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都是怎么处理的
交通事故处理全流程指南
一、保护现场与报警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相关人员必须留在现场。不能移动事故车辆或任何物品。如果有人受伤或财物需要抢救,必须先标记车辆位置。然后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报案。等待交警到场处理。
交警到达后会检查现场情况。如果发现有人故意破坏现场,可能会影响后续责任判定。标记位置时要用明显物品标出车轮位置和散落物品位置。抢救伤员时要先确认伤者状态,避免二次伤害。
二、车辆扣留与检测流程
交警部门有权扣留事故车辆。扣车主要用于车辆检测和事故鉴定。正常扣车期限为20天。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20天。扣车期间车主不能擅自取回车辆。
车辆检测包括刹车性能、灯光系统、碰撞痕迹等项目。检测结果将作为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车主需配合提供车辆相关证件。检测完成后,车主可凭放车单领回车辆。检测费用由交警部门承担。
三、医疗费用预付规定
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时,当事人必须提前支付医疗费用。伤者所在单位或车主有垫付义务。交警可以指定具体垫付人。治疗结束后按责任比例结算费用,多退少补。
预付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押金、手续费、治疗费和药费。医院要提供费用明细清单。如果当事人不愿预付或暂时没钱预付,交警部门会扣留事故车辆。直到预付费用到位才会放车。
四、责任认定标准与时限
交警根据现场证据划分四种责任:全责、主责、同责、次责。责任认定有明确时间要求:小事故5天内出结果,普通事故15天,重大事故2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对应天数。
责任认定书会说明事故经过和判定依据。当事人要在认定书上签字确认。对结果有疑问可以申请查看证据材料。责任划分直接影响后续赔偿比例,需要重点关注。
五、赔偿调解与法律救济
交警部门组织两次赔偿调解。调解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12个项目。调解期限最长45天。调解成功需签订书面协议。调解失败要向法院起诉。
赔偿标准参照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伤残赔偿需提供鉴定报告。财产损失要出示维修发票。达成协议后拒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起诉时效为事故发生后三年内。
特别提醒: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在15天内申请复核。复核申请交到交警支队事故处理科。复核部门30天内作出最终决定。复核期间不影响赔偿调解程序。
(全文共21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