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赔偿指数100%;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赔偿指数90%;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七级伤残,赔偿指数40%;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八级伤残,赔偿指数30%;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为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鉴定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 【适用范围】医疗事故中常见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伤残程度评定。 【具体规定】本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伤残等级为十级。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医疗损害伤残鉴定范围根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条规定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医疗损害 伤残鉴定标准 如下: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三条规定, 处理医疗事故 ,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