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淮南有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湾、洛河洼4处行蓄滞洪区。虽然行蓄洪区原来就是滞蓄洪水的天然场所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不适合人类居住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但由于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特别是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出现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了人与水争地的突出矛盾。
这一矛盾现在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要废弃行蓄洪区,实行退田还湖还河,需根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实行。因此,淮河流域的行蓄洪区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
扩展资料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
淮南市四个行洪区被核减,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公布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了《国家蓄滞洪区修订名录》,修订后的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共有蓄滞洪区98处,比原名录增加1处,其中淮河流域由26处核减为21处。
淮南的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湾、洛河洼4处行蓄滞洪区不再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但在规划工程完工前,遇大洪水时若分洪运用,仍参照《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给予补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河行洪区
参考资料来源: 安徽新闻网-淮南市四个行洪区被核减
花园湖的概述花园湖
淮河南岸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跨凤阳、嘉山和五河3县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南纳小溪河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板桥河来水,北经花园湖闸入淮河。集水面积872平方公里,正常年份入湖水量3.1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可达8.4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亦有1.7亿立方米。1956年建成的花园湖闸控制水位,当正常水位11.5米时,湖水平均水深1.3米,湖面8.0万亩,蓄水量0.2亿立方米。湖水位13.0米时,湖面面积40.5平方公里,蓄水量0.35亿立方米,水位14.0米时,湖面面积53.3平方公里,蓄水量0.85亿立方米。花园湖是淮河中游行洪区之一,1954年小汐集水位高达20.65米,湖水面积174平方公里,相应容积为8.8亿立方米。湖水淡绿色,透明度0.3~0.6米,PH8.2,矿化度213毫克/升,为HCO3-型水,盛产毛蟹,为全国淡水渔业养殖开发研究基地之一。
花园湖位于淮河右岸,跨凤阳、明光、五河三县,湖面主属凤阳县。为郯庐断裂带(偏西部位)局部凹陷洼地,积水而成。后受黄泛影响,出口受淤,湖面逐渐扩展。湖区呈丁字形,西南~东北向长12公里,南部向东、向西各延伸约7公里,南纳小溪河、板桥河来水,北流,于小溪集西经花园湖闸注入淮河。总集水面积872平方公里,来水区域主要为丘陵。1950年大水,湖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相应水位为16.58米,总滞洪量2.64亿立方米,常年湖面积50余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2.0米,正常水位13.0米,湖面积40.5平方公里,蓄水量0.35亿立方米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水位14.0米时,湖面积53.3平方公里,容积0.85亿立方米。1952年治淮工程计划纲要中,列为淮河中游蓄洪区之一,工程项目为花园湖蓄洪建闸工程,在湖口建成花园湖闸,常年水位定为14.0米,容积0.8亿立方米,湖面积57平方公里;计划蓄洪水位17.5米,蓄洪量3.5亿立方米,以削减淮河洪峰,相应湖面积可达127平方公里。1954年大水,花园湖小溪集水位达到20.65米,相应总容积8.8亿立方 米,水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实际上起了漫堤行洪的作用。从1954年起改为行洪区,湖口的沿淮行洪堤称晏小段。
什么叫行洪区,洪泛区,蓄滞洪区1、行洪区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河道两侧堤防或河岸之间用以宣泄洪水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的区域。有些河流在河槽两侧均有较大面积的行洪区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如淮河干流沿河共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洼地,都预定为大洪水时的行洪区。例如:黄河自孟津往下至河口800多公里长的河道,两岸行洪区面积约有4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河槽约占1/3,河滩占2/3。
2、洪泛区: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历史上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或称洪泛平原。在大河流的中下游多有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冲积平原。为合理发展洪泛区的经济并减小洪灾损失,需根据洪水发生频率、淹没水深和流速及危害程度对洪泛区进行区划,如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允许开发区等。
3、蓄滞洪区主要是指河堤外洪水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其中多数历史上就是江河洪水淹没和蓄洪的场所。蓄滞洪区包括行洪区、分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
扩展资料:
蓄滞洪区启用应按照既定的流域或区域防御洪水调度方案实施,其启用条件是:当某防洪重点保护区的防洪安全受到威胁时,按照调度权限,根据防御洪水调度方案,由相应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下达启用命令,由蓄滞洪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蓄滞洪区启用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做好蓄滞洪区实施的调度程序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做好分洪口门和进洪闸开启准备,无控制的要落实口门爆破方案和口门控制措施;做好区内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等。
什么是行蓄洪区什么叫蓄洪区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
当河道洪水流量超过河道设计安全泄量时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必须将部分洪水,分蓄到规定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的湖泊洼地,以削减洪峰,洪水位下降后再陆续排出,此蓄水区称为蓄洪区。
什么叫行洪区?
主河槽与两岸主要堤防之间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的洼地,历史上是洪水走廊,现有低标准堤防保护的区域。遇较大洪水时,必须按规定的地点和宽度开口门或按规定漫堤作为泄洪通道,此区域称行洪区。
什么是行洪区?行洪区是河道两侧堤防或河岸之间用以宣泄洪水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的区域。河道包括河槽和滩地两部分。筑有堤防的河流或河段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洪水在两堤之间宣泄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在一些江河行洪区内仍有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有些还有群众居住。行洪区在小洪水时不过水,仍可垦殖。但当河道流量超过一定数值,行供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洪水时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30%,大洪水时可分泄河道流量的50%~75%。在多沙河流,宽的行洪区可减缓河床淤高速度。
扩展资料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
行洪区的宽、窄,直接影响河道洪水位的高低。宽的行洪区滞蓄洪量大,相应削减洪峰亦大,而洪水位涨率小;相反,窄的行洪区,滞洪量小,削减洪峰亦小,水位涨率大。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河道上宽下窄,1958年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经宽的行洪区的调蓄至孙口站削减凤阳县行洪区在哪里 了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秒。艾山站至洛口站又削减洪峰1000立方米米/秒。
行洪区削减洪峰和降低洪水位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由于滩槽水流不断进行交换,一般行洪区流速较小,洪水挟带大量有机质和泥沙,沉积在行洪区的地表,使行洪区的地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