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放火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未造成严重后果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的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应这样量刑: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放火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一、故意 放火罪 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1、犯放火罪的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 ; 2、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死刑 。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1)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 (2)放火行为造成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 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 二、放火行为没完成是犯罪吗 (一)放火罪的预备与未遂 认定行为是属于未遂还是预备的标准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 刑法 分则规定的行为。“着手”是指: 1、行为必须是接触或者接近了犯罪对象,对犯罪客体构成了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胁; 2、行为本身具有导致犯罪结果产生的性质,即如果不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而任其发展下去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3、行为与预备行为相比,能直接的揭示行为人的犯罪意图。 对放火罪而言,拿火柴的动作则是预备行为;开始点火,则属于已经“着手”。 (二)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中止 对放火罪而言,其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点火,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点火时被风吹灭被抓住则是未遂。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 法规 定的危险状态。 一般而言,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犯罪的中止问题。但是,对危险犯的认定时,从危险犯到实害犯的状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行为人本人停止了自己的积极主动的实行行为,但犯罪并没有静止下来,犯罪仍在行为人的控制和掌握之中,犯罪形态是不确定的。因此,被点燃物独立开始燃烧不是表明犯罪已经构成既遂,而犯罪行为仍然在发展过程中。犯罪形态作为一个停顿的点,此时既然没有停顿下来就不能认为是犯罪的既遂。此时,可以认定为犯罪的中止。 根据中止犯的概念,在 犯罪构成 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 犯罪中止 。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如果被点燃物已经烧掉很多甚至一大半,则是犯罪既遂,而且是实害犯的既遂。 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人放火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影响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动机,对于正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定罪量刑的关键。另外,认定构成了放火罪之后,即使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也是会在3-10年有期徒刑之间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故意纵火但没造成任何损害这样会构成犯罪么故意纵火即涉嫌刑法第114条规定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的放火罪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属于危险犯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其既遂与否的标准不在于行为人是否达到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了预期的犯罪目的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也不在于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而在于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就构成犯罪。如果造成损害,则按照危害的程度决定量刑的幅度。因此,虽没有造成损害结果,也构成犯罪。
故意放火烧房子会判几年?故意放火烧房间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故意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