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09.22
52
按照 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延误治疗造成的,就证明对损害的发生,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则医疗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在抢救垂危病患的生命时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采取紧急医学措施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认为是 医疗事故 ,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事故免责的形式有哪些

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的免责事由主要有:1、不可抗力;2、患者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等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医疗纠纷免责内容包括什么?

一、 医疗纠纷 免责事由包括 1、紧急情况下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在抢救垂危病患的生命时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采取紧急医学措施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认为是 医疗事故 ,不承担赔偿责任。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医务人员或医疗单位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主观上的过失,通常是由于患者病情特殊或者病员体质特殊引起的。二是损害后果的发生属于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难以防范的。具备这两个特征造成的 医疗损害 后果,构成医疗意外,不承担赔偿责任。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是一种医疗意外。发生意外的原因,就是医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对所发生的不良医疗后果无法预料,或已经预料到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了但是没有办法进行防范。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 民事责任 。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在输血中造成感染,如果医疗机构有过错,则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没有过错而造成的输血感染,引起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医疗人员对病员诊疗护理,必须得到病员及其家属的配合。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如果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的原因延误治疗,出现 人身损害 后果,说明受害病员一方在主观上有过错。按照 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延误治疗造成的,就证明对损害的发生,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则医疗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是构成损害事故的原因之一,医护人员也具有 医疗过失 时,构成混合过错,应依过错程度由双方分担责任。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不可抗力可能使医疗单位在正常的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的损害,但因其直接原因是不可抗力,不是医疗过失所致,因而应当免责。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实质是一种侵权赔偿责任。对医疗事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 法律规定 1、我国法律规定的是过错责任原则,且对医疗事故侵权纠纷的因果关系和过错存在实行 举证责任 倒置 2、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行为过程中没有过失和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自己在主观上没有过错的,医疗机构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3、医疗机构不能证明的,就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符合免责事由条件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 医疗纠纷免责 的全部内容,发生医疗纠纷时,对于医疗纠纷是否免责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或者被判定为医疗纠纷免责但是不服的,都不要过分吵闹,可以到有关机构从新鉴定或者咨询相关方面的 律师 ,这样可以更好的维权,发生医疗纠纷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对于已经发生的,我们应该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生过激行为,产生新的问题。

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主要有哪些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的诊疗;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法律依据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医疗事故中的免责事由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的不良后果。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在输血中造成感染。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医疗纠纷免责声明包括几种情形?

一、关于不可抗力 按照《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6868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的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不承担 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因此,如果在诊疗活动中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形导致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可以免除责任。但在实践中出现停电致使手术无法进行从而导致患者损害,是否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需要认真研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实施手术时,应该配有备用电源,停电不能构成不可抗力。 二、关于医疗意外 《 医疗事故 条例》第33条第2项规定,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这就是关于医疗意外的规定。所谓医疗意外,是指医务人员无法预料的原因造成的,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无法避免的 医疗损害 后果。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意外许多是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正如本节所举的第一个案例中的情形。医疗意外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损害的发生没有 医疗过失 ,通常是由于患者病情特殊或者体质特殊引起的。二是损害后果的发生属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难以防范的。具备这两个特征造成的医疗损害后果,构成医疗意外。 我们认为,虽然《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医疗意外是免责事由。但是,从理论上说,医疗意外应该属于《民法典》第1224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一种具体情形。理由是,既然是医疗意外,说明医疗机构没有过错,也就是说,医疗意外是与过错相联系的概念,医疗意外的评价是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为标准的,即医疗意外实际上是包含在“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这一免责事由之内的。因此,在发生医疗意外时,由于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医疗机构当然就不承担 侵权责任 。 三、关于无过错输血造成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 血液是重要的医疗用品,无法人工生产,只能从人体身上采集。虽然,在采血之前要对献血员进行体检,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窗口期问题,即有5%左右的献血员在感染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早期,虽然实施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了目前的检查方法却无法检测出病毒指标,这种血液被当做正常的血液输给了患者,造成了患者感染血源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血液提供机构(主要是血站)以及医疗机构是否要承担责任。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就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关于血站在采供血过程中无过错的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血站依法是否应当承担无 过错责任 ,有不同意见。目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血站对民事损害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依照《 产品质量法 》第四41条的规定,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因此,对血站责任问题的不同意见就主要反映在对于血液是否属于“产品”的争议上,大体有三种意见: 1、认为血液不是产品,输血是医疗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买卖,对血液不应当作为“产品”适用《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将从供血者身体抽取的血液,进行分装、贮存、保管、运输以及加入抗凝剂等,这些工序尚不构成加工和制作。血液的本质特征不是生产劳动的成果,血站也不能生产、制造血液。“制造”血液是人类的一种身体机能,血液是从献血者身上采集而来。输血不同于普通的商品销售,而类似于人体组织的移植,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献血 法规 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根据这些规定,结合《产品质量法》第2条的规定,应当认为输血用的血液不属于“产品”,血站不应承担无过错责任。 2、认为血液是产品,无过错输血感染疾病案件应适用《产品质量法》, 由血液提供者向受害人承担无过错责任。输血用血液( 包括全血与成分血) 与人体内的血液不同, 它经过了加工、制作,尽管过程相对要简单一些,但如果不经过器械采血、分离、加入抗凝剂等工艺流程, 人体内流出的血液不能自动成为输血用血液。而且,输血用血液是血站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销售给医院, 患者又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向医院支付相关费用后才使用的。 3、认为应当将血液视为“产品”,使血液提供者承担与血液制品生产者相同的责任。相对于输血用血液,普遍认为血液经过提取分离而形成的血液制品,如冻干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属于产品。血液与血液制品的来源相同, 都是献血者体内自然流动的血液( 或血浆) , 只是输血用血液由血液提供者以较为简单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 而血液制品由企业以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加工制作。如果对“窗口期”等原因造成的输血感染事件按照不同的规则处理,对血站适用 过错责任原则 , 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不符合法律公平公正的理念。因此在无过错输血感染疾病案件中,对于血液是否为产品不宜机械考虑,即使血液不是产品,亦应将其视为产品,适用产品质量法由血液提供机构承担无过错责任。 其次是在无过错输血患者感染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如何承担责任的争议。与血站的情形相似,也有上述三种意见。主张医疗机构不应承担责任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医疗机构只是血站提供血液的使用者。在输血过程中,医疗机构仅负责检测患者的血型,以及将血站取得的血液与患者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对于从血站取来的血液,医疗机构没有义务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检测。医疗机构对血液本身并未收取任何费用。在输血过程中,医疗机构向患者收取三项费用,包括血站供应价格、储血费和配血费。其中血站供应价格是由医疗机构代为收取的,要全款支付给血站,属于患者支付给血站的费用。患者支付给医疗机构的费用只有储血费和配血费两项,分别是血液储存费用和为患者输血进行血型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检验项目费用。主张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责任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医疗机构与其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他销售者相比,更具专业性,对于血液和血液制品,医疗机构都应负有最终的把关责任,这种责任关系着患者的生死存亡,作为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医院和医生有能力和责任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鉴别,而患者比一般消费者而言,在专业性方面更处于劣势。因此,医疗机构的责任不应当比一般销售者的责任更低。 我们认为,输血感染案件中的受害人与血液提供机构及医疗机构相比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弱者。对于无过错输血感染这一不可预料的风险,血液提供者和医疗机构更有控制风险、承担风险和分散风险的能力。合理保护受害患者的利益,有利于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因此,在“无过错输血造成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理解和适用上,不应该将这种情形归入“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由于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将来的司法解释对此进行细化。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2023年转眼即将过去,一路走来,律所坚持专业是服务的起点,口碑是服务的终点,以“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作为基本能力;🎈2024律所初心不渝,让口碑服务客户的热情炙热不息! 🎈法院及律所放假时间: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共3天,1月2日正式上班。 🎈放假期间如遇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致电主办律师或者专案组成员,其他消息办案团队会在节后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答🤝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12-29 12:50

所有付出都只为委托人最终的满意🌹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6-27 09:05

借用他人小客车指标买车,借用车辆指标的行为违反小客车调控规定,任何一方均可以到法院起诉借名买车行为无效!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7-14 20:42

医疗技术损害的免责事由包括

按照 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延误治疗造成的,就证明对损害的发生,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则医疗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对医疗事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 法律规定 1、医疗技术损害的免责事由包括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427热度
有粉丝问,河北男孩骑行被碾压头部致死,保险公司栽培吗?这种情况首先要看责任划分,只有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才会产出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才会理赔。机动车三者险属于责任险,无责任往往不予理赔。但考虑到机动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大众交通意识还不太强,完全由机动车一方或者另一方承担全责也不公允。所以有交强险,只要发生交通事故,承保了交强险的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的赔强限额内先行赔付。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4-09 07:13

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形

按照 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病员及其家属延误治疗造成的,就证明对损害的发生,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则医疗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行为免责的6种情 ...
52热度
北京顺义区交通事故,当事人受伤桡骨骨折,元甲团队精准出击,根据伤情最佳时机安排伤残鉴定,评上十级伤残,当事人非常满意送来一面锦旗。我们深知每一场事故都是人生的急转弯,元甲为您守护规则,争取高额赔偿款,让您安心生活。

北京交通事故律师-许瑞林

03-21 16:02

医疗行为举证责任最新规定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医疗行为举证责任最新规定,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三)因 环境污染 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医疗行为举证责任最新规定,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 ...
241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