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常识
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后离开,这种情况不算逃逸。如果没商量好就自行离开,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判断逃逸的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履行了法定责任,比如报警、救助伤员、保护现场等。
二、肇事逃逸的八种具体情形
法律规定了八种逃逸行为。第一种是明知发生事故仍开车逃跑或弃车逃走。第二种是当事人没有事故责任却自行离开现场。第三种是酒后驾车或无证驾驶引发事故,假借报警为由离开后不返回。第四种是送伤者去医院后不报警直接离开。第五种是送医后留下假身份信息离开。第六种是事故调查期间故意躲避。第七种是否认事故存在但有证据证明知情。第八种是协商不成或赔偿不足时强行离开且不留真实信息。
三、交通事故伤亡的刑事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造成轻微伤且没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醉酒驾车导致他人轻伤的,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法律规定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醉驾。造成重大伤亡的,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的刑期在三年到七年之间,逃逸致人死亡的刑期超过七年。
四、医疗费用赔偿的计算方法
医疗费赔偿以医院开具的收费单据为准。具体金额需要结合病历、诊断书等材料确认。如果赔偿方质疑治疗费用合理性,需要自己提供证据证明。医疗费计算截止到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实际产生的费用。需要后续治疗的,可以等实际发生后再索赔。如果能提供医疗证明或鉴定报告确认后续费用,这部分费用可以合并索赔。
五、误工费和交通费的赔偿标准
误工费根据耽误工作的时间和实际收入计算。收入不固定的,按当地同行业平均收入计算。交通费按实际就医产生的车费报销,需要保留乘车票据。陪护人员产生的必要交通费也可索赔。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当地标准计算,一般参照公务员出差标准。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和护理期限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1人。
遇到交通事故时要注意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救助伤员。不要擅自离开事故现场,避免被认定为逃逸。赔偿问题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建议,更好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