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保险赔不赔关键司机买的是什么保险,顺风车的公司是可以拒绝赔偿的。
首先,车险中的交强险是肯定赔的,无论有责无责,只是有责无责的限额不同,
我们重点探讨的是车险中的商业险部分,因为有很多的拒赔案例,说出来也能够给从事顺风车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建议;
接下来,我们说说从事顺风车业务发生事故赔的理由是什么,当然是车主购买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了车险中的商业险,那么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什么呢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
理由是,签订车险的合同中表明车的用途是私家车自用,但是实际上从事了营运,改变了用途,所以拒赔。
拓展资料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
拒赔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所有的情况都会被拒赔吗?
我们谈谈拒赔的基本逻辑,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从车险费率的厘定是不同的,从事营运的车辆意味着使用频率高,涉及的人员多,风险过高,费率更高,具体案例中,保险公司认定私家车车主从事顺风车业务导致车辆(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且没有通知保险公司,由此发生的事故属于免责范围,理当拒赔,这样的理由在一些案例的诉讼中也得到了当庭法官的支持。
本来顺风车的优点是节省了社会资源,调动了存量资源,但是实际运行中又增加了私家车主的理赔风险,成为了掣肘,一定程度打消了私家车主从事顺风车的积极性,这如何是好呢?
让我们把这件事理理清楚,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状况保险公司都会拒赔,即使是保险公司拒赔,有一些情况法庭上也会支持私家车主判保险公司理赔,请注意保险公司拒赔理由中的关键词:危险显著增加,何为显著增加?并不是只要从事了顺风车就意味着危险显著增加,法庭上要结合私家车主从事顺风车的出行目的、出行频率、出行路线、费用分摊进行举证,举个例子,如果只是上下班途中顺路接单其实并没有是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如果是下班后或者节假日等等频繁的接单那就完全可以认定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因此,车在路上安全第一,从事顺风车之前要想清楚,规避风险,毕竟发生事故往往经济损失不是小数目,如果保险公司不赔付会让当事人陷入窘境。
另外,烫心保要说一下,滴滴顺风车业务目前注册需要严格的审查和考试外,还要求车主购买120万保额的意外险,因为车险中交强险和商业险主要是保护车辆以及第三人的经济损失的,对于车主以及车上人员的保护非常小,一旦出现事故车上人员的人身以及医疗等经济损失如何保障,这也是滴滴公司风险管理很重要的一个增项吧。
滴滴顺风车生交通事故保险赔付吗解答滴滴顺风车生交通事故保险赔付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但是有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情形的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滴滴顺风车出事故,保险赔付吗滴滴顺风车出事故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保险会赔付。根据交强险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的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二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保险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
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坐滴滴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有责任吗?法律分析:如果事故不是你引发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的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乘客是不需要承担责任。滴滴打车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因此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也相应分四种情况,即按出租车模式、快车模式、顺风车模式、专车模式四种情形来区分。
1、出租车模式:责任承担方为出租车公司,滴滴公司不需要负责。
2、快车模式:驾驶员乘客按过错原则担责
这种模式下,打车软件将乘客的用车信息与私家车主的车辆信息匹配。私家车车主与乘客根据上述匹配信息自愿成立服务合同关系,私家车主向乘客提供服务,乘客支付费用,费用归私家车主所有。
滴滴平台未在快车模式进行抽成,亦未参与经营,仅向双方提供信息匹配服务,难以据此要求滴滴承担赔偿责任。
从保险赔付方面看,快车模式中,私家车车辆从事载客营运的业务,属于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从而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
3、顺风车模式:驾驶员乘客按过错原则担责
这里,私家车以节约成本为目的,经由驾车人同意,搭车者顺路搭车。驾车人在滴滴平台发布自己的行车路线,或接受滴滴顺风车发生事故 他人的合乘需求,并通过滴滴平台与搭乘者搭乘合意。但搭乘者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用以分担私家车车主在油费、过路费、汽车维修费等方面的开销。
发生事故后,应根据各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责任大小来确定责任承担。具体有几种情况:
一是若交通事故损害的发生是由于第三方机动车的过错造成的,则应当由第三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是由于驾车人的过错发生事故的。车主或驾车人作为车辆的管理者,有义务保证搭乘人的人身安全,若搭乘人在拼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并受到人身损害,车主或驾车人有义务对其赔偿。若搭乘者在“拼车”中也存在过错的,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适当减轻或者免除驾驶人或车辆所有人的赔偿责任。
三是由于搭乘人的过错发生事故的。此时,车主对搭乘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免除或减轻,即过失相抵原则。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