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应当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规定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其原文如下:
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 停止侵害;
(二) 排除妨碍;
(三) 消除危险;
(四) 返还财产;
(五) 恢复原状;
(六) 修理、重作、更换;
(七) 赔偿损失;
(八) 支付违约金;
(九)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 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民事损害赔偿基本原则是什么? 损失填平原则是什么?民事损害赔偿基本原则是
一、全部赔偿原则
二、财产赔偿原则
三、损益相抵原则
四、过失相抵原则
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我国民事侵权理论往往将损害分为财产损害(分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和非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依据我国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的民事侵权赔偿理论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权利人损失多少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侵权人就赔偿多少。这种赔偿是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为目的,故这种赔偿也称为补偿性赔偿,其适用的赔偿原则是全部赔偿原则即填平原则,全部赔偿之后果即为填平。填平就是将受害的损失全面填补,权利人损失多少,侵权人赔偿多少,使权利人在经济上不受损失。
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与民事义务不同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民事义务是因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产生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规定义务人应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不具有制裁性。而民事赔偿只能因违反义务的违法行为而产生,违反义务应当承担法律后果,具有制裁性。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一、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具体包括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损失“包括 合同履行 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见,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2、合理预见规则。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这一规定,只有当违约所造成的损害是违约方在订约时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才能认为损害结果与违约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违约方才应当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 3、减轻损失规则。 所谓减轻损失规则是指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减轻损失规则规定在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二、损害赔偿的特点有哪些? 1、 损害赔偿是因 债务人 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 民事责任 。 合同生效 后,因债务人违约而使 债权人 遭受损害,当事人之间的原 合同债务 关系就转化为损害赔偿的 债务 关系。 2、 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违约损害赔偿是民事责任的一种,理应和其民事责任赔偿的原则 他民事责任一样,从法律本性而言只具有补偿功能而摒弃惩罚功能。 3、 损害赔偿以赔偿受损方因对方违约行为而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一方不适当履行或不履行合同,另一方不仅会遭受现有财产减少的损失,而且会遭受期待利益的损失。 4、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等条款规定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先约定一方当事人在违约时应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综上所述, 合同当事人 发生违约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造成损失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违约损害赔偿有一定的原则遵循,比如合理预见赔偿及完全赔偿。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加大,否则因为扩大的损害赔偿,其不得向违约方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