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撞人责任怎么认定_电动车撞人负主要责任怎么赔
电动车事故处理全指南
一、事故责任如何判定
交警到达现场后会先查看事故情况。他们会检查当事人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有多大。同时要看当事人犯的错误有多严重。
法律明确规定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单方过错。如果事故完全由一方当事人的错误引起,比如电动车闯红灯撞到行人,骑手就要负全部责任。第二种情况是多方过错。比如电动车超速行驶,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双方都要承担相应责任。第三种情况是意外事故。如果双方都没有过错,比如突然爆胎导致撞人,这种情况双方都不需要负责。
二、责任划分具体标准
全部责任的情况最常见。比如电动车驾驶员酒驾、逆行、违规载货等情况造成事故,通常要承担全部责任。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当事人故意制造事故,另一方完全无责。
主次责任要看过错程度。比如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超速,行人低头看手机突然闯入车道。交警会判定电动车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行人承担次要责任。双方需要按7:3或6:4的比例分担赔偿。
同等责任适用于双方过错相当的情况。例如电动车和行人同时闯红灯发生碰撞,双方各承担50%责任。这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收集现场证据。
三、逃逸后果有多严重
肇事逃逸会面临严厉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者会被永久吊销驾照。就算骑的是不需要驾照的电动车,也会被记录在案,影响今后考取机动车驾照。
刑事处罚视后果而定。如果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者可能面临3-7年有期徒刑。造成死亡后逃逸的,刑期可能升至7年以上。去年某市案例中,外卖骑手撞倒老人后逃逸,最终被判刑5年。
四、正确处理事故流程
现场处置有四个要点。第一要立即停车,关闭电源。第二检查伤者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三报警并保护现场,用手机拍摄全景照片。第四配合交警调查,如实说明情况。
赔偿协商分三步走。先由保险公司在强制险范围内赔付,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双方可以签订书面赔偿协议,最好有交警或律师见证。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五、预防事故注意事项
日常检查不能马虎。要定期检测刹车系统,更换老旧轮胎。夜间行车必须开启车灯,电动自行车限速25公里/小时的规定要严格遵守。
安全骑行六个要点:全程佩戴头盔、不接打电话、不逆行、不抢道、载物不超过把手宽度、雨天减速慢行。家长特别注意,12岁以下儿童不能乘坐电动车。
这些规定看似复杂,其实核心原则很明确:守规矩的人受保护,犯错的人要负责。遇到事故不要慌,按步骤处理最稳妥。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逃离现场,及时救助伤者才是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