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6)
交通事故赔偿五大要点解析
一、事故责任与赔偿义务
造成交通事故的人要按责任大小赔偿损失。法律规定责任方必须承担与事故责任相匹配的经济赔偿。比如司机开车撞了人,交警判定司机负主要责任,司机就要承担大部分赔偿。
二、赔偿包含哪些项目
赔偿费用包含十二种类型:看病钱、工资损失、伙食补贴、护理费、残疾人补助、假肢费用、安葬费、死亡赔偿、家属生活费、路费、住宿费和财物损失。这些钱要按实际花费算清楚,所有费用要一次性付清。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被撞骨折住院,肇事者要付住院费、家属陪护费,还要补偿伤者住院期间的工资损失。
三、各项费用如何计算
不同费用有不同算法:
看病钱按医院实际治疗费用算,需要提供发票。出院后还要继续治疗的,按后续必要治疗费计算。
工资损失分两种情况:有固定工作的人按实际工资扣减算,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算;没固定工作的按当地同行业平均工资算。
伙食补贴按公务员出差标准计算,比如当地规定每天补贴50元,就按这个标准算。
护理费住院期间,照顾的人有工作的按工资损失算,没工作的按当地最低生活费算。
残疾人补助按伤残等级和当地平均生活费计算。20岁的人受伤致残要赔20年,50岁以上每大1岁减1年,最少赔10年,70岁以上统一赔5年。
假肢费用需要医院证明,按普通型号价格计算。比如需要安装普通款假肢,就按市价赔偿。
安葬费按当地标准支付,不同地区费用不同。
死亡赔偿按当地平均生活费赔10年。不满16岁每小1岁减1年,70岁以上每大1岁减1年,最少赔5年。
家属生活费只赔死者生前实际抚养的人。抚养到16岁,没劳动能力的赔20年,50岁以上每大1岁减1年,最少10年,70岁以上赔5年。
路费住宿费按实际发票报销,但住宿不能超过公务员出差标准。
四、处理事故产生的费用
事故处理期间,当事人亲属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可以索赔。但最多算三个人的费用,且按责任比例分摊。比如主要责任方要承担70%的亲属处理费用。
需要注意,伤者住院转院必须经医院和交警部门同意。自己擅自转院、多请护理人员、乱买药或者赖着不出院的,这些钱要自己掏。
五、特殊情况处理规则
被撞坏的车辆物品要先修理,修不好的折价赔偿。比如撞坏电动车,修车费2000元,修不好就按二手车价赔偿。
撞死牲畜的按市场价赔偿。比如撞死一头耕牛,按当地耕牛价格赔钱。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公安机关会提出赔偿方案,检察院起诉时附带民事索赔。普通百姓也可以自己起诉要赔偿。比如司机酒驾致人死亡,除了判刑还要赔钱给家属。
最后要记住,所有赔偿都要拿证明。医疗费要医院发票,误工费要单位证明,护理费要护理人员收入证明。没有凭证的费用很难获得赔偿。
这些规定既要保护受害者权益,也要防止有人虚报费用。比如有人小伤大养拖延出院,超出合理时间的费用就要自己承担。赔偿标准统一计算方式,避免出现天价索赔的情况。
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争议。比如自由职业者的误工费计算,双方对收入证明可能产生分歧。这时需要参考行业平均收入,必要时通过专业评估确定。
了解这些规定对司机和行人都很重要。司机知道赔偿标准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行人了解规定可以更好维护权益。发生事故后要及时报警、保存证据,按流程处理赔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