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1.20
58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 交通肇事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交通肇事罪案例

交通肇事罪案例

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那么 交通肇事罪案例 是怎样的?下面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我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交通肇事罪案例分析

原公诉机关怀远县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河南省鄢陵县交通局汽车队。

法定代表人程顺礼,系该车队队长。

诉讼代理人王永立,男,1970年10月3日出生,汉族,河南省鄢陵县人,系该车队副队长,住河南省鄢陵县东大街。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付钰,女,2003年元月30日出生,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族,住长葛市大周镇长安路,系死者付军杰之女。

法定代理人张艳画,女,1977年11月5日出生,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族,大专文化,教师,住址同上,系付钰的母亲。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艳画,基本情况同上。系死者付军杰妻子。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付广荣,男,1945年元月18日出生,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族,农民,住河南省长葛市和尚桥镇人民路42号,系死者付军杰的父亲。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美连,女,1950年9月8日出生,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族,农民,住址同上,系死者付军杰的母亲。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厚德,男,1949年元月15日出生,汉族,辽宁省庄河县人,职工、住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胜利街223—4号,系死者李海涛的父亲。

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淑珍,女,1950年2月27日出生,汉族,河北省人,无业、住址同上,系死者李海涛的母亲。

原审被告人常友良,男,1974年2月26日出生,汉族,河南省鄢陵县人,初中文化,驾驶员,住河南省鄢陵县大马乡后郢村。2003年10月 31日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被怀远县公安局治安拘留15天,同年11月10日被刑事拘留,当月14日被批准逮捕,当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怀远县看守所。

二、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 交通肇事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应当注意,对于 交通肇事 案件是否决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具体标准。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以犯罪论处,不予立案。

上文就是我对于 交通肇事罪案例 的相关介绍,我提醒大家,交通肇事后要能够积极的配合警方的调查和处理后续的工作,不能够离开肇事现场,不然就按逃逸处理。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我们网站可提供在线咨询律师服务。

交通肇事罪案例 @2019

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条件?2022年交通肇事罪不予起诉案例

;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因而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的行为,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条件包含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的客观方面四个。

1犯罪主体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说,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就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犯罪客体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跟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就很有可能危及很多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损失。所以说,违反交通运输安全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犯罪的主观方面:交通肇事是典型意义上的过失罪,所以其主观上是过失,这里所说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违章而导致的后果来说。过失包含有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4犯罪的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在交通运输活动中,由于违反交通运输安全,而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当肇事者有以下情形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1对于二次补充的侦查案件,如果检察院认为证件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就应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的事实,检察院就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如果是犯罪情节比较轻的,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是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就应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其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不予起诉也是存在成功案例的,就比如下图所示的案例,傅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但是由于傅某具有自首情节、犯罪情节轻微,并且已经赔偿被害人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书,社会危害性较小,所以予以傅某不起诉的决定。

2022年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1、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下列情况,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的起点:

(1)交通肇事导致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在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他情节特别恶劣的,在3-5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在7-10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数、或者财产损失数额、肇事逃逸以及事故责任等情况,确定刑罚量。

3、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会综合考虑其危险驾驶行为,以及危险驾驶行为导致的实际后果等情况,法院的量刑会根据被告人的认罪悔罪、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因素,依法决定缓刑适用、从轻或减轻处罚。

交通肇事罪中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是什么

一、绪论

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逸致 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是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全部规定,有不少学者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为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即过失犯罪的结果加重犯。[1]

近年来交通肇事罪已由过去的普通过失犯罪成为多发性、常见性犯罪,并且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例如, 北京 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情况:2001年审理此类案件65件,2003年审理此类案件79件,2004年第一季度审理此类案件28件。交通肇事案件大幅上升,已成为该院刑事审判工作的一个 新特 点。再以广东东莞地区为例,该地区判决的交通肇事罪,1997年为72件72人,1998年100件100人,2000年为125件125人,2001年为144件144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交通肇事犯罪中,又以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社会危害性最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罪中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争议颇多,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意义重大。

案例:丁某半夜酒后驾车回家,不慎将路边一骑自行车正常行驶的叶某撞成重伤。丁某撞人后,吓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丁某下车后,见叶某头部出血,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再看看四周无人,就将车制动的痕迹擦去,开车逃走。叶某由于休克后出血过多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3]

对于本案的定性,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为交通肇事罪;另一种意见认为,丁某将骑车人叶某撞成重伤后,就负有将其送医院抢救的义务,而且丁某完全有能力履行这一义务,而他却乘受害人昏迷不醒、夜半无人之机驾车逃走,不履行因自己的先行行为而带来的应抢救的作为义务,因而造成叶某失血过多而死亡,是不作为犯罪。丁某下车已看到叶某处于危险之中,完全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叶某死亡的后果,但却有意放任了这一结果的发生,已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由于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因此不应认定交通肇事罪,而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例如,我国刑法第260条规定的虐待罪,一般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就是虐待罪的结果加重犯。对结果加重犯可简单图解为:结果加重犯=基本犯罪构成+加重结果。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结果加重犯一般是由两部分构成: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所谓基本犯罪,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加重结果,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结果的范围。

关于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这是结果加重犯理论争议的核心。结果加重犯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基本犯罪行为和加重的结果均有罪过。其中,对于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我国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多。有的学者认为,只能出于过失;有的学者认为既可以基于过失,也可以基于故意。有学者将我国刑法中存在的结果加重犯分为三种类型:(1)基本犯为故意,对加重结果也是故意。例如,刑法第263条第5项规定的抢劫行为是出于故意,致人死亡也可以是故意。(2)基本犯是故意,对加重结果则出于过失。例如,刑法第236条第 3款第5项规定的强奸行为是出于故意,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则是出于过失。(3)基本犯罪是过失,对加重结果也是过失。例如,刑法第1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后果严重的基本犯罪是过失,后果特别严重的也是过失。[4]

问题在于,交通肇事罪中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除了过失还包不包括故意这在我国学术界是个争论颇多的问题。笔者将就这一问题加以浅析。

二、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

加重结果的出现,是结果加重犯成立的必要要素,同时要求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对加重结果有罪过。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加重结果的罪过,以致形成结果加重犯的双重罪过,即基本犯罪的罪过和加重结果的罪过。

(一)双重罪过说

双重罪过,又称混合罪过,即实施一个危害行为,造成两个不同的危害结果,行为人对不同的危害结果持不同的罪过。通说认为结果加重犯的罪过是双重罪过,即基本犯罪行为中的罪过以及与加重结果相伴产生的加重结果的罪过。

对于“双重罪过”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持否定意见。该观点认为,“罪过支配行为,行为表现罪过……不同的罪过支配不同的危害行为,不同的危害行为表现不同的罪过,构成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犯罪。故意和过失是两种不同的罪过形式,它们所支配的危害行为是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社会危害性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说两种罪过形式同时并存支配一个危害行为,是有悖犯罪构成理论的。此外,双重罪过说也不符合我国刑法的罪数理论。因为在我国区分一罪与数罪只能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凡是行为人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双重罪过,则是说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具有两种罪过形式,成立一个罪名,这显然也是不妥当的。”[5]另外,否定说认为,作为双重罪过例证的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死等犯罪,这里的故意与过失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实际上并不是双重罪过的犯罪。因为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死,都不是独立的罪名,前者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后者是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就成立伤害罪而言,只要对伤害持故意即可。换言之,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只要有一个故意的罪过。故意伤害致死,之所以要求行为人对死亡持过失,是出于将加重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需要。致死与对死亡的过失,并不是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结果加重犯的成立条件,该条件是不能纳入基本犯的构成要件的。因此,提出“结果加重犯是否具有双重罪过,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6]

由此可见,双重罪过否定说的主要观点是:罪过与犯罪行为之间只能是对应的关系,一个罪过支配一个犯罪行为。笔者认为,双重罪过否定说只看到了典型的一罪与数罪,而忽视了犯罪现象的复杂性。如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而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的连续犯;再如结果加重犯,行为人实施一个基本犯罪行为而产生两个危害结果。此时,行为人对两个危害结果都存在着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同时存在两个罪过,这并不违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相反,正是主客观相统一刑法理论的体现,反映在刑事立法上就形成了双重罪过的犯罪。承认双重罪过的犯罪,正是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和罪数理论。至于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人死亡不是独立的罪名,并不影响其成为双重罪过的犯罪。我们并不是说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是双重罪过的犯罪,而是认为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人死亡这类犯罪具有双重罪过的特征,属于双重罪过的犯罪,这并无不妥。如果否认双重罪过理论,就无法解决诸如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人死亡这类犯罪的刑事责任。因为行为人之所以对他人死亡负刑事责任,是由于其对该结果存有罪过,而不是出于将加重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需要,否认这一点则会导致客观归罪。 一、绪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见,“双重罪过说”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理论依据而且不乏立法实例。

(二)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

关于加重结果,其主观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发生,除了过失,是否包括故意

这个问题是结果加重犯理论争议的核心,理论界说法不一。多数学者支持“排除故意说”,即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若对加重结果有故意,由此产生的“加重结果”可以认为是重结果的结果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时行为人可能构成新罪,需要用罪数理论解决。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值得 商 榷,如在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等以复合行为为特征的基本犯罪中,行为人完全有可能以故意重伤、杀人的手段达到其抢劫、强奸目的。此时,若根据第一种观点就应该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行为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抢劫或者强奸。重结果的结果犯的观点,并不能完全反映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对行为人的目的行为也未进行评价,其违背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若按数罪并罚理论处理,将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并罚,强奸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并罚,问题依然存在。抢劫罪和强奸罪的犯罪行为属复合行为,包含着暴力、胁迫行为和抢劫、强奸行为,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如果单纯地就暴力、胁迫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也就无法再对抢劫、强奸行为认定为抢劫罪或强奸罪。因为,这样必须对暴力、胁迫行为进行两次评价,这有违罪行均衡原则。[7]因此,只有当抢劫或强奸后另有报复或灭口等动机的,方可实行数罪并罚。

笔者认为,“兼含故意说”更为合理。首先,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从概念本身而言,并不排除行为人基于故意造成加重结果的情形。其次,客观上存在着对加重结果持故意的情形,如刑法第263条第5项规定的抢劫行为是出于故意,致人死亡也可以是故意。其中,“致人重伤、死亡”在我国刑法中的含义并不统一。在一些条文中,如刑法第234条中的“致人重伤、死亡”不包括故意;而在刑法第115条中“致人死亡、重伤”,行为人主观方面则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因此,将故意纳入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三、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罪过形式之我见

根据前文所述,结果加重犯理论并不排除行为人主观方面对加重结果的故意形态,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其罪过形式也便有了故意的可能。笔者认为,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在一定情形中,其罪过形式包括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内。

(一)罪过产生环境的区分

结果加重犯的罪过是双重罪过,即基本犯罪行为中的罪过以及与加重结果相伴产生的加重结果的罪过。

对于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产生于基本犯罪之外,行为人的罪过往往产生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或者说在基本犯罪基础之上产生了一个罪过。该罪过既可以是原基本犯罪罪过的延续,也可以是一个新的罪过,当然包含直接故意。持“排除故意说”的学者认为,若将直接故意包含在内,可能就会因该直接故意产生一个新的罪名,而非加重结果。这其实是将加重结果与基本犯罪构成孤立开来。整个犯罪活动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并且各环节具备因果关系,没有前者便没有后者。此时,罪过并非单纯的,应考虑犯罪构成的情节,以及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大小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也导致了刑事责任大小的不同(刑事责任程度)。

至此,笔者将结果加重犯中罪过产生的环境分为第一性环境与第二性环境。第一性环境指基本犯罪过程中罪过产生的环境。第二性环境是指加重结果罪过产生的环境。加重结果的罪过是在第一性环境基础之上或者说是以基本犯罪行为完成这一结果为前提条件而产生另一罪过形式,但也不排除是原罪过形式的继续发展。同时,第二性环境是在整个犯罪过程的情景因素中居于从属地位的环境,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从环境,将第一性环境称之为主环境。结果加重犯的加重结果即产生于第二性环境之中,其罪过形式也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产生的。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行为人的双重罪过也相应产生于第一性环境和第二性环境。其中,第一性环境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条件或环境,比如在道路交通方面,机动车辆司机酒后驾驶,超速、超高、超宽、超载行车,或者道路弯曲,路面上有晾晒的农作物,交通环境混乱等;在内河运输方面,如船长擅离职守,疏忽大意错误指挥,舵手错误操作、偏离航线或者遇到险滩、激流等。第二性环境则主要表现为,事故现场的条件和氛围以及机遇因素。如夜深人静,事故现场偏僻无人或者乘车人的鼓动、指使等。

正是交通肇事犯罪的特殊性,要求正确区分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发生的环境,这对交通肇事行为的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大意义。

(二)犯罪人的心理学分析

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其加重结果产生于基本犯罪基础之上,该条件对加重结果的产生密切相关,即心理学上的影响犯罪的主体外因素。

影响犯罪的主体外因素与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互动作用,该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主要是一种诱发作用。这种诱发作用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个体已经具备犯罪心理,在情景的诱发下,产生犯罪动机,例如想要偷东西的人在发现某一家房门未锁时很容易完成偷盗行为;二是个体心理品质虽有一定缺陷,但尚不具备犯罪心理,在情景的强烈刺激下,不良心理品质迅速恶化为犯罪心理,产生突发性犯罪行为;三是个体在在进行犯罪行为中,因为周围情景的影响,或者犯罪心理进一步恶化,例如被害者反抗致使盗窃迅速转化为杀人,或者削弱犯罪动机,例如被害者的呼叫使其逃离现场,或者犯罪人良心发现,主动中止犯罪。[8]主体外因素对交通肇事罪中结果加重犯的诱发作用,即属于上述的第三种情形。

影响犯罪的主体外因素分为:大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及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职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情景因素。以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为例,影响加重结果产生的因素中,情景因素便较为明显。“情景因素是指,直接影响犯罪人形成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客观环境因素,与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形成和犯罪决意的确立密切相关。”[9]情景因素又包含侵害对象因素,现场其他人因素,现场条件和气氛以及机遇因素。在交通肇事罪中,事故的发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种机遇因素,可以诱发行为人的犯罪心理也可以促使主体不良心理恶性发展为犯罪心理。加之现场条件和气氛,如夜深人静、事故现场偏僻无人等;或者侵害对象的诱发,如被害人重伤、昏迷不醒;或者现场其他人的影响,如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的指使。这一系列因素促使主体不良心理恶性发展,以致产生价重结果,如交通肇事后逃逸,甚至加害受害人等。此时,影响主体罪过形式进一步发展的情景因素便是前文所述的第二性环境。 一、绪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笔者认为,一般情况,在这种出乎意料的、强烈的外界环境刺激下,行为人的行动往往受到消极情绪的左右,对行为的目的和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智上的自我控制。与深思熟虑的犯罪行为相比较,该种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一般不大,几乎没有同样犯罪反复的危险,但也不排除有过犯罪经历的人再次产生犯罪心理的情形。刑罚应当有所区别,如果一律将行为人定罪为直接故意犯罪有刑罚苛刻之嫌。

(三)刑罚价值分析

从刑法价值角度考虑,将故意纳入加重结果的罪过形式之中较符合 现代 刑法公正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刑法日益趋轻化,更追求实质的公正,也要求刑罚避免均衡性的极端。若不考虑罪过产生的特殊环境或前提条件,合理确定刑责大小及适用的刑罚,将很难达到实质的公正。

近代学派代表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倡导目的刑主义,他将犯罪人分为机会犯罪人与惯习犯罪人。对于机会犯罪人,由于其是在外部影响下犯了过错,几乎没有犯罪反复的危险。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的产生是有一定概率的,不可能每个基本犯罪都会产生加重结果。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也是一种机会犯罪人,即没有基本犯罪这一前提条件,行为人就没有可能(机会)实施进一步的行为。因此就应找到一种合理的刑罚来适用,毕竟刑罚的目的主要是惩戒教育个体,而非单纯惩罚。而这点又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李斯特还认为:“凡人跟普通人完全一样,普通人只不过是由于在与外部情况结合时的幸运才没有陷入犯罪而已。”[10]从前文所述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犯,犯罪行为的实施是内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仅从表面判断犯罪行为,还要了解罪犯的心理变化。

笔者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其罪过形式包括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例如甲交通肇事后驾车逃离现场。甲主观上,可能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防止付出高额医疗费用,而希望被害人死亡以便没有人可以指证他的肇事行为,或者认为被害人死亡、不死亡都无所谓。此时,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存在直接故意杀人的故意,按“排除故意说”的观点,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这种逃逸形式的不作为是否就相当于作为的杀人罪的实行行为,还值得讨论。持“排除故意说”的学者,大多忽略了不作为的逃 逸行 为和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之间的等价性,从而轻易得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结论。

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仅仅逃逸即弃而不管,原则上被害人得到第三者救助的可能性很大,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产生并不具有排他的支配性;此外,故意杀人罪是重罪,其成立要求有强度很高的违法行为。而要使不作为的杀人与作为的杀人有同价值性,单纯对被害人放置不管还不够,如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或者将被害人抱上自己车后拒不送到医院,在大街上兜圈导致被害人死在车中。此时,使被害人得到救助已不可能或者显著困难的,才属于对被害人的生命有绝对的支配,不作为杀人与作为杀人才具有等同的价值性。[11]

问题在于,究竟哪些情况下主观上持故意的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哪些情况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其区分标准是什么

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后单纯的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原则上以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即可。但是,肇事者行为若包含着剥夺被害人生命的现实危险时,以故意杀人罪认定更为合理。至此,笔者提出两条区分标准:

(一)时间、地点是否发生变化。如肇事者将被害人转移其它场所或者逃逸后返回二次加害被害人,则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二)是否属于再犯。如果行为人有过同类犯罪经历,再次产生犯意的,其主观方面已不同于一般交通肇事者的犯罪心理,与作为的杀人具有更大的等价性。

(三)是否使被害人得到救助已不可能或者显著困难的。如发现被害人重伤未死而二次碾轧后逃逸,使其得到救助已不可能,或者将被害人抱到自己车上拒不送往医院,使救助显著困难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相反,如果被害人的伤并非致命,事故现场是行人频繁的场所,或者派出所和医院就在附近,被害人得到第三者救助的可能性很大的情况下,肇事者逃逸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三条标准中,以第三条标准为主,或者说,第一、第二为形式标准,第三为实质标准,归根结底即行为人的行为与作为杀人是否具有等同的价值性。

四、正确理解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

根据前文所述,对我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可以这样理解:行为人虽然主观上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但如果其单纯地逃离现场,不予救助的行为与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行为并不具有等价性,按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最高法院在2000年11月公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认为,“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解释》认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得不到救助”,但从实质上看,“得不到救助”也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行为。肇事者对这个结果的心理状态是故意还是过失《解释》未加限定。既然未加限定,那就说明故意、过失都包括在内。[12]而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在犯罪性质上仍然定交通肇事罪。由于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罪过形式产生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从现代刑法公正价值观上考虑,如此规定是比较合理的。

针对交通肇事犯罪不断增加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适当提高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目前我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72条规定,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大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在保险公司与肇事人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后,大多数犯罪人被宣告缓刑。[13]对交通肇事罪大量适用缓刑,犯罪人受不到应有的剥夺性痛苦,这无疑对其他社会成员起不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这种立法和司法现状不但使刑罚丧失一般预防的价值,还无形中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的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慎用缓刑。

「注释」

[1]楼伯坤。刑法第133条规定与加重理论之冲突[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5:36.

[2]高秀东。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

[3]欧阳涛,魏克家,刘仁文。易混淆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50.

[4]赵秉志,吴大华,萧 中华 。中国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2-63.

[5]刘明祥。评双重罪过说[J].法学评论,1989,5:34-36.

[6]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

[7]陈娟。结果加重犯概念辨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6:29.

[8]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

[9]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

[10]张小虎。刑法的基本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7.

[11]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72.

[12]侯国云。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几个疑难问题[J].中国法学,2003,1:180-181.

[13] 唐 胜。对交通肇事罪刑罚问题的探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21.

@2019

最高院醉驾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最高院 醉驾 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 最高院醉驾司法解释内容如下: 1、准确适用法律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依法严惩 醉酒驾车 犯罪 刑法 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 酒后驾车 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且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定罪。 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两起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中,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都是在严重醉酒状态下驾车肇事,连续冲撞,造成重大伤亡。其中,黎景全驾车肇事后,不顾伤者及劝阻他的众多村民的安危,继续驾车行驶,致2人死亡,二人轻伤;孙伟铭长期 无证驾驶 ,多次违反交通 法规 ,在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 追尾 后,为逃逸继续骂车越限速行驶,先后与4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在醉酒驾车发生 交通事故 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其主观上对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二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当裁量 刑罚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处以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或者 死刑 。具体决定对被告人的刑罚时,要综合考虑此类犯罪的性质、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及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一般情况下,醉酒驾车构成本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希望、也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行为的主观恶性与以制造事端为目的而恶意驾车撞人并造成重大伤亡后果的直接故意犯罪有所不同,因此,在决定刑罚时,电应当有所区别。此外,醉酒状态下驾车,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有所减弱,量刑时也应酌情考虑。 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依法没有适用死刑,而是分别判处无期徒刑,主要考虑到二被告人均系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驾驶车辆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被害方的谅解。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对二被告人的量刑是适当的。 3、统一法律适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 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对4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警示、教育潜在违规驾驶人员,今后,对醉酒驾车,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的,一律按照本意见规定,并参照附发的典型案例,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 为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稳定社会关系,对于此前已经处理过的将特定情形的醉酒驾车认定为 交通肇事罪 的案件,应维持终审裁判,不再变动。本意见执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综上所述,最高院在总结各个地区上报的醉驾案件判决结果时发现了很多具体的违法情节与法律中的宏观使用并不契合,所以就做出相关的解释将醉驾的具体含义以及法院可以参照的法律都一一标注,以保证所有的违法醉驾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处罚。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交通事故“私了”后,还能反悔吗?2021年2月28日,原告赵某驾驶的车辆与被告张甲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原告赵某委托其丈夫即原告刘某处理与被告的纠纷。原、被告双方协商原告预付给被告50 000元,用于被告的车辆修理、入院检查,预付的款 ...

肇事罪元甲交通律师

01-18 10:00

交通肇事罪不谅解缓刑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不谅解缓刑案例:(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741热度
酒驾最新标准 2024年3月起实施!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看01新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饮酒驾驶为0.20mg/mL,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0.80mg/mL属于醉驾。检验线性范围为0.1mg/mL~3mg/mL。02 新检验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 ...

肇事罪元甲交通律师

01-18 09:51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 我能不能管车主要交通费

律师回复中...
2024-02-17 09:38

交通肇事罪判实刑案例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付广荣,男,1945年元月18日出生,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族,农民,住河 ...
936热度
交通事故车上人员受伤的赔偿责任: 1、车辆驾驶员责任:如果交通事故是由车辆驾驶员的过错或违法行为导致,驾驶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车辆所有人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车辆所有人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15 19:03

交通肇事罪最新典型案例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
58热度
交通事故拒不赔偿后果: 交通事故全责拒不赔偿的,可能会被起诉,起诉至法院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经法院判决生效后,仍然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受害人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肇事人的财产用以赔偿。 全责不赔钱首先需要承担民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15 19:01

交通肇事罪精神损害赔偿案例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法律分析:精神损害是一种外人无法计量的无形伤害交通肇事罪精神损害赔偿案例,对于精神损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依据现实情况由法官依据 ...
353热度
三方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1、交通事故三方同等责任。三方交通事故两方同等责任一方次要责任,其中负同等责任一方死亡一人,其他两方交强险分别最高可以赔偿身故方11万的死亡赔偿限额。有产生医疗费用,还可以分别赔偿最高1万元的医疗费用。 2、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15 18:56

深圳交通事故赔偿案例最新

深圳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明细表一、医疗费:以发票为准二、住院伙食补助费:50元×住院天数三、营养费:500-1000元(病历有注明“加强营养”才有赔偿)四、后续治疗费:二次手术深圳交通事故赔偿案例最新的费用五、护理费:50元/天×住院天数六、误工费 ...
990热度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电瓶车闯红灯被撞了怎么划分责任? 电瓶车闯红灯被撞的交通事故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如何划分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对方没有任何违法行为,那么闯红灯的一方(电瓶车)将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非机动车闯红灯被机动车撞的情况,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07 09:32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不起诉案例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肇事罪检察院不起诉案例,因而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检察院不起诉案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 ...
403热度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酒驾和醉驾如何界定? 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 酒驾,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07 09:27

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的案例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的案例:(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的案例,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追诉时效的案例的 ...
724热度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怎样赔偿 1、主责方需负担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主责方需要先行承担赔偿责任。主责方的赔偿责任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财产损失:包括车辆受损、财产物品受损等。 (2)人身损害:包括医疗垫付、工资损失、死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07 09:23

广州交通肇事罪最新判决书

自诉人×××以被告人×××犯交通肇事罪,要求给予刑事处分,同时要求赔偿给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由,向本院提起控诉,分两种情况: 第一、被告人构成犯罪并应赔偿经济损失的,表述为: “一、被告人×××犯交通肇事罪,,审判员 ××× ××××年× ...
405热度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小区内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 对于小区内的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原则上应当作为普通民事侵权行为,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辖和职责范围。其损害赔偿事宜,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07 09:18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配合怎么办? 不承担交通事故责任一方,如果有伤者,先治疗,治疗费用方面,负全责一方如果不垫付,可以申请交警部门,要求其垫付医疗费,当然,这些措施仍然无效,只好自己先行垫付治疗了。 待伤者病情稳定, ...

肇事罪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08-07 09:13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条件: (1)行为必须齐备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基础条件。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条件。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责任、 ...

肇事罪陈凯旋

07-31 14:31

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审理后,法院支持了郭某关于伤残赔偿金、残疾器具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律师费的请求,但是对于左股骨颈骨折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难以认定,该部分的鉴定费不予支持,由于双方在左股骨颈骨折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纠纷,而 ...
290热度
交通肇事撞死人是赔偿还是坐牢? 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发生,如果肇事司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并且追求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死者家属可以向肇事司机主张死亡赔偿金。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满足一定条件的话 ...

肇事罪荣静月

07-28 18:52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提供赔偿

律师回复中...
2024-02-01 17:25

交通肇事罪全责没谅解案例

开车撞死人但是没有谅解书交通肇事罪全责没谅解案例的交通肇事罪全责没谅解案例,判决刑罚的主要依据是犯罪行为人的行为严重程度以及主观过错,被害人的谅解书是影响量刑的考虑因素,并非主要决定因素,会不会坐牢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交通肇事罪全责 ...
650热度
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 ...

肇事罪李楠楠

07-28 18:50

十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我国十大交通事故-超速行驶翻入山沟三人死亡2003年2月18日10时50分十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山东省威海司机鞠某驾驶一辆超载运煤的大货车十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内乘刘某、赵某两名装卸工,由北向南超速行驶到昌平区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1.2公里处 ...
381热度
“开门杀”撞伤骑车人责任谁来担? 因“开门杀”造成人员伤亡,还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 ...

肇事罪陈凯旋

07-21 13:35

五十个典型交通事故案例

审理后,法院支持五十个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了郭某关于伤残赔偿金、残疾器具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律师费的请求,但是对于左股骨颈骨折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难以认定,该部分的鉴定费不予支持,由于双方在左股骨颈骨折与交通事故之间 ...
461热度
李楠楠律师深耕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等业务领域,专业处理纠纷,具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帮助众多当事人获得了高额赔偿!深受客户信任与赞扬!

肇事罪

04-24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