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撞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理_喝酒开车撞伤人逃逸属于什么案件
【饮酒肇事逃逸必知的五个法律要点】
一、肇事逃逸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发生肇事逃逸时,司机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司机要负责处理事故,并赔偿受害者所有损失和相关费用。法律明确规定,不管事故原因如何,只要司机选择逃逸,就必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的项目很明确。这些包括治疗费用、误工工资、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伙食补助和必要营养费。所有费用都需要有正规发票或证明文件。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和收费单据是最重要的索赔依据。
二、酒驾肇事面临双重处罚
酒驾行为会同时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血液酒精含量决定处罚力度。检测结果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这时会暂扣驾驶证1-3个月,罚款200-500元。
醉酒驾驶的标准是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这种情况要立即拘留驾驶人,直到其清醒。处罚包括15天以下拘留,暂扣驾驶证3-6个月,罚款500-2000元。营运车辆司机处罚更重,醉酒驾驶营运车直接暂扣驾驶证6个月,罚款2000元。
三、多次违法将终身禁驾
法律对重复违法有严格规定。一年内两次醉酒驾驶的司机,将面临驾驶证吊销。这类司机五年内不能重新考取驾驶证。如果涉及营运车辆,禁驾期限会更长。
特别要注意的是,公职人员酒驾会有额外处分。除了法律处罚,还会面临单位纪律处分。很多单位规定,员工醉驾会被开除公职。这些规定在国企、事业单位执行得特别严格。
四、故意逃逸加重处罚
故意逃逸会明显加重处罚力度。未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处罚标准是200-2000元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这个处罚比普通交通违法严厉得多。
如果事故本身构成犯罪,逃逸将直接加重刑期。造成人员重伤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原本可能判3年以下徒刑。但如果有逃逸情节,刑期就变成3-7年。这个加重幅度非常明显。
五、逃逸致人死亡面临重刑
逃逸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属于特别严重的情节。这种情况最低判7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15年。法院在判决时会重点考察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
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金。赔偿金额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计算。以2023年标准,北京地区的死亡赔偿金可达150万元以上。
【关键提醒】
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三个行动:1.停车保护现场 2.拨打120急救电话 3.报警等候处理。任何逃逸行为都会导致责任升级。手机定位、道路监控等技术手段让现代逃逸行为很难成功。及时救治伤者既是法律要求,也是道德责任。保留好事故现场照片、医疗票据等重要证据,这些都将影响最终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数额。