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法律分析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按发生原因划分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经济补偿金的类型支付可分为以下七种:
单位解约型经济补偿金:在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41条的法定情况下,用人单位根据用工自主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员工解约型经济补偿金:因用人单位的法定过错,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仍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38条、46条;
协商解约型经济补偿金:即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单位仍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46条;
劳动合同终止型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44条、46条;
额外补偿型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竞业限制型经济补偿金: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
克扣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一、 劳动法 用人单位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标准是什么? 用人单位提前 解除劳动合同 需支付 赔偿金 : 1、在 劳动合同 期内(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 解除合同 ,属于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应支付2倍 经济补偿金 数额的赔偿金。 2、如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应再支付1个月 工资 的 代通知金 。 3、 劳动合同法 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 法规 定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 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单位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种特殊的 合同解除 形式,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 合同当事人 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我国《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解除,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作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了严格的限制。 1、劳动者有过错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1)劳动者在 试用期 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3)劳动者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劳动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这里所说的“患病”,是 职业病 以外的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他病症。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 合同订立 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后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上述3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根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 工龄 给予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解除做出了明确规定,赋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权益,也对单位解除合同做出严格限制。单位违法提前解除合同,需要给劳动者赔偿金,标准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执行。单位拖欠不给的,劳动者可以到工会反映情况,或者投诉到劳动局。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应当怎样赔偿?根据《违反有关 劳动合同规定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劳动部发布)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 订立劳动合同 ,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 劳动合同到期后 故意不及时 续订劳动合同 ;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 无效劳动合同 ,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解除劳动合同 的。上述赔偿的具体办法是: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得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 劳动者工伤 、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用人单位过错造成 劳动合同无效 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的赔偿】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根据《违法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下列规定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 医疗保险待遇 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持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他赔偿费用。对于上述规定中有关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赔偿,鉴于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有相关规定,应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予以执行。
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赔偿 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