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被撞方怎么办,法律有哪些规定
交通意外应对指南(共5章)
第一章 事故现场正确处理方法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刻采取行动。打开车辆双闪灯提醒后方来车。观察周围环境确认自身安全后,将车辆移动到应急车道或安全区域。如果车辆无法移动,要在车后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
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位置。受伤人员需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描述事故地点、伤亡情况和车辆受损程度。保持电话畅通等待交警到来。
用手机拍摄事故现场全景照片。重点拍摄车辆碰撞部位、路面刹车痕迹和散落物品位置。同时记录对方车牌号、驾驶证和保险单信息。有目击者时要留下其联系方式。
第二章 医疗处置与证据保存
受伤人员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不要因为表面无伤就放弃就医,有些内伤会在数小时后显现。保存所有就诊记录、检查报告和医药费收据,这些是后续索赔的重要凭证。
在急诊科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事故造成的身体不适。要求医生在病历中注明伤情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保存好CT、MRI等影像资料的原件。
第三章 责任认定与赔偿标准
交警会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标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主要考察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错程度。
全责方需要承担全部赔偿费用。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和交通费等。伤残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年。
同等责任情况下双方各承担50%损失。赔偿金额需扣除交强险赔付部分。对责任认定有异议时,可在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第四章 保险理赔具体流程
交强险在事故后72小时内必须报案。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时,要准确提供保单号码和驾驶员信息。人员伤亡案件需要准备诊断证明、用药清单和收入证明等12项材料。
商业三者险理赔需提交交警责任认定书原件。重大伤亡案件保险公司会派专员现场查勘。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进行,通常选择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报告。
第五章 全责事故法律后果
造成人员死亡的全责事故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逃逸情节的,刑期将提高至三至七年。
公安机关在调查期间可对肇事者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拘留期限最长37天,期间会完成现场勘查、车辆鉴定和证人询问等工作。案件随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肇事者需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即使服刑期满,仍需继续履行赔偿义务。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特别提醒:事故发生后切勿自行离开现场。破坏现场或伪造证据将承担全部责任。涉及人员伤亡时,要及时联系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支持,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