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根据智力水平的重度、中度、轻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适应行为水平分为极度缺陷、重度缺陷、中度缺陷、轻度缺陷。智力残疾包括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1、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2、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扩展资料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1、智力残疾的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2、智力残疾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
3、智商(IQ)是指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测得的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不同的智力测验,有不同的IQ值,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第二十一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对接受义务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是标准如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他人造成 人身损害 的,应当赔偿 医疗费 、 护理费 、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 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 丧葬费 和 死亡赔偿金 。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解答智力残疾鉴定标准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大全标准如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IQ值在20以下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法律依据】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残疾证的智力残疾标准根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中规定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的智力残疾标准。
1、智力残疾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的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人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2、智力残疾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注:IQ测试使用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智商(IQ)是指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测得的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不同的智力测验,有不同的IQ值,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适应行为。
扩展资料:
残疾人证申办流程
1、申请;
2、受理;
3、残疾评定;
4、初审、填发;
5、审核、批准、备案;
6、发放、备案;
7、领取、保存。
残疾人证坚持申领自愿,属地管理原则,不收取工本费,残疾鉴定等费用自理。
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需持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各1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3张和致残病历原件(部分残疾鉴定需要),向户籍所在的乡、镇、街道办残联提出办证申请,乡级残联对符合办证条件的申请人,发放盖有印章的《办证申请表》,申请人持《申请表》再到区残联办理有关鉴定手续去医院鉴定。
未成年人、智力和精神类残疾人申请办证的,须在法定监护人的陪同下,办理有关手续和鉴定,同时还须提供法定监护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1张和证明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智力残疾一般分几级啊?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通过智力测验和适应行为评定分为不同等级。198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中关于智力残疾分级如下:
分类方法是根据智商值的大小划分智残等级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等级。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5以下,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终身生活需全部由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他人照料智力残疾的评定标准 ;运动感觉功能极差,如通过训练,只在下肢、手及颌的运动方面有所反应。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5—39之间,适应能力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40—54之间。适应行为不完全,表现实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知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5—69之间。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和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如经过特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好辨别能力;能比较适当地与人交往 (引自《残疾人抽样调查手册》) 。
拓展资料:
按病因的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出生前、产时和出生后三大类。出生前的因素包括遗传性疾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多发畸形、宫内窒息等。产时因素包括生后窒息、颅内出血、产伤,其中主要是窒息和颅内出血。出生后因素包括颅脑外伤、脑炎、脑膜炎、社会文化落后、心理损伤等。
按照教育可能性分级 可教育性:IQ50-69,智龄发展的极限是10-11岁,对读、写、算等基本学科感到困难,但如有适应的补救教学,可以学习基本学业及日常事务。 可训练性:IQ30-49,智龄发展的极限是6-7岁,学习能力有限,只能学习简单的实用性课程和生活技能,强调自助与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