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综合考虑残疾军人于医疗期满后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的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对医疗护理依赖的程度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将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含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标准由重至轻分为1~10级,其中,1~6级同时适用于因病致残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
一、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完全护理依赖的,为一级:
1.植物状态(持续三个月以上);
2.极重度智能减退;
3.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4.重度运动障碍;
5.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含肘关节离断);
6.双下肢高位及一上肢高位缺失(股骨上三分之一、肱骨上三分之一缺失);
7.肩、肘、髋、膝关节中5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8.脊柱损伤后致完全截瘫;
9.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90%,四肢大关节中6个以上关节功能不全;
10.全面部瘢痕并重度毁容;
11.双眼球摘除;
12.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
13.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
14.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
15.大部分小肠切除,残余小肠不足50cm;
16.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功能不全,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或普通饮食;
17.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6个月以上需终生血液透析维持治疗(无法行肾移植手术)。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中规定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文职干部,以及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士官,可以作退休安置。伤病残军人批准退休后即审定安
置去向、纳入安置计划及时移交。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
部队评残标准2020部队评残标准2020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评残相关政策条件
(一)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义务兵、学员因战因公致残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以及初级士官、义务兵和学员因病致残医疗期满符合评残申报条件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的,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相关人,下同)可以向所在团级以上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申请评残。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义务兵、学员评定残疾等级后,残疾情况发生严重恶化,原定残疾等级与残疾情况明显不符的,本人可以向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申请调整残疾等级。
(二)军人申请评残医学鉴定必须有两名旁证人员予以证明并填写《军人申请病退评残医学鉴定审查表》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
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应当协调经治医院复印病历,经初审后符合评残医学鉴定条件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由组织、干部、卫生部门,士兵由军务、组织、卫生部门联合对申请人的身份、致残性质、患病情况进行审查并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经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党委研究通过后上报。
(三)军人申请评残医学鉴定,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军人申请病退评残医学鉴定审查表》;
(2)《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或者《军人残疾等级评定表》;
(3)个人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小二寸彩色照片6张;
(4)加盖经治医院病案室和医务部(处)公章的病案首页、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小结、相关检查结果及后续治疗病历(近半年内)等材料复印件。
(四)军区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在医学鉴定工作开始前,会同同级机关军务、组织、干部、财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材料不全、填写不规范的,应当将申报材料退回本人所在单位补充完善后重新申报;对内容不真实或者明显不符合评残医学鉴定标准的,取消其参加医学鉴定资格。
(五)军区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应当抽组专家组,采取集中方式,在指定医院实施评残医学鉴定工作。医学鉴定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8月份至10月份实施。
(六)军人所在单位应当组织申请鉴定人员按照要求参加鉴定。军人病情严重确实不能到达鉴定现场的,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党委必须得出具证书,并指定人员代为陈述情况;其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他不参加现场鉴定的,视为自动放弃医学鉴定。
(七)军区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应当组织对通过医学鉴定人员的有关情况,在军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对公示事项有异议的,军区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机关军务、干部、纪检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调查核实并复议。
(八)被鉴定人对医学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应当于收到医学鉴定结论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本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提出医学鉴定复议申请;
团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复议的,逐级上报至军区级以上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
2020年度六级伤残军人抚恤金发放标准是多少?《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二十八条 退出现役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的因战、因公致残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的残疾军人因旧伤复发死亡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的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抚恤待遇。
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对其遗属增发12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抚恤待遇。
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
应当参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以及一级至十级残疾军人享受残疾抚恤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依靠残疾抚恤金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军人,可以增发残疾抚恤金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补助,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军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多少军人评残后一次性补助根据残疾等级1至10级现标准为最高14.5万元至最低1.75万元不等。现役军人受伤至残疾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并被评定为残疾军人的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如果没有特殊的家庭生活可能的含退役后,并没有有一次性补助的。
法律分析
现役军人因战、因公牺牲或致残,以及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病致残,可以同时享受军人伤亡保险金和军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烈士保险金标准由8.64万元提高到60万元,因公牺牲由5.76万元提高到30万元,1至10级残疾由原标准最高5.04万元至最低0.48万元,提高到现标准最高14.5万元至最低1.75万元不等。 如果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你评上2020年部队评残等级标准和补偿 了九级就可以在退伍前得到部队的残疾保险近万元(10级是0.48万元)。现役军人受伤至残疾,并被评定为残疾军人的,如果没有特殊的家庭生活可能的(含退役后),并没有有一次性补助的。但是能够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伤亡保险暂行规定、关于军队统一为现役军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由部队投保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予以所在部队联勤部门拨给相应等级的保险金赔偿款,在退役时有部队联勤部门一次性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退役后,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由有关部门发给民政部每一年9月发布的抚恤金标准的、相应等级的抚恤金至终。当新老残疾军人只有在家庭生活发生困难时,可以向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申请一次性补助,经过街道、乡镇民政部门审核和县市区民政部门批准,每年累计可以得到累计不大于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法律依据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二十五条 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退出现役后或者医疗终结满3年后,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有档案记载或者有原始医疗证明的,可以评定残疾等级。现役军人被评定残疾等级后,在服现役期间或者退出现役后残疾情况发生严重恶化,原定残疾等级与残疾情况明显不符,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申请调整残疾等级的,可以重新评定残疾等级。
第二十六条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按照残疾等级享受残疾抚恤金。残疾抚恤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因工作需要继续服现役的残疾军人,经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批准,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残疾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