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法律分析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一,一般机动车道与主要机动车道
如果行人在一般机动车道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的,一般为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如果行人在主要机动车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为同等责任或主要责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要机动车道的路中间,即使行人在黄线以内或中间的隔离带上,行人仍需要承担至少同等以上责任。我们有一个当事人在主要机动车道的护栏上被车撞死,交警部门的认定其为同等责任,简单地说,在主机动车道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人只要在机动车道内,即指至少承担同等责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责任大部分是根据车道来划分的,当事人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能说在路边就没有责任了。
二、非机动车道,小区
如果行人在非机动车道、小区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是车方负全责,至少车方需承担主要责任。
三、红绿灯处
红绿灯处一般有电子眼,只要正常运转,责任很好划分。电子眼没有正常运转时,两车相撞,交警部门一般判定同等责任;在车与行人相撞时,一般作责任不明划分或事实无法查清划分。
四、未保留现场或及时报案
交通事故发生后,因某种原因,未能保留好现场,一般由车方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未保护现场或及时报案的,各地地方法规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广东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47条规定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的,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一)一方当事人有上述行为的,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机动车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依法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除外。”
五、自行车过人行横道情况
伤者骑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过人行横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伤者一般负次要责任;伤者推自行车过人行横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伤者一般不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机动车撞行人怎么定责由于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相比具有一定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的危险性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因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律上会首先推定由机动车承担责任。但不能由此而笼统地认为,机动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无条件地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我国法律在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中减轻行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首先应以保护行人为主,所以在发生事故时,相应的增加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了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中更加注意行人安全,在遇到危险时,以保护行人安全为先;危险与赔偿相对称原则。
一、交通事故同等责任赔偿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
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就可以用保险公司赔偿。
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损失方50%由对方赔偿,另50%由自己承担,有保险就保险公司赔偿。
3、机动车一方先用交强险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
二、机动车转弯、掉头注意事项
1、车速一定要慢,不要急躁,不要猛打方向,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2、行驶时一定要注意礼让行人、电动车等。
3、避免和他人斗气,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4、看好交通信号灯,根据信号灯转弯、掉头,有一些地方是禁止转弯或掉头的,会有标示,一定要看清楚,如果不能转弯、掉头,需要把车辆开到下一个路口。
5、如果转弯、掉头时一把没有通过,可以再倒车,然后再打一把,不要嫌麻烦。
6、如果是晚上行车,一定要注意旁边的车辆、行人,如果路口有黄色双实线,不可以转弯、掉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归责 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赔偿一、机动车与行人相撞如何归责?
因为机动车相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具有危险性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所以如果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在法律上会先推定机动车承担责任。但不能笼统地认为机动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条件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的,应当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我国法律减轻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了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中行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人和机动车发生事故时,保护行人应该是第一位的。因此,一旦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赔偿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时更加注意行人安全,遇到危险时,首先保护行人安全。带有危险补偿的对称原理。
当行人和机动车同时在道路上行走并发生事故时,行人明显处于弱势,机动车驾驶人处于强势,行人遭遇人身伤害,机动车驾驶人普遍遭受财产损失,因此碰撞双方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因此,在民事赔偿中,双方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在碰撞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机动车当然应该事后承担更多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2.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4.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发生事故,只要对方受伤或损失,无论机动车是否有责任,都应该按照交强险的承保范围进行赔偿;赔偿金额超过保额的,考虑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对于碰瓷,除非你能证明对方是故意的,否则按规定赔偿。
@2019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交通事故责任确定标准是什么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由交警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的检验、鉴定结论进行认定。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机动车和行人相撞责任原则 ,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