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本溪袁诚家还能放出来。曾先后担任过本溪市政协委员和鞍山市人大代表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的袁诚家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因“涉黑社会”等6项罪名于2015年被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服刑期到后就会放出来。
一对夫妇获刑三年后申请37亿国家赔偿发生了什么?今年5月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正在监狱中服刑的辽宁本溪人袁诚家和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他刑满释放的妻子谢艳敏,申请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了总金额超过37亿元的国家赔偿。2014年,袁诚家和谢艳敏因涉嫌犯罪分别获刑20年和3年5个月。三年后,他们为何会向当年的办案机关提起如此高额的国家赔偿?
二审判决返还非涉案的17家企业
袁诚家,辽宁本溪人,被判入狱前曾是当地知名企业家,案发前实际控制经营的企业共有22家。
2010年11月11日,袁诚家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2014年1月,辽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等六项罪名,判处袁诚家有期徒刑20年,其妻子谢艳敏,同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5个月。此外,法院还判决追缴、没收袁诚家实际控制的22家企业及这些企业账户内的资金和车辆。
谢艳敏想不通,虽然他们夫妻被判有罪,但他们名下的财产是否就该全部罚没呢?
2015年11月,辽宁省高院对该案进行了二审判决,在维持一审法院对袁诚家和谢艳敏定罪量刑的同时,对一审法院关于涉案财产的判决进行了调整。
辽宁高院终审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袁诚家的17家企业及其企业账户资金等,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及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关联性,将这些企业及企业账户资金、车辆及冻结资金、其他资金部分予以追缴、没收不当,判决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依法返还。
除这17家企业,法院还判决,袁诚家及其家人名下和非涉案企业名下的各类财产,包括存款、入股银行的股金,袁诚家2003年黑社会组织成立前已拥有的2000万元资产等合法财产也要进行返还,这其中还包括查封扣押的三百箱茅台酒在内的大量贵重物品。
几个亿尚未返还 部分财产被变卖
两年多过去了,辽宁省公安厅除返还了部分财产,对于包括17家企业在内的其它合法财产,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按法院判决,当年被办案机关查封扣押的财产中应该返还的主要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被认定与黑社会犯罪无关的17家企业及其收益;第二部分是袁诚家及家人账户和非涉黑企业账户上的存款;
第三部分是包括银行入股金在内的对外投资款;
第四部分是袁诚家2003年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前的资产2000万元;
第五部分就是包括茅台酒在内的手表、金条、字画、玉器等贵重物品。
二审后,辽宁省公安厅返还了3.8个亿,目前还有几个亿没有返还,其中包括个人存款、相关的利息,也包括袁诚家大量对外的投资。而且这些财产中的大部分已很难返还了。
比如本该返还给袁诚家的企业之一“本溪万豪国际会馆”,如今不仅变成了建材城,而且早在法院判决之前就被转让出去。本该返还的其它大多企业也都出了相类似的状况,返还工作也因此困难重重。
利益驱使 涉案财物管理乱象丛生
专家表示,造成现在法院判决难以执行的原因,在于终审判决之前,办案机关对查封扣押的涉案财物进行了违规处置。
专家还指出,在以往的案件中,违规处置涉案财物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问题背后其实就是利益的驱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卫东:
原来谁扣的归谁,用于抵顶政法机关的办案经费。后来实行收支两条线,收了要上交,办案经费由专门财政来支出,但在收支两条线的过程中,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又同时实行了按比例返还,也就是说办案机关查的越多、扣的越多、上交的越多,返还的就越多。这项制度必须坚决废除,今后任何政法办案机关绝不能从收缴扣押冻结的财产来获得任何经济上的利益。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产权保护
袁诚家和谢艳敏该如何拿回本属于他们的合法财产呢?就在返还工作举步维艰时,2016年以来,中央在产权保护领域的深化改革和不断出台的新政策,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印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专家表示,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对产权保护不力,甚至侵害合法产权的现象,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产生了负面影响,急需解决。
中央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
2016年11月28日,最高法颁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2016年12月28日,公安部向全国公安系统下发通知,要求学习贯彻《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申请国家赔偿 解决返还难题
看到中央不断出台的新举措和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谢艳敏看到了希望,她聘请了律师,决定通过申请国家赔偿的途径解决自己财产返还的难题。
在这份国家赔偿申请书中,申请人袁诚家和谢艳敏要求辽宁省公安厅返还17家企业,返还赔偿17家企业正常经营产生的收益,返还赔偿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本金及利息,以及银行募集款、租赁权协议结算款等直接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37.3亿余元,同时还要求返还手表、金条、字画、茅台酒等在内的其它贵重物品。
国家赔偿申请已受理 结果未定
相对于申请执行二审判决来说,代理律师表示,通过国家赔偿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袁诚家、谢艳敏的合法权益。
国家赔偿是国家财政来出资,如果公安厅实在赔偿不了的话,或者某一项不容易落实的话,那么会由财政部门来支付。
辽宁省公安厅已正式受理了这起巨额国家赔偿申请,虽然最终的赔偿结果还未确定,但这一段经历,让谢艳敏对财产的返还越来越有信心。
法律在不断完善,相信他们夫妇一定可以讨回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
“黑老大”为何获得6.79亿国家赔偿?8月11日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辽宁省公安厅正式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返还袁诚家夫妇各项财物款约6.79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我国国家赔偿金额本溪袁诚家还有几年释放 的最高纪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除了破纪录的天价赔偿以外,本案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要素,那就是作为国家赔偿对象的袁诚家,不仅并非“无辜”之身,而且还是罪行累累、货真价实的“黑老大”。
2010年,担任过本溪市政协委员和鞍山市人大代表的东北巨富袁诚家因为“涉黑”遭到刑事拘留。
据调查,袁诚家本是辽宁本溪人。年轻时,他曾以马车夫、装卸工、个体运输等职业为生,1999年取得本溪偏岭第一铁选厂经营权后,又到鞍山及云南等地发展。
2002年,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后,袁诚家找到因赌博输得倾家荡产的杜德福帮忙。杜德福带领手下兄弟投靠袁诚家后,为其摆平“黑道”的一切事情。
随着人员增多,袁诚家身边渐渐形成了数十人参与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这个犯罪组织内部称袁诚家为‘老大’。‘老大’一个指令迅速出动,动辄数十人,携带枪支、砍刀、铁棒,打、砸、砍、杀。”警方介绍。
警方侦查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袁诚家、杜德福采取非法手段,将触角伸向辽宁本溪、鞍山和云南香格里拉的矿山开采、选矿加工、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等领域,至案发前,总资产累计达20亿元。
在长达四年的羁押与调查之后,2014年1月,辽宁省营口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袁诚家于2000年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先后网罗20名社会闲散人员和释放人员,至2003年形成了“以商养黑,以黑护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经审判,法院一审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持有枪支等六项罪名,合并判处袁诚家20年有期徒刑,并判决追缴和没收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聚敛的财物及收益,其中包括袁诚家拥有的22家企业,企业账户存款1.4亿余元和30台车辆等。
袁诚家不服上诉,但在一年的诉讼之后,2015年11月,法院对袁诚家的定罪和量刑维持了原判,这意味着,袁诚家的罪行彻底坐实,他被称为“黑老大”也毫不冤枉。
然而,和一审相比,二审却在一个地方采纳了袁诚家一方的意见——法院认定,原判中17家企业财物及收益追缴和没收不当,应当予以撤销。
辽宁高院判决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的袁诚家17家企业及其企业账户资金等,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及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关联性,将这些企业及企业账户资金、车辆及冻结资金、其他资金部分予以追缴、没收不当,判决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依法返还。
这个关键之处的改判,为袁诚家此后争取国家赔偿,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在一年半的准备之后,2017年5月,尚在服刑的袁诚家委托律师,依据《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向办案机关辽宁省公安厅递交了37.3亿余元的国家赔偿申请。5月15日,辽宁省公安厅出具凭证,表示已经接收袁诚家案国家赔偿申请材料,其中包括12页的赔偿申请书,75页的证据材料,以及共计874页的一、二审判决,该凭证落款加盖了“辽宁省公安厅国家赔偿专用章”。
历时近3个月之后,辽宁省公安厅针对上述赔偿请求进行了查核,并最终做出赔偿决定。虽然舆论对此感到震惊,但事实上,这却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