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一、安全责任事故 赔偿标准 是多少? 1、丧葬补助金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 工资 。 2、 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其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他亲属每人每月30%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工亡补助金 一次性 工伤死亡 补助的标准调整为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安全责任事故分级标准是什么? 1、一般事故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 2、较大事故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省级人民政府确认。 3、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认。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初步认定,报国务院确认。 三、公安机关如何介入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依照《 刑法 》和《 刑事诉讼法 》的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立案侦查 的,其中:在结案后认定事故性质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应由公安机关出具证明,按照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在结案后认定不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包括因事故,相关单位、人员涉嫌构成犯罪或者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给予立案侦查或者给予 治安管理处罚 的,均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安全责任事故中受伤的工人属于 工伤 ,因事故死亡的,家属可以拿到一笔赔偿,其中 死亡赔偿金 是职工人均年收入的20倍。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要尽快上报到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对于受伤致残的职工,企业尽快申报工伤,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事故有什么赔偿标准对于 工伤事故赔偿 标准有什么规定?这个问题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解答如下: 关于 工伤事故 有什么 赔偿标准 这个问题,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误工费、 护理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 伤残 补助金等。 工伤事故 赔偿金 额按《企业职 工伤 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办理了 工伤保险 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的 农民工 ,由工伤保险单位按国家政策给予赔偿;办理了 意外伤害保险 的农民工,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给予赔偿,不足部分由施工企业负担。没有办理任何保险的, 农民工工伤赔偿 全部由施工企业承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基本定义
1.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 2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 3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2.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2.2.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1.2丧葬及抚恤费用
2.1.3补助及救济费用
2.1.4歇工工资
2.2善后处理费用
2.2.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2.2现场抢救费用
2.2.3清理现场费用
2.2.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2.3财产损失价值
2.3.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3.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3.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3.2工作损失价值
3.3资源损失价值
3.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4.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
3.6其他损失费用
4计算方法
4.1经济损失计算见公式(1)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标准 :
4.3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4.3.1报废的固定期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4.3.2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4.4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4.4.1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4.4.2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4.5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方法计算(见附录A)。
4.6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见附录A。
4.7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的价值。
5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和程度分级
5. 1经济损失评价指标
5.1.1千人经济损失率
5.2经济损失程度分数
5.2.1一般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5.2.2较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
5.2.3重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5.2.4特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
附 录 A
几种经济损失的测算法
(补充件)
A1医疗费按公式(A1)测算:
注:上述公式是测算一名被伤害职工的歇工工资,一次事故中多名被伤害职工的歇工工资应累计计算。
A3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A3.1技术工人的培训费用每人按2000元计算。
A3.2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每人按1万元计算。
A3.3补充其他人员的培训费用,视补充人员情况参照A3.1, A3.2酌定。
A4补助费、抚恤费的停发日期
A4.1被伤害职工供养成年直系亲属抚恤费累计统计到16周岁(普通中学在校生累计到18周岁)。
A4.2被伤害职工及供养成年直系亲属补助费、抚恤费累计统计到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68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