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根据报道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本月9日被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联航)暴力赶下飞机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的越南裔乘客的代理律师27日宣布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已经与美联航方面协商达成赔偿协议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但双方将不公布具体赔偿数目。
同一天,美联航方面也宣布,对这一“不幸事件”得到妥善解决感到高兴,同时承诺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减少超额预订、加强人员培训等,对自愿放弃超预订航班乘客的补偿上限也提高到1万美元。
根据报道,相关视频被同行乘客发上网络后,在美国国内外引发舆论风暴。美联航首席执行官奥斯卡•穆尼奥斯11日发表声明表示,美联航对这一事件“负全部责任”,将进行详细调查。12日,芝加哥航管局宣布,两名参与强行将乘客拖下飞机的警察受到停职处理。此前,带头动武的机场警察已在事件曝光后被立即停职。
美联航暴力拖走亚裔乘客,遭遇被赶下飞机应该怎么办以目前来说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这事件刚发生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美联航这此要赔偿的数额恐怕要以百万美元起跳,没有哪家航空公司会在这刀口上再赶乘客下机。短期内不必担心这问题。长远来说,当然难免旧病复发,但有此事之后,航空公司多半会以加大自愿放弃座位悬赏的方式来进行,而且多半会在开放登机前就处理,而不会是让乘客先上机再赶下机。如果有疑虑,最好在买票时就先问清楚游戏规则,如果觉得不能接受,就换别家。
怎么看待美联航强行拖拽亚裔乘客下飞机事件?这个事情UA理亏的点如下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因为机组人员而赶人。有人因为涉及机组人员而认为这不是超额售票的问题,其实如果这批机组人员按照UA规定是有权利上这趟航班的话,就可视为已经是持票的,UA归结到超额售票的问题也没法怼。只是一般的超额售票,谁上谁下是乘客vs乘客,大家心里都还是平等的。变成机组人员vs乘客,即使有超额售票的法律给你撑腰,把自家人放到乘客之上就是理亏。补偿金的金额太低。连法律规定的上限都没到。强制下机的时候致人受伤。如果要做纯理性的分析的话,那就得先撇开“歧视亚裔”这个方面,因为这个基本是很难证实的。那我们来看看如果UA真的采取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了大家认为的“UA应该这样做”的备选方案会发生什么。超额售票导致座位不够的情况下,没有人自愿下机的话就应该继续提高补偿金,直到出现自愿者。超额售票并不是这次事件的关键点,因为联邦法律是允许航空公司超额售票的,而且也规定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了超额售票补偿金的上限。为什么会有看起来这么不人性的规定?因为最小化空座率是有利于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这样理论上机票价格就会相对便宜,从而对所有乘客都是有利的。且不说航空公司是否会真的把这部分利让出来,起码这个逻辑是成立的,这也是这个法律能通过的原因(“游说公司”钱没白给)。至于补偿金的上限,很简单,没上限的补偿金哪个航空公司会答应?所以说这条法律本身就是在用买到超额票的少部分人的利益来贴补所有乘客的所谓的“低票价”。在这个事情里,UA就算明知自己理亏,也是不敢轻易松口补偿金的。这样的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后面的补偿金就不会再有上限了,等于是给自己挖坑,而且也会被同行骂死。随机选人之后,选中的人说他是医生要给病人看病,UA就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而换人带下去。那下次如果有人说要赶回家见亲人最后一面是不是也要换人?病人赶时间去看病你放不放?如此类推。针对随机选出来的人的身份或特殊情况而调整规则,就是在给自己挖超级大坑。这种面向大众的管理最怕的是什么?就事论事。针对每个人每个case来调整规则是一个消耗特别大的事情,而且是无底洞,永远会有你不知道的情况出现。要想降低管理成本怎么办?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刀切,不用和我讲你的情况特殊,规定就是这样,特别是在有法律支持的情况下。所以这个事情UA没办法因为“医生要给病人看病”而松口,否则将来不是“超额售票”这个事情做不下去,就是被各种诉讼拖到破产(你放了他凭什么不放我,你歧视)。
自作自受的美联航,能不能长点心?相信不少人都被一则“美联航强行驱逐乘客下机”的新闻刷屏了。
事情的起因是美联航由于超售需要四名乘客自愿下机,无人响应后便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结果有一名华裔男士不愿下机,声称自己是医生且第二天早上有门诊,并要求给自己的律师打电话,结果被四名保安强行拖下飞机。
这名男子被拖走的视频、嘴角和下巴满是血的照片触目惊心,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网上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满是谴责和低制的字眼,美联航毫无悬念地陷入了公关危机。
描述这起事件的新闻实在太多了,在这里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我不想在重复那些已知事实,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站个队。
要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我说,美联航真是活该。
2
全世界的人民这次为什么出奇地一致谴责美联航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老百姓想的还是那句话——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怎么办?
一位公民用最常规的方式合法地买了一张机票,并且顺利值机,已经坐定的情况下,居然被暴力赶下飞机!这年头有几个人没坐过飞机?这让人如何有安全感?
如何这样的事情被许可,是不是以后我每次坐飞机,都要怀抱着随时被赶下去的不安?如果我不肯的话,是不是也会被暴力拖走,弄得满脸血?
如果说,“辱母杀人案”是因为那位母亲自己借高利贷而引火上身,作为守法公民用不着怕,那么这次的事件可完全是两回事。
没错,机票超售在航空公司中确实已经是通行的做法,但是注意,正常情况下超售的机票是在办理值机时就解决了的,而不是乘客已经顺利登机后再往下赶!
而且,这次的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超售,而是有四名机组人员在所有乘客登机后,因公需要搭乘这趟航班。
——我们有四名员工要坐这个飞机,所以美联航华裔赶下飞机赔偿 你们这些乘客得给我让出位子!
3
美联航说,我已经提出了赔偿条件,并且“礼貌地请他下机”,但对方仍不配合,嗓门还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找保安把他弄去。
这个逻辑是,因为我有礼貌地,拿几张券作为赔偿让你放弃你的合法权利,你不答应,所以我就得动武,我没有选择。呵呵。
是没有选择,还是不想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已的价值系统,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做出评估,再去决定要不要接受对方的条件,你让我下飞机,我损失的很可能并不只是换机的成本而已,凭什么要求我接受你单方面提供的所谓赔偿?
当一个人成功购票了机票的同时,航空公司就已与这个人达成了协议:我收了你的机票钱,负责把你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除非遇上不可抗力。
太过常见的那些延误、天气情况、“系统错误”无法值机(值得怀疑)的情况,通常情况我们也就忍了,尽管这些情况大多都不是什么不可抗力造成的,但无辜的吃瓜群众绝大多时候都默默认可了航空公司出于自身节约成本的安排。
除此之外,没有大雾、没有台风、没有海啸,有的只是几名机组人员要上飞机,这能算“不可抗力”吗?——明明是航空公司内部调配不当导致的吧?
你凭什么让我下飞机?
4
对于美联航来说,它认为把乘客赶下飞机,乘客失去的仅仅是一张机票而已,但事实远非如此。
任何交易之所以成立,正因为顾客购买的交易品背后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自己付出的价格。
比如我买一个面包,是因为面包能填饱肚子,当我饿极了时,一个面包对我可能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而一旦“买面包”这个动作完成,这个面包就已经属于我,面包店老板如果想把面包买回去,自然得依照我定的价格,而不是我从老板手中买来的价格。这就是市场。
哪怕你拿一块金砖来跟我交换面包,我也可以不换。
美联航卖的是飞机座位的准乘权,这个权力一旦被乘客购买,在乘客没有做出任何违反合约的行为时,想要收回,自然需要经过乘客的允许。
而这个准乘权的价值,应由乘客自己来估量。
同时,航空公司并不知道,乘客坐这班飞机有着怎样的背景考量。
也许是将要赴一个决定终身大事的约会,也许是赶去签一个重要的商业合同,也许是家人病危只求能见最后一面……
当然也有人没什么紧急情况,耽误成本不是高很的,但即使是这样,乘客也有权把准乘权牢牢握在手中不是吗?
所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高补偿额(而不仅仅寄希望于给几张兑换券了事),找出那些能够因“足额补偿”而自愿让位的乘客,而不是去暴力赶走任何人。
不要说什么飞机晚点很正常、气候条件也可能倒致同样后果之类的话,在一切都很顺利,甚至已经坐定在自己的座位上后,却因为航空公司自己的错误,而耽误了早已定好的行程,还被弄得头破流血,这根本不是什么常规情况。
——这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5
美联航从来都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已经做出了选择——
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和“让无辜的乘客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之间,美联航选择了后者。
可是这个全美排名前三的大公司忘了,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你你拿到了不该拿的,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你们觉得比起“给乘客提供更高的赔偿直到对方同意”,和“另行给机组人员安排行程”这样的选择来,“暴力驱逐”是更合算的做法。
然而,前两种选择最多只要几千美金便可搞定,而现在平息这场舆论风暴,你们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
6
再说说决策者的锅。
其实整起事件,机场安保暴力驱逐固然有责任,但最该担责的是机场方面在现场的决策者。
是谁决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让这场令整个企业蒙羞的事件上演?是谁给了安保权利,在乘客无任何行为不检、涉及恐怖行动或突发疾病的情况下,强行拖人?
如果不是领导层的认可,而且是普遍性地认可,安保人员怎会驾轻就熟地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又是谁促使现场的决策者采取这样的方针处理“超售”问题,并当成一种常规执行手段?很简单,一个组织的调性,就是取决于最高领导者的调性。
其实从CEO私下给员工发的邮件中就可看出,正是因为最高领导层采取的是一种“自私自利”,一切从公司和利益而不是为乘客和社会创造福利出发,才让整个企业沦为了利益机器,失却人性。
而当然,一旦出事最先被处理的,是那个倒霉的保安。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从CEO在公司内部发的邮箱这么快就被公开看来,组织内部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已见端倪。
呵呵。
7
最后,如果我们真的遇到同样的事,可怎么办?
不公平,真的非常不公平!
但是,请保持冷静。
只有冷静,才能尽量不被施暴方抓到任何把柄,不然你看这次的事件,CEO居然在邮件中把无辜的乘客称为“有破坏性、好斗”。
重要的是,面对不公平,我们自己应该怎样选择。
如果是我的话,大概会如此——
如果我乘坐这班航班,是有绝对不能错过的重要事情,那么我第一时间考虑的,不该是如何与航空公司纠缠,而是如何能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我会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渲染自己的处理博得机组的同情,如果仍然不行,就向其余乘客求助——不是骟动群众反抗机组,而是想办法说服其他没有重要事情的乘客,把位置让给自己。
——哪怕要付出高出几倍的票价。
谁让那件事是绝不能耽误的呢?这就是选择的代价。
如果我的事情不是很重要,我自然可以选择与机组纠缠、或乖乖听话下飞机。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毕竟,下了飞机后,我们仍然可以想办法投诉、或协商处理。
而且,如果只是为了出一口气的话,当然还有网络曝光这一选择呢,不是吗?
贴心的成长小百科 微信公众号【零珑心】ID:elsazh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