关闭关停,特别在江、浙、沪地区尤为常见。污染行业的关闭关停是大势所趋,企业对这方面要有充分地认识。
(3)产业性关停。如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上海的“198工业用地减量化”和“五违必治”,这两项政策主要是对一些工业上能耗大、污染大并且经济贡献比较低的工业场地进行关停和腾退。这是继续发展必然会遇到的选择性问题。
(4)用地性关停。用地性关停主要是企业可能涉嫌违法用地的情况,这种性质的关停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被拆迁的结果。很多企业在实践中改变了集体土地的用途,农用地或者养殖地却被用于了工业建设,被相关部门认定为违法用地进行拆除。
(5)处罚性关停。企业关停最后一般都会落实到处罚和强制行为上。处罚性关停是指企业存在消防、安全、环评等不达标的情况,为了达到处罚的目的,政府会采取一些关停手段。
以上情况中的用地性关停和处罚性关停是由于企业本身存在违法情形,所以一般情况下是要整改的,是不可能给予补偿的。
也就是说如果被关停企业属于证照不全的话,比如存在违法用地、消防、安监、环评不合格等,是因为不满足运营条件而取缔,属于正常的行政执法,不会对砖厂进行补偿的,补偿的前提一般是企业合法合规,但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害进行的补偿。
而对于由于政策性关停、环保性关停和产业性关停等情况的合法企业来说,关停是要参照拆迁的标准来进行补偿的。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具体来说,企业厂房和一般的房屋又是有所区别的。补偿项目包括厂房重置成新补偿、机器设备及地上附属物补偿、搬迁费、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等。
当然了,企业关停和拆迁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不可能补偿标准有拆迁那么高,现实中这些都是协商出来的,是双方心理和实际博弈的过程。
结合本案来看,该地区的砖厂被关停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不合法导致的,虽然有政府政策原因,但是自身违法之处会给维权道路设置障碍,使维权难上加难,甚至说都没有补偿的可能。
政府要求工厂关闭,工厂如何补偿员工?如果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关厂政府有补贴吗 :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扩展资料: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补偿金中工资计算标准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问题,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11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而对于上述条款中的“工资”的范围,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予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在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这一问题上,最容易引发混淆和纠纷的地方常见于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否包括加班加点劳动报酬的问题。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劳动报酬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包括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